小说《香水》中主人公的变态心理分析
作者:江汶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4年第11期
孙杨事件被禁赛了吗
    江汶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小说《香水》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格雷诺耶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他一步步成为一个谋杀26位少女的杀人犯的过程。格雷诺耶显然不能被定义为一个天生杀人狂,他的犯罪行为与社会影响、成长经历、心理发展等密切相关。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香水》主人公格雷诺耶的内心世界,挖掘格雷诺耶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和特征表现,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香水》的主人公进行解读。
    关键词:《香水》;格雷诺耶;变态心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中图分类号:B8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41—02
    《香水》的主人公格雷诺耶显然不是一个普通人,甚至不能说是一个正常人。排除读者因小说副标题
对主人公印象的先入为主,格雷诺耶的与众不同从儿童时期就暴露无遗——无气味的身体和异常敏感的嗅觉。这两个特点也成为引发他后来杀人犯罪的两个根本动机——成为有气味的人,占有世界上最美的气味。但是,除了这两个看似正常人也可能具备的“无伤大雅”的特点,我相信,即使不同社会、文化、种族对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不一,通过小说中对其行为和思想的描写,大部分正常读者也都会将格雷诺耶定义为一个心理变态的人。
    一、格雷诺耶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
    格雷诺耶的童年不幸,必定是其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首先,他没有得到过关爱。弗洛姆认为,婴儿一离开母体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1] “恐惧”在心理学上则可能产生许多不良情绪和行为,如自闭、愤怒、暴力等。此时,婴儿感受不到爱,却需要得到食物、温暖和安全的满足,婴儿时期的格雷诺耶显然不具备弗洛姆所说的这种“仁慈的命运”。其次,他没有一个固定的、爱护他的抚养人。弗洛姆认为,当孩子能区分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时,由于意识到“我被爱是无条件的”,即“我被爱,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更确切一些:我被爱,因为我是我”,[1]这就将被爱与人的自我认同、自我存在联系起来了。也就是说,童年爱的缺失可能导致人格障碍和认同障碍。而且,人格障碍一旦形成,便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将影响人的一生。这里也需要申明一点,虽然并非每个有类似经历的孤儿都有人格障碍,但这些童年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在心理学上可以适当与正常家庭出身的孩子相区分。
    另外,随着社会学的兴起,心理学开始重视社会条件对“心理病态者”病态行为的影响。在《香水》中,作者对这个谋杀犯所生活的社会明显持否定态度,至少在格雷诺耶身边没出现过一个像样的好人(影片中的被害者除外)。他的母亲麻木、没人性,乳母让娜·比西埃自私、无情,泰里埃虚伪,加拉尔夫人、巴尔迪尼、格里马等,没有一个人给予过他一点点真心的爱护。《香水》的世界充满麻木的行尸走肉、伪善者、无情自私的商人、伪艺术家、伪科学家等种种伪健康的人。相比之下,格雷诺耶或许更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生活在自己“气味的短暂王国”里,因此,从幼年时期,“他的灵魂”就“不需要任何东西。受人庇护、关照和抚爱——或者说一个小孩所需要的全部东西……他之所以一开始就养成不需要这些东西的习惯,其目的是为了生存下去……这是经过良好考虑的……决定自己放弃爱,但是却要生存”。[1]相应的,缺少爱也使得格雷诺耶异常坚韧,性格的坚韧帮助他抵御了一切疾病和挫折。这种怪事很难解释,疯子常常被赋予某种“免疫力”,“奇怪的是,疯人的理智紊乱使之回归兽性,因此而受到大自然的直接恩惠”。[2]在小说中,格雷诺耶不止一次被比喻成扁虱,他不像巨型野兽那么疯狂而张扬,而更像一只倔强、执拗的小虫子,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静静地蛰伏着,不需要微笑,不需要哭泣,只要“沉默地活着,等待着美好的时光”。[3]
