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二十年多年教师工作内心之谈
一名教师,一当踏进校门,走上讲台,就开始了树人而非植木,育人而非造器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有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感情、能动可塑的活生生的发展成长中的人,绝不是可以任意灌输的容器,可以随便砍削的木头,可以胡乱弹压的钢琴。  平时教学,上课、听课,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教学情形:一种是,课堂上的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眉飞舞、天花乱坠,可学生呢,却了无兴趣,昏昏欲睡。没有责任心的老师,是我讲我的,你听你的;尚有责任心的老师,不知反思,却感叹自己上课简直是“对牛弹琴”。  这种情形中的教师,缺失的正是以学生为教育之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正确观念。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主动学习的“主人”,而是被迫接受灌输的“容器”。 这种情形下,教师埋怨迁怒学生,说是对牛弹琴,实则教师自己目中无“人”。这种情形下的教师需要反思,为什么费力不讨好?也许问题恰恰不是“对牛弹琴”,因为学生不是牛,倒是教师无形中把自己变成不知反思,一味埋怨学生的乱压琴、压坏了琴的牛魔王了。  所以不是“对牛弹琴”,而是“牛在弹琴”“牛弹钢琴”!  有些现象,确实令人忧虑。长期的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的不良惯性,已使师生双方似乎都习惯了这种有意无意的容器灌装式教学。一方面有些教师真以为自己是处处高于优于学生的全知全能的“钢琴师”,而不能放低自己师道尊严的身段,放下自己
居高临下的姿态,不再怀疑学生身上有含蓄待发的求知欲和固有宜勉的能动性,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育教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许多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习惯了做这种无需多动脑筋,就能接受知识的“容器”,习惯了这种思维上的偷懒与轻松、学习效果上的廉价与亏本。这种情形下的教学,表面显得轻松,结果却是教师感到费力不讨好,实际教学效果也很灰沉重。稍加分析,效果差、不讨好是真的,说教师“费力”则是假象,是一种错觉,是教师逃避责任的借口。  对此,我有较深刻的体会。凡不走形式的启发式教学,真正的主体式教学,绝不是那种独具形式的课堂问答,也不是针对某些表面问题的肤浅讨论。主体式教学要求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点拨疑难、指点迷津,导航避礁。课堂教学要做到主体和主导的有机统一,当然比一言堂独角戏,对教师的要求难多了高多了。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必须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必要的达到教学目的目标的教学策略手段和方法,还要有驾驭课堂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谓平等交流,只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尊重,在知识技能上,教师当然必须远远高于学生,在教学上,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否则迁就学生,任教学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做没有教学意义和价值的平面滑行,形式上是热闹了,却不可能使教学有什么真的含金量,说到底还是假平等,假教学。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这种情形,也许比老师认真讲授搞一言堂更糟糕,比“牛弹琴”更有害。  但无论什么原因,教师如果没有真的认真备好课,尽可能地备正自己、备清学生、备透教材、备明学境,备当教法,就不可能确定适当可达的教学目标,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就一定会弊于在课堂上堂而皇之地胡说八道,一本正经地信口开河。这就已不是“牛弹琴”那么简单了,而是典型的“牛踢琴”。这种课堂上的教师,毫无责任意识,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岂非自欺欺人? 
