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企不相信上市
作者:袁华明
来源:《现代工商》2004年第14
        热衷炒楼却不炒股 黄磊与孙莉
        温州民营企业被认为是最善于把握机会的,在中国民企的方阵中,排在第一方阵的温州民企不在少数。在很多人眼中,最先登陆资本市场的民企队列中,温州民企是最不应该缺席的。热衷炒楼但不炒股的温州人确实令人费解。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底的数据显示,在沪深交易所挂牌的1200多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包括借壳上市)超过陈道明左小青200家.所占比例近20%。其中,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有26家,约占民营上市公司总数的13%左右。然而,其中却没有一家温州的民营上市公司。其实,温州民企并不仅仅在沪深交易所中没有露面,而且也没有出现在全球的任何一家证券交易所中。
        资本市场与财富增值的互动关系,可以从胡润的《中国大陆百富榜》中到最好的注解。
2003年胡润版的《中国大陆百富榜》中,上榜富豪的资产总额累计达到1907亿元.相当于去年中国GDP2%,平均每人约1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上榜的富豪中有48人控制了78家上市公司,还不包括部分参股以及隐性控制的上市公司。那么,在资本市场已经普遍被民企所能接受的情况下,领风气之先的温州民企却为何长期缺席资本市场呢?
        倪妮 倪萍曾多次到温州考察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认为,温州民企对上市不积极的原因首先在于,这些从原来的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民企,通过股份合作改制以后,其内在动力比较强劲。因此,对于进一步改制上市的愿望并不是很强烈。其次,温州民企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制造业,即便在企业扩张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不大,这就决定了它们对资本市场关注不够。更为重要的是,温州地区民间金融业发达,企业通过民间融资可以比从银行更快、更直接地获得所需资金。
        但是,这个看法并未完全被认同。
        “企业想真正做大做强,上市是必经之路。说这话的是温州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南存辉的这种表示,无疑说明温州民企并非对资本市场不感兴趣。浙江华达集团财务总监陈建根说,总资产6朴敏英整容亿元的华达在浙江只能算中型企业,靠自身发展也行,就是很慢,如果
当男人恋爱时剧情分集介绍要更高速地发展,就需要通过资本运作。证券分析师王孙乐则认为,没有经过现代资本市场风风雨雨的洗礼,温州人的市场素养很难得到大幅提高。
        一般的看法是,有钱的温州企业对上市不感兴趣。原因之一和温州企业的产业结构有关系。温州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即使是处在扩张阶段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并不大,而且,惯以实业立身的温州企业更愿意一步一步地做大,民间金融的发达使得这种资金需求可以以更直接的方式得到满足,原因之二,和温州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看法有关系。在很多温州企业家眼中,资本市场意味着一种很虚的东西。甚至一些企业老总认为,在中国今天这样一个资本市场玩水,对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特征使得温州民企具有浓厚的家族彩,不利于企业的科学管理,不利于企业规模经营,也不利于企业的产业和技术升级.最终影响市场的开拓和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使得温州民企缺乏上市的经济基础、制度基础及积极性。
        情况正在悄悄改变
        关心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人士发现,如今温州的民营资本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在过去20年里,温州的民营企业凭借拎着一麻袋钱就开始独立创业的精神,造就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企之都。如果说民营企业家在资本原始积累期大多扮演的是土财主的角,那么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开始实现从土财主资本家走读申请书的蜕变期。但是,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温州民营企业在面临更高层次的资本运作模式的挑战时,却受到最基本的股权重组的羁绊,温州市至今竟没有一家上市民企,而有意上市的民企,却相继在股权重组上碰了壁。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面对产业升级和竞争压力,确有一些温州企业开始考虑资本的力量。事实上,温州目前已经结束上市辅导期的企业已有好几家,包括正泰集团和德力西集团,另有几家仍处在辅导期之中。温州华仪电器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道荣认为,温州的民营企业家并非不愿上市,只是他们的理念往往是重实业经营,轻资本运营。但是,如今温州的民营企业家已普遍达成共识。温州的民营企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上市融资将大大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进程。因此.企业要实现大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就必须遵照整体发展趋势走上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