    二、格雷诺耶变态心理的特征表现
    首先,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具有最浅层的情绪。他们缺乏爱,缺乏忠诚,缺乏同情”。他们不能想象受害者的感受,“他们可以忽视多数人视为义务的东西。他们也不会因为这种行为而感到焦
虑或者自责,因为他们的罪疚感和其他基本情绪一样不足”。[4]这一点可以解释格雷诺耶并非因恐惧而杀人,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很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还可以毫无内疚感。而且,“大多数心理病态者都能够保持一个愉快的、使人信服的外表。由于不会焦虑而且缺乏罪恶感,因此,他们可以在说谎、欺骗和偷窃时仍非常镇静”。我们看到,格雷诺耶作案的时候异常冷静,对于杀害洛尔这段细节,作者描写得极为细致——在等待香味渗入油脂的时间里,他悠闲地躺在小沙发里,“把两只脚搁在床沿上……吃着茴香糕点”。[3]TOUCHSCAIE
    其次,从认知角度,正常感知时,“图像和背景都被注意到了”,而且,“人们不是完全从对象本身来看待对象的,而是将它看成是某一类别的一个成员,某一更大的范畴的一个实例”。[5]马斯洛将这种认知称为“存在认知”。与正常人相反,格雷诺耶“完全从对象本身来看待对象”,而非“将它看成是某一更大的范畴的一个实例”。也就是说,他杀害少女的时候根本看不到少女,只能看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少女的香味,看不到那个更大的范畴——香味的发出者——少女。在杀害第一个少女时,格雷诺耶“没有看她那张美丽的生有雀斑的脸庞、鲜红的嘴、那对发光的绿大眼睛,因为当他掐住她的脖子时,他紧紧闭起双眼,只有一个心思,即不让她的香味跑掉一分一毫”。正是由于这种忽略性的认知方式,格雷诺耶看不到生命的存在,他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而是为了香味,人的生死与他无关。“对于他来说,她作为躯体已经不再存在,只剩下没有躯体的香味。而这香味,他就夹在胳臂下,随身带着它”。[3]
有首歌这样唱相爱的人不受伤
    杀人犯格雷诺耶从没想过要伤害别人,也不曾从杀人中获取快乐,他的满足停留在最原始、最本能的阶段。这种满足是纯精神的,纯本我的,只有不受自我甚至超我约束的人才能办到。依弗洛伊德的观点判断,格雷诺耶似乎是一个以香水为食的人形动物,有吃有住就满足,但是,格雷诺耶并未终此一生,在醉生梦死的幻想中,他发现自己消失了,“他完全消失在自己的内心里”。[3]“出山”是他化茧成蝶的生命转折点,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里,则涉及到更多学者提出的自我认同问题。格雷诺耶占有香味是为了实现自己,这显然不同于收藏家单纯的占有和收集心理,罗杰斯的自我论或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格雷诺耶身上体现了实现“理想自我”的这种人的正面性的本质和价值,错误就出在他不能正确看待他人,没有一个正确的超我约束自己。归根结底,无论以何种理论分析,格雷诺耶无疑都患有严重的人格障碍。
有关雪的句子    格雷诺耶之所以如此成功地实现了梦想,不仅仅因为他拥有出的嗅觉,还因为他是一个“成功的心理病态者”。“成功的心理病态者”基本没有人际关系障碍或表现不明显。格雷诺耶熟知骗取他人信任的奥秘,善于利用香味伪装自己,能像动物一样敏锐地洞察人事,犯罪计划设计得滴水不漏。这些本事都使得格雷诺耶完全区别于易怒、冲动的普通“变态者”,成为了一个技术高超、严谨的犯罪大师,足以载入著名连环杀手的史册。
    《香水》作为一部通俗化的文学作品,显然不是一部简单描写血腥暴力的通俗犯罪小说。但本文并非以小说的寓意作为研究重点,相反,本文排除深刻的寓意探讨,只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小说主人公
的性格特征。这既是因为《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在表现变态心理方面的典型性,又是因为排除隐喻性的心理学研究更有利于客观地分析小说人物,从而期望对人物的理性分析能够对未来《香水》的深入探讨具有一些启发和借鉴价值。小沈阳
罗康瑞婚史    [参考文献]
    [1]弗洛姆著.孟祥森译.爱的艺术[M].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
    [2]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帕·聚斯金德著.李清华译.香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4]劳伦·B.阿洛伊,约翰·H.雷斯金德等著.汤震宇,邱鹤飞等译.变态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5]马斯洛著.许金声,刘锋等译.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