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困境和对策分析
——以淮安高校为例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等一系列的专业发展建议,这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同时也提供了发展契机。然而从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本文从社会工作的界定、发展现状、就业困境的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等进行阐述分析以促进社会工作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就业困境,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我国也同样逐渐凸现出来,使原来传统的、行政化的社会服务模式越来越难以解决新问题。就政府方面而言,政府大包大揽的服务模式难以处理越来越分化细化的社会问题,政府为适应社会发展,其管理模式也从以前的“大政府小社会”逐步转到为“大社会小政府”的轨道上来,在政府退出的领域, 开展具体服务就落到社会力量的肩上,而社会工作者正是这些社会力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章子怡被谁睡过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其价值理念、实践操作所坚守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取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不
谋而合、紧密相联,并且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价值理念可以广泛运用于个人、团体、社区等服务领域。因此无论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还是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自身特质来看,社会工作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社会工作面临认可度低,专业建设不完善,职业化刚刚起步等问题,使得社会工作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
一、社会工作的界定
社会工作属于应用社会学,以助人自助为根本宗旨,强调以人为本,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为感到困难的个人、体、社区提供专业的服务,满足其需求、充分挖掘其潜能,从而促进服务对象的良性发展。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助人的工作,在为面临困难的个人或体提供专业服务时,依据个人或体的特质,提供个别化的专业服务,从而达到预防、恢复、发展、等目的;以及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或对人和环境进行双向的调整,以求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促使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分析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青少年犯罪、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并且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一些具体的社会服务被抛向了社会。而社会工作的本质恰恰决定了它可以为这些
问题提供专业有效的帮助,所以从理论上讲社会急需大量社会工作者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然而笔者通过对淮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毕业后从事社工专业工作的学生很少。
大气压
据调查发现06年淮阴师范学院和淮阴工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总数分别为36和46人,到企业就业,淮阴师范学院和淮阴工学院分别为23和8人,除去6人升学,分别占就业人数的71.8%和5.6%。在事业单位就业的分别为9
人和5人,占就业人数的25%和9%。从调查结果反映出来最大的差别就是灵活就业的学生人数:淮阴师范学院和淮阴工学院分别为2人和28人,分别占就业人数的5.5%和62.2%。这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正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淮阴师范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开设比淮阴工学院要早一年,所以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相对要比淮阴工学院成熟。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
从就业流向来看,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36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苏南就业的有9人,其中有4人为苏北生源;淮阴工学院社科系46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苏南就业的有6人,其中有2人为苏北生源,不难发现苏南就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仍然很大。两高校学生在苏北就业共有43人,其中在淮安市就业的有36人,这正符合地方高校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了目前大城市对于社工的认同度并不高于中等和小城市。
世界石油储量最多是哪一个国家
社工毕业生虽然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或其他地方到工作但是真正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则很少。据笔者
调查所知,淮阴工学院首批46 名社工系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不到10 % ,有40人不到社工岗位转了行。有人做了秘书、人力资源助理等职位,这些职位都与社工存在一定距离,并不对口。导致了高校社工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专业自身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广州展览展示
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实际需求量是很大的,同时社工专业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很困难,于是社会工作的就业困境就产生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一)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在中国发展的不完善
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走在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之前,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1]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呈现出以高校教育推动专业发展的模式,目前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分布状况,出现了地域分化趋势,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淮安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并且专业起步较晚都使得社工发展缺乏必要的成长土壤。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某些方面与实际相脱节,使得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工作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以淮安高校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一学期一到两周的统一实习之外很少有实践的机会。从而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相脱节,也很难将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普遍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
(二)社会工作对口的就业岗位门槛高筑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多数没有从事专业社会工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相应的岗位。一方面社会专业毕业生的最大雇主——政府,如民政、妇联等都将工作机会给了公务员,要想去政府就得考公务员,使得这条就业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挡;另一方面,缺乏职业化的进程。内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社工岗位编制,使得社工专业的学生“望而却步”。而且大多数企业、单位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专业,也就更别提聘用这个专业的学生了。
(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念的不被认同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政府在引进以后并没有做好宣传工作来使人们对它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从淮安高校社工学生的来源来看,他们绝大部分对社会工作业本身毫不了解。笔者曾做过统计,全班65人,60人填报的第一志愿大都是工科类、或是英语、或是经济类,而只有5人第一志愿填报的是社会工作。而且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认识的误区:认为社会工作什么人都可以做,认为它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只要有爱心就可以了,将它与义工等同起来,毫无专业性可言。
四、社会工作就业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首先,建立完善的督导制。根据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完善专业的教学课程设计并适时调整教学内
容,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相关院(系)应注重从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督导,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并向学生介绍社会工作的相关价值理念、理论、方法技巧等内容,使他们对所选专业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这一点在淮阴工学院已经意识到并且已经从05级社工专业开始实践探索。
其次,加强社工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学校加强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与各地企业、政府的联系与交流,向他们宣传社工的理念、价值观,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淮阴工学院目前拥有全江苏省最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在实验室里强化实务训练,使学生深刻领会助人过程中双方复杂的心理互动状况,并辅之以角扮演、换位思考、分享交流等。(二)加强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灌输
笔者认为,价值观的培养是社会工作教育最核心的部分。要注重加强对学生专业价值观的教育,这需要一个有序的渐进过程。许莉娅认为:一是意识阶段:在刚进行专业教育时就唤醒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价值观对于他们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二是求知阶段:让学生学习掌握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并指导他们将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去;三是内化阶
段:将社会工作价值观融入个人价值观之中,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理念指导。[2]
董洁拍的电视剧
(三)加强社会工作的认可程度
首先,争取政府认可和支持。目前,我国内地的社会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资源严重缺乏,需要争取政府在福利政策、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政府应该把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来看待。[3]不仅要把社会工作用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还要注重社会工作在恢复、改善和发展人的社会功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社会工作还要取得广大众的认可。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澄清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误区: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工作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将它与义工等同起来,否认它的专业性。在这一点上,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中的慈善事业、义工服务,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价值理念、方法、技巧等,从而使大众了解社会工作认可它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到社会工作是一个有系统的理论指导、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掌握专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够做好专业和职业。
再次,完善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我们可喜的看到,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在08年6月在全国已经展开。
(四)拓宽社会工作的就业领域
1.加快培育民间非政府、非营利组织。
目前在中国个人与政府之间有着很高的壁垒,个人与政府之间缺乏作为中介的社会服务机构、民间组织。而大力发展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既可以为社工发展提供独立的空间。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已经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由政府与社会组织形成购买服务与提供服务的合作机制。政府基于职能的转变,可以将自己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那些职能和事务剥离和转移出去,交给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中的社会工作者处理,购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这样既可以为社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市政府得到专业的服务。
2.将社会工作向多个领域发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