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揭秘20类常见专业真相及就业前景
[中文]

  培养一技之长为就业做两手准备

  口述者:龚媛媛,2005年上海文科考生,520(当年满分630)

  毕业于:同济大学,中文系

  工作轨迹:2008年毕业,私企文秘外企行政

  当年填志愿的时候,我和家人抗争到底,完全没考虑就业问题,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最爱的中文系。虽然后来就业时,这个专业让我碰了无数的壁,但因为热爱文学,所以我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幸亏英文不差,最终进了一家外企,并且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这个被大多数人认为没有用的专业,其实也可以乐在其中。课程主要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西方文学》、《文艺理论》、《诗学》、《哲学》、《美学》等。大学四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名正言顺地以学专业课的名义,把中学期间遗留的中外名著全部读了个遍,这也让我打下了深厚的文字基础。

  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但现实毕竟不是文学世界,中文专业所对口的职业,竞争其实非常激烈。因为即使不是中文出身的人,文字功底也可能很好,而不像理工科、金融等专业,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人,终究是门外汉。中文专业的毕业生缺乏自己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有太多的可取代性。

什么牌子的冰箱好  当年就业时,我们班的同学分为两派,保守派的基本去向是国企或考公务员;激进派不甘心一毕业就被定型,有的出国,有的则不断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这部分人大多从公司行政做起。我就属于后一派。

  因为就业压力太大,我从大三暑假开始,就在上海的一家报社实习,表现很出,拿过上海市好新闻。原以为毕业后留下来的希望很大,但最终还是因为竞争太激烈,没有被录取。记者梦的破灭,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看不到出路,在漫无边际的海投之后,终于被现在的公司、一家小外企录取,做的是行政工作,干活很杂,薪水也不高。

  我的建议是,选择中文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为就业做好两手准备: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最好培养一技之长,这样才能提高就业时的竞争力。(记者金婕整理)

  [法学]

  毕业后主要出路是考公务员

  口述者:柴琳,2000年文科考生,516(当年满分710)

  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


  工作轨迹:下沙邮编2004年毕业,外贸公司司法局

  法学当时属于非常热门的专业,在每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靠前,而且我很向往律师这个职业,感觉社会地位和收入都很高,所以第一志愿填报了法学。

  大学四年的专业课,主要学习各种法律,像《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内容较多的法,一般一年学一门,《国际法》等内容相对较少的法,一学期学一门。如果不考虑就业的问题,单纯就法学专业学到的东西来讲,对现实生活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在生活中的实用性都很强。

  对法学专业来说,课外功夫大于课内。但回顾当年的大学生活,我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用在背法条上了,联系实际比较少,所以接触司法考试时,完全应付不了。如果真的对法学感兴趣,或者毕业后想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建议在课本之外,多看一些案例书,除了了解相同案例在不同法系中的应用,对拓宽眼界、培养逻辑思维,也都很有帮助。


  这几年,法学专业扩招太厉害,毕业生满地都是。虽然这种大口径专业,毕业生的可选范围比较大,比如律师事务所、企业、政府机关等,都会招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但事实上,如果不通过司法考试,毕业生很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好在前几年政策放开了,允许大四学生报考司法考试,这对本科毕业生来说比较有利。

  因为我们是师范类院校的法学专业,所以跟普通的法学毕业生相比,工作时又多了一条出路:去学校当老师。我当时也有机会去重高当政治老师的,但后来竟然稀里糊涂去了一家外贸公司,而且做的工作跟专业完全不搭调,所以后来选择考公务员。

  事实上,当年我们班的同学,毕业后最主要的去向还是考公务员。当时全班一共50多个人,20多个考公务员,20个去了学校,剩下的10多个选择考研。读研的那些同学,毕业后也是以考公务员为主,有几个通过司法考试的,在律师事务所待了没多久,就去企业当法律顾问了,因为律师这行竞争太激励,压力也大。

  我所知道的其他学校法律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也差不多,比较好的出路是考公务员,也有人毕业后先在律师事务所实习,通过司法考试后,正式留在律师事务所。我有两个高中同学,一个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现在在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另一个宁波大学法学专业的,毕业后就考上了公务员。

  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肯定不会再选法学,因为工作确实不好。既然考公务员是法学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去向,那读其他专业也完全可以。我会考虑金融、财会之类的专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记者金婕整理)

