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了解职业的涵义及分类;理解职业教育的属性;了解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职业教育的特性
【教育难点】教育、职业教育的概念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形式】讲解、讨论
第一节  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内涵
导入:什么是教育?
【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什么是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受过不同程度、不同方式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教育”这个词也成了生活中的
常用词,似乎理解他们并不困难,其实这是一个错觉。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教育”呢?什么是教育?台模私拍 布丁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工商管理类就业方向《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马、恩:教育是促进一个人的独创的自由的发展。
加德纳: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么一回事。
斯宾塞:教育是为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
杜  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斯金纳(B.F.Skinner):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里注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是保证人人都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中国教育大辞典》(1928):教育之定义,有广、狭二种:从广义言,凡足以影响人类身心之种种活动,俱可称为教育;就狭义而言,则唯用一定方法以实现一定之改善目的者,始可称为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一、职业与职业分类
(一)职业的涵义及特征立春闺女回娘家的禁忌
1.职业的涵义
基于不同的角度或侧重点,人们对职业的涵义有着不同的理解:
(1)1988年7月出版的《辞源》对“职业”的界定:① 职,指官事;业,指士、农、工、商所从事的工作。《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 “职业,谓官职及四人(民)也。”也泛指所从事的主要工作。② 份内应作之事。
(2)周广德于1989年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词典》对“职业”的界定:一种相对固定的并要求工作(生产)者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劳动能力的劳动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和专门业务。
(3)顾明远于1998年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职业”的界定: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4)2000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职业”的界定:①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②专业的,非业余的。
如何做qq空间
【定义】我们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为了获得一定的回报而从事的经常性的、专业化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2.职业的特征
我们认为,当代的职业具备下列特征:
(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一定的回报为目的,主要包括物质的、金钱的以及非物质层面的,如理想的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兴趣爱好的满足等。
(2)规定性。即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一定规定和内在要求,从事特定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达到职业所要求达到的专门素质。
(3)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
(4)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岳翎近况
(5)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6)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7)可变性。即职业的内涵与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二)职业的分类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所谓工作性质,即一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工作性质一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等的不同予以体现。
1.《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1949年在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劳动统计专家会议上通过了一个《国际标准职业分类(草案)》,1958年《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初版发行,后经1968年、1988年等几次修订。1988年版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对大类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大类是:(1)立法者、高级官员和管理人员;(2)专业人员;(3)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4)职员;(5)服务人员和商店与市场销售人员;(6)农业和水产业技术工人;(7)手(工)艺
人和有关行业的工人;(8)设备与机械操作工和装配工;(9)简单劳动职业者;(10)军队。
2.我国的职业分类
1999年组织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职业具有很强的发展性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旧职业已经消失或日趋消亡,同时也会不断产生新的职业。一方面,许多旧的职业已经消失或日趋消亡。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发展,新职业不断产生。
二、职业教育的涵义
国内外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别,比较典型的论述有以下几种。
(一)国际上对职业教育内涵的界定
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职业前或技术前教育
为学生进入劳务市场和准备让他们学习职业或技术教育课程而设计的教育
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技术与职业教育
所指的教育过程除涉及普通教育之外,还涉及学习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技术及各门科学,以及获得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技术与职业教育还进一步理解为: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
(二)国内对职业教育内涵的界定
1.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者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
2.职业教育是专门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达到职业资格的获得、保持或转变职业生涯质量的获得与改进的教育。
3.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某种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的教育。
【定义】职业教育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特性
职业教育是一种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适宜的职业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个体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一、职业性
所谓职业性是指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性人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以职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的特点。
黄炎培曾说,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美国的社区学院校门口写着:“就业教育是我们的宗旨”。
二、社会性
职业教育是一种社会需求制约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既受社会需求的推动,又受社会需求的约束;另外,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这不仅表现在职业教育办学需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也需要企业和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即便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也同样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
三、实践性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劳动组织方式变革、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使教育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
四、大众性
其一,职业教育的人民性。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有教无类”,代表人民众的教育利益,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以服务民众为宗旨。应保证女童和妇女享有平等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努力促使失业者、早期辍学者、残疾人、农村贫民、战争难民和复员士兵有机会接受正规或非正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面向社会所有成员。
其二,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社会职业无论是技术的还是非技术的,都需要经过一定的职业训练并获得职业资格的人来从事。这就决定了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就是对职业教育普及性、大众性的肯定,也是为达到普及职业教育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五、终身性
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一个人在一生中只有接受多次职业教育,才能不断地具有胜任各项工作的能力。
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包括职业意识、劳动光荣等最基三国战记诸葛亮
本的职业素质教育;进入初中阶段后,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既可以通过普通教育教学内容的渗透,接受初级职业教育和培训,也可以通过分流接受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进入职业社会以后,人们也必须根据生产、科技发展的需要,接受各种职业培训,以完善自己;当人们到达一定年龄,离开职业岗位,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职业教育内容和类型,以充实、完善自己,满足自己对教育享受的需要。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职业教育都有一个漫长的过去。职业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原始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产业革命前19世纪70年代
形式:学徒制
1.国外学徒制职业教育状况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世袭、家传、子承父业,养子制度,收徒传艺,行会学徒。
2.我国学徒制职业教育状况
(1)出现一批有名的能工巧匠,广泛收徒传艺,成为各个行业的祖师。
(2)他们在传授职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很注意道德修养。
二、学校职业教育的开创阶段
时间:产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形式:学校职业教育
1.国外学校职业教育创始状况
(1)背景:产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发展、新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并分化
(2)发展:资本家竞争的需要;  有识之士的倡导;  政府的支持等。
2.我国学校职业教育创始阶段状况
(1)背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发起洋务运动。以自救,在“自强新政”的口号下,办起了“洋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