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人口里的“秘密”
作者:***
来源:《记者观察》2021年第06期
        “十年來,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5月11日,人们期待已久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口呈现出总量平稳增长、质量稳步提升、人口结构调整变化、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等特点。同时,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01总量——低速增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人口规模实现了从13亿人向14亿人的跨越。年平均增长率为Q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宁吉酷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出生人口数量快速回升。”宁吉喆说,生育政策调整成效积极。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
好听的狗名分别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持续提高。我国近十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民众健康条件明显改善,使得我国年度死亡人口一直少于出生人口,人口总量保持了增长态势。
殷桃与文强床图        增速放缓,平稳增长,是我国总人口状况的主要特点。“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持续下降、生育时间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同时,人口增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宁吉喆说。他同时提到,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总人口数持续增加,但家庭人口数在变小。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一直呈现缩减态势,从1964年的户均4.43
姜鹏在哈尔滨的实力
人降至1990年的3.96人,2010年进一步降至3.10人。家庭户规模在1990年到2005年之间缩减幅度较大,之后缩减趋缓,2015年平均家庭户规模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持平。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平均家庭规模较上次普查/抽样调查户均减少了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以及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宁吉喆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健表示,“历次普查数据相比照会发现,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减。这将挑战家庭应该有的能力,抚育能力和养老能力。”
        02比例——“两头和中间”
        普查结果显示,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9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将其概括为“两头和中间”。
        一头是“小”。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全年我国出生人口1200万,有所回落。出生率下降已经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这其中既有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的原因,也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增加的不确定性有关,很多人担心没办法产检或者住院分娩,进一步降低了生育意愿。宁吉喆表示,“低生育水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头是“老”。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因其对我国经济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也备受外界关注。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人,占比18.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比重较2010年上升4.63个百分点。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属于老龄化社会,达到14%就是深度老龄化社会。从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我国已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了。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宁吉喆表示,从人口老龄化挑战方面看,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不过,即便老年人口规模与日俱增,当前我国劳动力人口资源依旧充沛。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总体看来依然年富力强。
        此外,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介绍,从质量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据统计,劳动年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达到了3.85亿人,占比为43.79%,比2010年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了23.61%,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
        “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依然较大”。曾玉平说,总体上看,我国就业压力依然不小。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人
口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03分布——人口流动
        除了数量及结构性指标外,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也在过去十年间悄然生变。
端午祝福语简短        在流动人口方面,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较快、流动人口增加较多,这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体现。”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指出。期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个百分點。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
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促进城镇化发展各项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城镇化率仍将会保持上升的趋势。”李晓超说。
        在人口迁移过程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呈现出差异,即“人户分离”的情况凸显。“人户分离数量激增,说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深化,为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化,也提高了要素的配置效率。”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指出。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动势能强劲,不同区域人口分布也出现差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进一步集聚。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进一步集聚。
        东部地区吸纳跨省流动人口9181万人,占比达到73.54%。中部及西部地区分别吸纳955万人和1880万人,占比分别达到7.65%和15.06%。东北部地区吸纳468万人,占比3.75%。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只有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在上升,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人口比重都在下降。但过去这十年,西部地区占全国人口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其中,曾经的流出地变成了流入地,流入最多的当属成都和重庆,过去五年,两地合计几乎每年都增加近50万人,人口新增规模在全国城市中领先。作为人口流出大省的四川,人口返流现象也十分明显。2012年—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增长了299万,常住人口规模已经回到了2000年水平。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2020年,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中国人口萎缩省份有6个,分别为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十年间分别减少55万人、65万人、79万人、115万人、337万人、646万人。
为什么电脑老死机        同时,相较其他区域,东北部地区人口流失趋势相对明显。“东北地区人口的减少,受
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宁吉喆称,东北地区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沿海部分经济发达省市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其他地区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人口高度集中在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谈到。
        张许颖表示:“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会引起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聚集。生产要素包括人口的空间优化配置,会产生新的增长极和新的增长点。”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