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
(第1号)
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
1、 国家基本站和一般站,在人工和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的处理方法是否可参照基准站的规定处理?
答:可以。即人工观测记录和自动气象站的同类观测记录可相互代替。
2、 自动气象站2分钟与10分钟平均风有缺测时,是否可以相互代替?
答:不能。自动站记录用人工站记录代替时,也遵循此原则。
3、 人工观测站,湿度记录缺测,水汽压、露点温度如何用自动站记录代替?
答:当有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和气温时,则用人工观测值反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若相对湿度缺测,则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全部用自动站记录代替,若气温缺测,相对湿度不缺测,则水汽压和露点用自动站记录代替,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此时允许气温与相对湿度反查不一致的现象。
4、 自动气象站中,因时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如何进行处理?
答:若某时时极值出现异常,而影响日极值挑取时,则将该时时值作缺测处理,如果能够判断该日极值不会出现在该时内,则该日日极值从其它正常时次记录中挑取;不能判断是否出现在该时内时,则改从已有的自动站时极值和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日极值挑取,若此时日极值为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值,则出现时间作缺测处理,若无人工观测记录,则从实有的自动站时极值中挑取日极值,这些情况需在备注栏中注明。时极值可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通过“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和“逐日辐射数据维护”处理。
5、 总辐射、净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的值相互之间出现矛盾时如何处理?
答:目前自动气象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若在日出第2个小时至日落前2个小时之间(当为阴天或地面有积雪反射辐射很强时除外)净辐射值出现负值,或日落后至日出前净辐射出现正值,当时曝辐量的绝对值>0.10时,可将该时的值作缺测处理,再用内插法求得该时值;若在日落之后和日出之前有总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则将其作0处理;日极值不正常时,按照第4条解答处理。
若记录之间有矛盾,但不是很突出或不能判断是何要素有明显错误,则维持原记录;若能判断某要素
手不释卷的故事主人公是谁有明显错误时,则先将该要素的记录值按缺测处理,再按记录缺测时的处理规定对该记录进行处理,此时在备注栏中注明。当出现水平面直接辐射等于或大于垂直于太阳面的直接辐射时,维护原记录。若水平面直接辐射较大,应检查直
2019教师培训>五岳和五大淡水湖接辐射表跟踪是否正常。
6、 内插是否可以跨日界?
答:可以。
7、 辐射记录的时曝辐量缺测时,若无正点辐照度值,如何处理?
答:可用内插法求得,此时对于跨日出、日落的时次(包括前后两时次),应按梯形法进行内插。
8、 对于风、湿度记录,如何进行内插?
答:《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23.2.1⑵②括号中的内容修改为“风、降水量除外”,即风向、风速缺测时不能用前、后时次数据内插求得。
对于湿度记录的内插,应考虑水汽压、露点温度与气温、相对湿度的一致,按如下情况处理:
① 人工观测站湿球温度缺测,水汽压、露点温度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反查求得时,此时湿球温度仍记为“-”,不必进行内插;
② 当湿度记录有缺测时,先用内插法求得相对湿度,再用气温(也可是内插值)与内插求得的相对湿度反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
9、 当时极值与正点值矛盾时,如何处理?
答:在Z、H、I文件中,由于厂家自动气象站采集软件对小时开始分钟的处理有偏差,容易出现有时极值出现时间与对应时次矛盾;极值时间出现在正点,而极值与该时正点的值不一致的现象。处理方法:
① 若极值出现时间出现在上一时次00分,则将极值出现时间改为上1次时01分。例如:3时极大风速的出现时间为0200,则将0200改为0201;
② 若极值出现时间不在上一时次00分至该时次时间内时,如果该时极值正常,则该时出现时间按缺测处理,如果分析该时极值有明显偏差,则该时极值和出现时间均按缺测处理;
③ 若极值时间在正点,但极值与该时次相应值不一致,若极大(小)值高(低)正点的相应值,则用该时极值代替该时正点值,若极大(小)值低(高)正点的相应值,则用该时正点值代替该时极值。
例如:6时最大风速为65,最大风速对应的风向为238,出现时间为0600,若此时10分钟平均风速为64,对应风向为240,则将10分钟平均风速改为65,对应风向改为238,若此时10分钟平均风速为66,对应风向为240,则将该时最大风速改为66,对应风向改为240,若只是风向不一致,则以正点的风向为准修改极值的风向。
上述情况可不备注。时极值处理正常后,则不会出现日极值不正常的情况。
10、 自动气象站降水记录不正常时,分钟、小时降水量如何进行处理?