所以,教师必须力避这种不尊重学生的“牛弹琴”式教学,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目中有人,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已有基础,潜在能力,鼓励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信地学习探索。课堂上,教师那种全包全览满堂灌,那种假讨论、假对话、假热闹,都是对学生的人格的不尊重,都是对他们作为教学主体、学习主人地位和权力的剥夺,都是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个体的压迫。因为,人之为人,就是有感情要动感情,有思想要表达,有手脚要活动的,而课堂上做老师的你却不让他动、不让他思,不鼓励他读,不引导他思、不激发他的兴趣,而要那么霸道地让他只看你演只听你说,甚至任你胡说八道信口开河。这样一来,无怪乎学生上课如吃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当然要昏昏欲睡。长此以往,想不让学生做盛装容纳教师你废话的容器都不可能了。  另一种
情形是,一节公开课或者赛讲课下来,有的教师会在自评或评教时这样说,本来是怎样怎样设计安排的,但学生不注意配合,学生没有配合好。真是这样吗?这里有我曾读到的一个语文教学的案例,有助于我们透过现象,认识问题的实质。 
指数函数求导 上海教师周菊华教学《一碗阳春面》,备课时自己先被感人至深的教材内容打动。所以第一次上课什么都想亲自告诉学生,担心学生不能像自己那样深刻理解,结果两节课下来,教师讲的很累,学生听得也无动于衷。课下,她到失败的原因,正是架空分析。学生不曾潜心读过,就不会有自己的阅读体会,必然导致课堂上剃头担子一头热。吸取教训后,她首先以精美的导语呼唤学生的注意,有激趣,有要求:“我读了这篇小说后,非常感动,不知道你们的阅读体验是否与我一样,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读过,如果也被感动了,那就请你把最令你感动的情节句子画出来,轻轻朗读几遍,试着把那些感动你的东西说出来。”之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认真读书主动学习情景中。第二节学生又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把那些感人情节读得声情并茂。接下来讨论“为什么这些情节如此令你感动,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你?”便水到渠成。  对照一下,那些说学生不配合的教师,要么还是没有备透教材、备清学生、备当教法,你虽然没有满堂灌,但你的设计还是不符合学情, 实际上教师又成另一种形式的“牛弹琴”,不成曲调没有情,你要学生如何配合你?要么正像第一次上课时的周
老师。课堂,几乎被你霸占了,你什么都想讲,什么都讲了,全包全揽,你既是主体又是主导,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看把你美的能的!实际上呢,你就是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主儿,自相矛盾,岂不可笑!剃头担子一头热,岂不可悲!  但人家周老师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是埋怨学生不配合,而是在自己身上原因,内因,认真反思后到了失败的原因。于是第二次教学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精彩纷呈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周老师教学的源头活水从哪里来?我们教学的源头活水从哪里来?怎样使课堂教学出现“水清如许”的美好境界?就在于教师能忠于职守,勤于思考,勇于反思,善于总结;就在于能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主导主体关系,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不可削弱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无可替代的主体地位;就在于教师能在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不断优化教学环节,做到精益求精。  周老师的案例里,教师起主导作用,显然不是不讲,而是不独讲,是精讲不瞎讲。凡学生自能领悟、自能读懂、自能理解概括的,教师一律不讲。无独有偶,异曲同工者比比皆是。曾读到美国盲人学校一位教师,从教多年后被评为优秀教师。他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来不独讲,不多讲,而是让学生阅读和讨论,自己也平等参与其中,或从旁作一点必要的指导。结果学生的成绩非常好。我国北京四中,江苏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在这方面也都有非常
好做法和经验。  当然,正如伟大的雕塑艺术家罗丹,为了突出艺术审美主题,体现艺术整体审美特性,他知道那些是多余的部分必须毫不吝惜地去掉一样,优秀的教师也必须首先有能力知道哪些内容是学生自能读懂理解概括而不需要讲的,哪些问题是无需多讲只需要引导解决的,哪些是必须精讲、讲足、讲透的。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坛也有一句流行语,说法不一,大同小异:给学生一滴水,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很好强调了教师不断学习、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观照下,这种说法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不管是一滴水、一碗水,还是一桶水、一缸水,都是沉静的死水,而不是源头活水。如果教师的这一桶水、一缸水不是知识之水而是知道之水,不是生活江水、智慧泉水而是书本库水、他人井水,那么给学生的这一滴水、一碗水就不能算是活水。如果给学生的这一滴水,一碗水,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手段和方法激活,那也不不可能是活水。如果学生接受了这一滴水、一碗水,却没有试图主动去获得一桶水、一缸水,那也还不能算是活水。 
黄圣依二胎再添子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是运动的,不动则是相对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师就是要在学
与教,教与学,学教统一教学相长的运动中进步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有源头活水,使自己的教学境界“水清如许”常教常新、常新常进!   
