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朋友圈配文
   
华山最终幻想5
主备人
孙仲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读准字音,把握字形,正确书写。认识禾字旁和山字旁两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
1、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抓住“华山真高哇!“充分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理解古诗
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感受小寇准的观察力,以及诗句的精炼与生动。
学法指导
图文结合  品读赏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把握字形,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古诗,能正确朗读古诗。
重、难点
1、读准本课生字,把握字形,正确书写。
2、初读古诗,能正确朗读古诗。
           
二次备课
一、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爬山吗?古时候啊,有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也喜欢爬山。这不,今天他就跟着先生,一起去爬山了。看,他们已经走到山脚下了。(出示课本插图)这个小朋友和他的先生要爬的,可是我们国家最陡最险的华山(板书:华山)华山,位于华阴县境内,为五岳中的西岳。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它的东西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向北倾斜的小路,开辟了上山的道路,所以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师边介绍,边出示华山风景。)
看完了华山的风景,你们觉得华山怎么样啊?对啊,老师也觉得这华山啊,非常的雄伟,非常的壮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首诗叫做《咏华山》(板书:咏)“咏“就是赞美,赞叹的意思,谁能带着赞美,赞叹的语气来把黑板上的三个字读一读?一起读一读。
同学们读得真好!面对这样陡峭,险峻的华山啊,这位小朋友和他的先生并没有退缩,已经跃跃欲试了,那你们准备好了吗?好,让我们一起登华山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理解字词
1、现在,我们要登华山了,可是登山的路上,充满了许多困难,我们得一关一关的闯过去,首先,我们来闯第一关:字词关。
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的朗读,听清我的要求,第一遍,把你昨天预习时没有读准,或是读错的字做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第二遍,请你跟着朗读录音小声地朗读,特别注意,要把做上记号的地方给读准了。
听明白了吗?(播放两遍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做记号,教师巡视)
听完了别人的朗读,同学们也跟着自己读了一遍,现在你们能把整篇课文读好吗?好,现在请大家拿起课本,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读。
2、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老师发现啊,这篇课文里面有几个生字特别的难,你们会读吗?
(出示二类字:咏、沿、艰、难、顶、禁、吟、诵、赞、宋、寇)开火车读,齐读。
这些字啊,就是我们课本上绿通道的字,只要求我们会认会读,这关你们过了,那田字格里的生字,你们能过关吗?(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华、间、与、齐、称、代、岁)指名拼读生字,齐读。
请同学们看 “华“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呢?对,可以使用我们的加减法,它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字。它在课文中组成的生词是:华山。
间:外面一个门字框,里面一个日字。一,它在课文中组成了什么生词呢?对的!你知道什么叫做“山腰间“吗?真能干,我们人的腰长在身体的中间,所以山的腰也就在山的中间啦。
小朋友们真聪明,聪明的小朋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称“这个字的?
称:把“你我他“的”你“的单人旁,换成了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禾字旁,在写禾字旁的时候,要注意,最后一笔是” “,请把禾字旁描红。称在课文中组成的词是”称赞“,称赞,就是赞叹,赞美的意思。
代: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这个爬山的小朋友是“宋代“的,”代“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右边这笔横,我们写的时候,为了好看,要把它写得稍微斜一点。举起右手,写”代“字。
岁:这一课,还有一个偏旁需要我们认识,就是“山“字头,山字头也是先写中间的一竖,再写旁边,要比山字写得稍微扁一点。在山字头下面,加一个”除夕“的”夕“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岁“字。每到除夕,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所以小朋友们就长了一岁。课文里的小朋友是多少岁呢?对的,七岁。
好了,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以及他们在课文内的生词,你们都能把这些词读准确吗?齐读生词,每个两遍。带着拼音朋友你们都会读,现在拼音朋友要回去休息了,你们还会读吗?(去掉拼音,再读生词)
3、仅仅会读、会说,本领还不算大,你能写好它们吗?
①、出示生字:华           
②、指名读
③、同桌合作自主学习生字
④、交流学习成果
  强调“华”是个多音字。
⑥、生描红。
恭喜小朋友,你们已经顺利通过了字词关,现在我们去闯下一关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三、再读课文,诵读古诗。
1、这篇课文里面藏着一个秘密,就是和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个不一样的地方,只要仔细读课文,就能出来。经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现在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读一读,一这篇课文里面藏着一个什么秘密?
2、谁到了这个秘密啦?这篇课文里面藏着什么啊?对的,这篇课文里面啊,藏着一首古诗。像这样的课文,就叫做“文包诗“。
这首古诗,就是登山的这个小朋友寇准写的《咏华山》。
3、谁能给大家读读这首古诗?还有谁想试试?
这首诗,是寇准7岁时和先生登华山时写的,表达自己对华山的赞叹,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要把寇准的赞叹读出来。请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这首古诗,读出你的赞叹。
4、请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读这首古诗,比比谁读得好。
5、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同学们已经能把寇准对华山的赞叹读出来了,那这首诗究竟写了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5  咏华山
           
                                   
作业设计
1、生字1 1 1
2、读熟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3、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重、难点
对课文第二段诗文的体会领悟。
           