答:按如下情况处理:
① 若无降水现象,因其它原因(蚂蚁、风、人工调试等)或自动站故障而多记录时,应删除该时段内的全部分钟和小时降水量。该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② 降水现象停止后,仍有降水量,若能
判断为传感器翻斗滞后(其量一般为0.1、0.2、0.3mm,且滞后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将该量累加到降水停止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否则将该量删除。夜间不守班的站,夜间(20~8时)混有滞后降水量时,因无法判断,按正常处理。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③ 出现漏斗堵塞或固态降水随降随化,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的差值百分率与其它正常时相当,则按正常处理;若自动站记录的降水量明显偏小或滞后严重,则该时段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按缺测处理。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④ 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存在明显偏差,如有雨量自记记录,则该时段的小时降水量用雨量自记记录值代替,分钟降水量作缺测处理,如雨量自记记录也没有,则对应降水现象时段内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均作缺测处理。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⑤ 使用自动站降水量编发报的观测站,有关降水量组和天气现象组必须配合一致。若无降水现象,而从自动站Z文件读取有降水量时,在定时观测编报中,应人工将该量删除。该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11、 A文件中,哪些站需要录入海平面气压?
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2.2(6)的规定,只有编发02、08、14、20时4次天气报且报文中编发海平面气压的气象站才录入海平面气压。
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A文件中需要录入海平面气压的站,需在台站参数中将“观测项目”中的“海平面气压”选上,其它台站该项则不必选中。天气报(或加密天气报)需要编发海平面气压组,只需在“定时编报参数”中,选中4PPPP组即可。
12、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风的记录会有差别,应以何记录来记录大风天气现象?
答:在平行观测期间,大风天气现象按人工站、自动站分别记录,自动站转入单轨运行后,则以自动站的极大风速判断记录。
13、 自动气象站“FJ.txt”文件中记录的大风数据与Z文件记录的极大风速及其时间不一致,应如何处理?
答:在自动站采集正常时,可按FJ.txt记录的内容记录大风天气现象,FJ.txt的记录规定详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的相关内容。
由于现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中无法存储大风记录,FJ.txt文件的数据是自动气象站采集监控软件(SAWSS)从每分钟采集的数据中判断写入的,若SAWSS因故关闭或采集不正常,都会造成FJ.txt记录不正常,所以FJ.txt文件不能作为大风天气现象的唯一依据。
① 若自动站日极大风速≥17.0m/s,FJ.txt中无大风记录,可从Z文件中的时极大风速尽可能的判
断记录,或通过随OSSMO 2004一并下发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中的“大风现象查询”功能获取。
② 部分厂家的自动站,有时会出现从采集器读取的每分钟数据中的出现时间与实际时间有偏差,致使写入FJ.txt文件中的时间与正点写入Z文件中的出现时间有时相差1分钟,此时若开始时间还迟于Z文件中≥17.0m/s的极大风速出现时间,则以Z文件的极大风速时间为准。例如:3日FJ.txt记录为“200501031557 113 174”,而该月Z文件中,16时的极大风速为174,其出现时间为1556,则此时大风天气现象的开始时间由15时57分改为15时56分。
在上述记录处理中,若影响重要天气报和航空天气报告,可不统计错情,但需在值班日记中详细说明。为尽量避免漏记大风天气现象和漏发大风危险天气、重要天气报,观测员必须随时注意实时监测大风数据。
14、 地温观测中遇最高温度示度超出刻度范围,如何观测、记录与订正?