教学课程变了,教学内容变了,教学对象范围也扩大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也变了,但是,做一个适应这些变化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的基本要求并没有改变: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没有改变;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改变;勤于学习、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尽快缩短与同行之间的差距,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愿望没有改变。  课程全称:“汉字书法及训练”,而不叫“汉字书写训练”,就是要求教师首先立足书法艺术的高度对课程予以重视。也说明这门必修课,是理论和实践结合、以书写训练为主的技能实践课。目的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严格有序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汉字规范书写的正确方法,提高书写能力,同时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妙,得到书法艺术美的熏陶。 
小寒短信那教师如何教学这门课呢?  荀子《劝学篇》里讲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说那些德才兼备的人,他们的天性与一般人比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是更善于借助外
物,更能受外物触发,得到有益于人事的感悟与启迪罢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美影拍的动画《不射之射》纪昌学射的故事,可从教学两方面给我们以多种启示。 
从教的一面看,第一位教师飞卫一开始并不授给纪昌如何引弓射箭,而是让他回去先炼成睁眼睡觉、视物不眨和见微知著、视小如大的基本功,之后才教他速射、连射等射箭技能。这就说明飞卫老师理念先进、教学有方。针对学生练射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他只是出好题目、指明方向,至于学生具体怎样练,文章如何做,那是修行者学生个人的事,老师不能也无法代替包办。老师这里的不教之教,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学习主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为什么纪昌拜飞卫为师、以他为范?  学高为师——纪昌当初亲眼目睹飞卫箭射柳叶、百发百中,对他的射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从飞卫那里学成毕业的纪昌,由于急于功名、一时糊涂,竟与老师对阵互射,误以为战胜老师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射手了,可老师竟能用牙齿咬接他比老师多射出的那只迎面飞来的利箭。更是领略了老师高超的弓外技能、射外功夫。  德高为范——如果飞卫老师心胸狭隘,不原谅纪昌的一时糊涂,那就不会有纪昌这个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射箭高手了。如果飞卫老师自以为是又小肚鸡肠,那就不会给纪昌指点迷津,另荐高明了,那纪昌也不能由一个急于事功、心高气盛,只热衷弓上技能、形下射术,只懂得射之射的射手,成长为一个心平气和、内
含不露,了悟不射之射的大道高人。  再看学生这面,纪昌走在老师指点的路上,想着老师出的题目,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不失时机,勤学苦练。他躺在妻子织布机下观飞梭练不眨眼,他悬虱于窗,伫立凝视练视小如大,且耐的寂寞,基本功一练就是五年。后又赴峨眉山,拜道行更加玄深妙绝的甘蝇为师,又修行了九年。终于超越射之射的形下之术而契合于不射之射的形上之道。  我这个书法老师,半路出家,与那些有童子功和科班出身老师比,差距很大。可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胜任工作,要做先生,就一定要先做学生,学习纪昌,苦练书法教学基本功。向古人学习,向传统学习,认真临摹经典碑帖,向这些不会说话老师学习;向能够言传身教的同仁同行学习,他们长于理论又善于笔法,亲眼看他们书写,观其执笔、揣摩用笔,与其讨论书法和教学上的问题;利用参观展览的机会,扩大交流范围,拓宽教学视野,培养和提高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感悟鉴赏能力。 
坡道定点停车技巧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自己的教学从仅能勉勉强强、一般应对到现在较为自信力能胜任,个人书写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特别在毛笔书法方面,用力较大,所获较丰,感悟良多。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学真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教师应该把教真知,教真人这个大目标牢记在心,并落实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具体到这门课的教学,除了要知道这是一门怎样性质特点的课程之外,我觉得至少还应该高度重视这样几个
问题。 
一是让学生明确写字与做人的关系,理解写好一笔字与做好一个人道理。我举了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对小路和大路的理解和阐述。他说艺术只有两条路,小路娱人娱己;大路震撼人心。他认为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了一个鲁迅。虽然,齐白石画花鸟虫鱼,发扬广大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国画艺术传统,值得人们尊敬。但是在吴冠中眼里,这还是人生小路。而鲁迅特立独行,那么多人骂他,他却仍然坚持为国家为民族呐喊,他走的是人生大路。白石老人取得那么大的绘画成就,竟也只是小道,那我们这个写字,你就是写得再好,如果只是为了自娱娱人,也还不过是雕虫小技。我们虽然做不到鲁迅那样的大道之人,但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的精神,立足大道,行于大道,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用之人,有所贡献之人。而我们学好写字这个小技,一旦与我们将来所从事的学前教育事业结合起来,那就是行大道。所以写好字,就是为了做一个能更好人民服务,为国家和民族贡献的大写的人。 
二是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学了二十年的汉语,写了十多年的汉字,却还觉得话说得不上口,字写得比较丑,还要作为一门必修课考查过关呢?首先,因为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书写则是记录文字手段。汉字是形意结合的文字,它是由表意的象形文字发展而
配置windows update失败来,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遗传信息。正因其极富文化内涵,是体现着事物矛盾对立统一法则的表意文字,所以较难认读和书写。所以,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告诉我们:“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另外,由于应试教育长时期的负面影响,外语和母语学习上的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汉字书写就更被忽视了。而现在我们之所以还要认真学习,正规训练,当然也是为将来从事教育事业做必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