二次备课
一、复习词语,引导说话。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宋代    寇准    七岁
艰难    山腰间  山顶 
情不自禁  吟诵  称赞
字音:师:谁能读准这些词语?朗读要求:读正确,声音响亮。
指名读,一二两组、三四两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称赞”。
字形:师:“宋代”的“代”是左右结构,需要注意什么?
      生:“代”右边不能多一撇!可以和“”比较。
3、引导说话。
  师:谁能选用其中的词语来说话?其他同学听听他选用了哪几个词语?
  生:他们艰难地爬上了山顶。(选用了艰难和山顶两个词语)
  生:寇准登华山时吟诵了一首诗。(选用了寇准和登华山三个词语)
  ……
二、初读古诗,激趣导入。
过渡:这就是寇准登上华山顶时吟诵的诗。
1、出示古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进,回首白云低。
师:谁想来读读这首古诗?其他同学听他是否读正确、读流利了。
生:指名读,评价。自由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品读古诗。
1、 看图一学习第二节第一句话。
关于端午节手抄报内容(1)师:这首诗是寇准和先生去登华山时所作。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挂图),这就是华山。我们跟着寇准和先生一起来到了华山脚下。
师:站在华山脚下向上看,你看到了什么?(预设)
生:我看到华山很高的样子。
生:山顶上的树看起来很小。
师:登山的路是一级一级的台阶,看起来怎么样?
生:登山的路是歪歪扭扭的。(师:纠正用弯弯曲曲这个词,体现用词的准确性。)
生:山路显得很窄,走在上面会很害怕!
师:老师查阅了资料,华山的东西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这一条爬上山的路。而这唯一的路又是这样的窄这样的陡峭,走在上面会有什么感觉?
2)引入花果山,对比理解。
师:哪些同学爬过花果山?花果山是620多米高,你爬的时候觉得怎样?
生:怕花果山觉得很累。
师:而华山2000多米高呢,差不多四个花果山比得上一个华山高。这样的山爬起来会很困难。
3)品读第一句话。
师:课文第二节的这句话写出了华山爬起来很困难。
出示: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请你自己读一读。
生:自读。指名读。
师:这么高的山,很不容易爬。这句话中就有个词,是说爬山不容易的,看,哪个词?
生:就是“艰难”。
师:指名读这句话。齐读。读出“艰难”的语气。
2、品读“啊!华山真高哇!”
师引读:看图和读第一句话我们知道“华山真高哇!”
谁能读出华山的高来?
生:指名读。评价。
生:自读,男女生比赛读。
3、看图二,学习两句话。
1师:我们和寇准、先生一起爬上了山顶。站在华山顶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远处和近处有很多的山。
师:看图,这些山有远也有近,有高也有低,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的可真多啊!不过这些山都在(生说自己的脚下)。看图上得知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寇准和先生的脚下,我们能看出华山很高!
:什么比华山高?
生:蓝天!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太阳离他们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
师:你观察真仔细!同学们伸出手来摸一摸。平时我们看太阳,离我们远吗?
生:很远!
师:而现在太阳离寇准和先生很近,是因为什么?
生:这是因为他们站在了山顶上。
师引说:这也说明了华山(很高!)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看到山上有很多树,漫山遍野绿树成阴,很漂亮!
生:我看到了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师:(理解山腰时借助简笔画),说说白云像什么?
生:白云像一条条丝带,像棉花,像羽毛……很美丽!
师:请小朋友把你所看到的连起来说一说。
生:我们和寇准、先生一起爬上了山顶,看到远处和近处有很多的山。这些山有高也有低,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的可真多啊!不过这些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像一条条美丽的丝带,又像棉花,又像羽毛……
山上有很多树,漫山遍野绿树成阴,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似的。连蓝蓝的天空都离我们很近了,华山真高啊!ipad下载的文件在哪里
2)图文对照,品读两句话。
师:课文第二节有两句话描写华山的高大和美丽,请你一,自己读一读。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纪晓岚杜小月最后在一起了吗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生:自读这两句话。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话?听听要读好哪些词?(指名读)
生:“都”要读重一点。
师:谁来读读第二句话?看看谁读得美。(指名读)
生:“飘着”读得轻一点,觉得白云很美!
师:听老师范读,听听老师还有哪些词读得好?好在哪里?
生:“那么”读得很轻。
生:一二两组和三四两组比赛朗读这两句话。
4、再读“啊!华山真高哇!”
师:如果你现在就站在山顶上,看到这样一幅情景,想说什么?
生:齐读第二、三句:啊!华山真高啊!
重点指导读好“啊!”
阿哲天佑5、品读古诗。
师:小朋友们,站在华山顶上,小寇准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华山的雄伟、高大,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诗来赞美华山,就是《咏华山》。
出示: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同桌互相读,说说从这首诗中你看出诗人是在华山的什么位置吟诗的。
生:诗人是在华山顶上吟诵了这首诗。
师: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集体交流:“举头”、“回首”。引导学生看图、动作演示理解。
2)师:从这两个词我们看出华山是那么的高大!再读这首诗,把华山的高大和美丽读出来!
    生自读,指名读。比赛读。背诵古诗。
6、学习三、四两节,培养大语文学习观。
1)师:短短一首诗写出了华山的雄伟、壮丽。这首诗受到了先生的夸奖。 
如果你是先生,你会怎样称赞寇准?
生:齐读这一自然段,理解“连连点头”
2 师:你们知道吗?寇准写出这样的好诗当年才7岁。一个刚7岁的孩子,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观察认真学习的结果。我们小朋友也要像他那样从小留心周围的事物,认真观察。
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诗文对照,品读感悟。
1、师:寇准用这首诗来赞美华山,就叫作“咏”华山。
2、师:课文第二节有两句话,描写了华山的高大美丽,就是这首《咏华山》的意思。让我们打开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记一记吧。
生:指名读,自读。男女生比赛读。
生:自己练习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五、课外拓展,增强积累
1、师:华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你还知道我国哪些有名的山呢?
生:我还知道泰山、五台山、横山、花果山、庐山……
2、师:有一首描写庐山的诗《题西林壁》,苏轼的,谁会背诵?
生背诵《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小朋友们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学习了这么多的课外知识。这也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好方法!
板书设计
                    25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作业设计
1、 背诵课文。
2 预习《小松鼠花生果》,读准字音,读通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