答:新《规范》去掉了原规范中对温度表超出刻度的处理,这是因为不允许台站使用不在本站可能出现的温度范围的温度表。若确有此情况出现,可用外推法估计读数,并用该仪器检定证中的最高温度值的订正值进行订正,此种情况在备注栏注明。
15、 自动站相对湿度缺测或异常时,且气温可能低于-10.0℃时,湿度记录如何人工补测?
袁隆平家属致谢
答:当湿敏电容测得的相对湿度缺测或异常时:① 若自动站观测的气温<-10.0℃,则用毛发湿度表进
行补测,水汽压、露点温度用自动站气温和经过订正后的毛发湿度表读数反查求得;②若自动站观测的气温≥-10.0℃,需同时观测干球和湿球温度,用以计算水汽压、相对湿度及露点温度。此时不用考虑干球温度是否<-10.0℃。舒畅不带罩的照片
16、 因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时间不一致,定时观测中是否允许相互之间不匹配?
答:不允许。在定时观测45-60分钟,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必须匹配。例如:雾7时48分结束,某站观测能见度的时间为50~55分,尽管两者时间不同步,但此时能见度必须记录为小于1.0的值。
17、 如何理解A文件规定中“电线积冰记录中有现象无直径、厚度和重量”的情况?
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2.2(4)的规定处理,即对于连续一天或几天的一次积冰过程,也只抄录一次最大的直径、厚度和重量。因此,现行规定不能出现“电线积冰记录中有现象无直径、厚度和重量”。
18、 由于降水现象影响能见度小于1.0千米,是否必须加记视程障碍现象?
答:不必。但应按照各天气现象的特征综合判断记录。
19、 自动气象站的记录有时出现海平面气压、水
汽压、露点温度等与计算值不一致,应如何处理?
答:在A文件格检审核中,有时会出现海平面气压、水汽压、露点温度等与计算值不一致的现象,这是由于自动气象站采集形成的数据不正确造成,即厂家使用的计算公式的精度所致。若海平面气压、水汽压差值在0.2hPa,露点温度差值在0.3℃或以内,则不必进行处理,否则应重新计算正确值。
在现行软件中,已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即写入Z文件的水汽压、露点温度是重新计算后的值,海平面气压在定时观测编报或“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中形成。
20、 自动气象站本站气压缺测,若水银气压表和气压传感器高度不一致,用人工补测时,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应如何处理?
口红榜
答:应将人工观测的本站气压订正到自动站气压传感器的高度上来,再以此计算海平面气压。软件处理方法是:输入气压表读数值时,在其后加“H”,即所计算得到的本站气压即是经过两个感应器高度差订正后的值。
21、 在夏季时,冻土器、电线积冰架等收后,或积雪不出现, A文件中冻土、电线积冰、雪深雪压的方式位应为何值?
答:在A文件中,用A0=、G0=、Z0=表示观测未出现。只有台站无该项观测任务,才直接在要素标识
符后加“=”。
在OSSMO中,台站参数的“观测项目”中的相应项仍应选上。
22、 某日24次平均没有缺测,4次平均缺测时是否可用24次平均值代替?
答:可以。
23、 自动气象站每小时正点数据与该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不一致,如何处理?
答:一般情况下,维持原记录。若对前后记录分析,确认正点数据有误可用正点时该的分钟数据代替,或确认正点时的分钟数据有误可用正点值代替。
24、 自动气象站正点数据缺测,可否用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来代替?
答:若能获取非正点的分钟数据,自动站正点数据缺测,在作不正常记录处理中,优先考虑用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来代替。具体作法是:若正点前10分钟内有数据,则用正点前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代替;若正点前10分钟内的分钟数据也缺测,则用正点后10分钟内接近正点的记录(除极值项和时累积值外)代替。
该情况可以通过随OSSMO 2004下发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的有关功能进行处理。
25、 在自动气象站分钟数据文件中,风是何时间的平均值?
答:若台站使用的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不具备存储分钟数据,则风的分钟数据文件(WIIiiiMM.YYY)中保存的是每分钟的10分钟平均风向风速;若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能够存储分钟数据,则风的分钟数据文件(WIIiiiMM.YYY)中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