昆明中考成绩查询  [工商管理

  在校时可考个人力资源管理师

  口述者:邵元阳,2006年文科考生,572(当年满分750举重妖精)

  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工作轨迹:2010年毕业,国企人力资源部职员

  工商管理在文科类的专业里是很火的,就拿我们学校来说,虽然是三本,但工商管理的分数线要比二本线高20分左右,加上我平时就对经济很感兴趣,所以就报了这个专业。

  大学4年专业课,比较重要的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一般一门课要花一学期的时间。总体来说,这些课程都要求书本知识点的记忆,但在管理实战训练上也要下功夫,比如我们有一些实践课,要去企业里做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等。

  对于我们这个专业,实践很重要。我整个大四一年都在校外实习,做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而在学校里,我是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团委副书记,经常要参与各种活动的组织协调。这些实践,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学以致用。我觉得现在的
单位之所以相中我,主要是因为我的这些工作经历。

  虽然这几年的经济形势不太好,但工商管理在文科专业里还是很火,就业面也比较广,既可以在企业里从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各级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我周围的同学,差不多有10多个去了企业。

  另外还有一点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如果你希望能进一些比较好的单位工作,建议在大学期间考出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证。这本证书分4个级别,四级是最低的,一般大学毕业就能考出,越往上越难。企业在招聘时还是很重视这本证书的,而且,这个证书对未来的晋升、加薪也很有帮助。(记者金婕整理)
[行政管理]

  多参加活动增加就业筹码

  口述者:李连军,2004年山东省理科考生,622(第一批录取分数线606)


  毕业于:浙江省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

  毕业轨迹:2008年毕业生,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行政管理专业学得很广,管理学、政治学、法学、行政学等都要学习了解,但是每方面又不系统深入地学习,所以本专业可谓是而不

李小璐家庭背景  本专业涉及学科比较广,因此,相关的课程设置也比较多。大一、大二期间,我们主要学习《微积分》、《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等,在大三、大四期间,专业课程就会相继开展,如《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甚至还有《逻辑学》、《心理学》。

  本专业主要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居多,所以要掌握社会调查与分析、外语、公文写作等相关技能,具有一定的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此外,作为行政管理的学生,要多关注时事政治,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和同学积极沟通交流,分享独特的见解,这对于自我提升以及公务员面试非常有帮助。

  我建议,在大学期间,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明确自己目标。两种选择:一是参加社团、学生组织活动,做学生干部,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二是倾尽全力,泡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我工作了两年,但是发现自己的书籍阅读量太过于匮乏。所以,任何专业都应该博览书。

  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后工作还是花了点力气的。当年,我们班级大部分同学选择考公务员,也有同学从事行政管理或者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比如农资集团等,还有一部分同学从事销售工作等。辛芷蕾整容太严重了吧(记者杨影通讯员徐寅超郭俊整理)

  [英语]

  虽是万金油但不要放弃其他学科


  口述者:钱展鹏,2004年理科考生,648

  毕业于:浙江大学英语专业

  工作轨迹:2008年毕业,杭州瑞旭产品技术有限公司

  英语虽是个热门专业,不过作为学长,还是有很多话想对高考生说。

  首先是英语专业学什么。大一大二是打基础:基础英语、中高级英语、听力、写作,老师会讲得很细节。到了大三,课程开始多元起来,翻译类、文学类、经贸类的英语选修课也多了,这个时候如果基础不好,同学之间水平可能就会产生差距。

  考专业四级,在用人单位看来,多半是证明你合格;而专八证书,则可以让用人单位放心录用你。


  再来说说工作。英语专业毕业后的工作种类比较杂,我们同学当中,有进外贸企业的,有当中学老师的,有进会计师事务所的,也有去律师事务所的……你可能想不到,还有进入IT领域的,比如我,是从事向客户提供国外贸易壁垒应对资讯服务工作,主要任务就是发现国外的贸易壁垒,然后协助国内客户与国外相关部门沟通,这当然需要英语。

  英语专业的确可以说是万金油,但大家也不能乐观,万金油专业也是一个比较容易被他人取代的专业。试想如果一名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如果掌握了流利的外语,那英语专业的同学就弱势了。而且英语专业,如果想要留一线城市,竞争也很激烈,但二三线城市,机会很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所以,如果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开始求职,千万别以为只要把英语学好就成,而应该努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充分考虑到就业时的学科交叉。(记者杨影通讯员徐寅超郭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