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
国模傲蕾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往来。本课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很多知识是通过互联网得到的,学生上网应正确引导。
  2.初一学生的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强,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或播放影片、音乐,用图表进行对比,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初一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弱,课时指导他们学会看图、识图,利用图文结合寻
更多的有效信息,帮助他们学会联系各学科知识,培养他们综合思维和能力。
  4.初一学生年龄小,接触的历史不多,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足,应注意培养他们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5.初一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初期,适时强化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进一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总结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
  6利用地方史,让学生走近身边的历史,了解身边的历史,激起他们学历史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的史实。
  2.掌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了解班超出使西域的史实。
甄子丹与赵文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把中原地区治乱兴衰与开发经营边疆地区的背景结合起来学习,培养学生思考认识的能力。
  2.通过学习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去认识和思考,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思维的初步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有一条路,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出示地图教师根据地图讲述。
  师: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驼队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今天,让我们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一起认识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马少骅个人资料  贾玲资料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解答上课开始提出的简单问题。
漏水快速补漏
  师: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丝绸之路。这条路在历史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它在沟通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价值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文中到依据。
  三、精读课文,交流体会
  幻灯出示探究问题
  问题:丝绸之路在东西放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
  2.交流体会。
  句1:“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有了这条路,从此,两过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