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2期2021年4月
Vol.32No.2
Apr.2021
中原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怎么投放广告
文章编号:1671—6906(2021)02—0066—07
芦甲川
(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摘要:通过对河南六大产区木版年画活态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与国内其他地区年画工艺特征的综合对比,分析了河南木版年画的特点、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和面临的传承困境。概括得出:河南木版年画是中原大地人们审美观念的物化凝结,是华夏文明中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们审美愿望与信仰寄托
的物化形态。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对河南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进行论证,即丰富的文化内涵、久远的历史起源与传承、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地域分布与特点、与国内其他地区年画对比的文化异同、挽救河南木版年画传承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木版年画;民俗文化;审美愿望;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J506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issn1671—6906.2021.02.011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iving inheritance of
Henan New Year wood-block paintings
吕一丁LU Jiachua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450007,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six major wood-block New Year painting producing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and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ion of the technical features in wood-block New Year paintings with other area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history,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inheritance dilemma of this painting for
m in Henan province.It is concluded that Henan New Year wood-block paintings show the aesthetic concept of the people llv-ing in central China and they are the llving fossils of the folk culture in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embodying people's aesthetic desire and belief.The related six issues about Henan New Year wood-blockpantngsaredscussed nthspaper,namelytheculturalconnotaton,thelonghstoryoforgn and nhertance,current problems,geographcal dstrbuton and characterstcs,smlartes and
differences with such paintings in other places,and measues of saving and inheriting Henan New Year
wood-blockpantngs.
Keywords:New Yearwood-blockpantngs;folkculture;aesthetcdesre;lvng nhertance
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其特的聚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文化精粹与当地居民的聪明智
民间艺术,木版年画在当地有着数百年的文化传承,凝慧,成为河南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2016年,
收稿日期:2020—11—23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YS038)
引文格式:芦甲川.河南木版年画特点及活态传承研究[].中原工学院学报,021,2():66—72,7.
LU Jiachuan.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lving rnheritance of Henan New Year wood-block paintings]〕].Journal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21,32(2):66—72,77(n Chinese).
第2期芦甲川:河南木版年画特点及活态传承研究-67-
河南省出台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与活态传承,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把河南建设成保护展示和传承弘扬中华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
河南木版年画主要分为六大产区,其中朱仙镇和滑县是代表性产地。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重要一系,河南木版年画有着独特的精神信仰与情怀寄托。在河南诸多农村地区,“年画作为春节的重头戏,其人文蕴涵之深厚,民俗意义之鲜明,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深切,其他民间艺术难以企及。”]1]然而,随着机器印刷的出现,民间木版年画的创作工艺逐渐被淘汰,同时随着新农村的城镇化推进,木版年画中的诸多神祇崇拜也被人遗弃。作为一项古老的民俗文化,河南民间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与保护问题,成为目前急需关注的一个课题。
1河南木版年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河南木版年画的现状与研究价值廿怎么读
对老师的祝福语 简短河南木版年画主要分为两大派系:一是以黄河以南的开封和朱仙镇为代表的木版年画,主要辐射豫南、豫东和黄河两岸,以门神、神码和风俗画为主要内容;二是以黄河以北的滑县为代表的木版年画,以神像、历史画和祖宗轴为主要内容,作品辐射豫北、山西、河北等。黄河以南的木版年画创作工艺多为雕版套印刷,一幅画需要多版多制成,工序复杂。黄河以北的木版年画多为雕版印墨线,然后手绘设,往往为程序式生产,辐射较广。二者虽都为河南本土年画,但在地域信仰和工艺流程上却形成两大派别,各自有着不同的消费体。
河南木版年画有着独特的创作规律,多由画师依据传说和历史典故创作出来并逐渐推广,最终形成普遍意识,与当地人们的民俗信仰密切相关,并带有浓重的伦理道德与真善美的教化作用。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与文化更新,一些古老的民俗信仰、神祇崇拜逐渐被遗忘,木版年画的消费体越来越少,其创作工艺和制作技术也在慢慢淡出历史舞台。河南六大产区的木版年画几乎都处在一个需要被拯救和保护的发展现状,只有极少数纳入名录的传承人还在坚守着木版年画制作这一技艺。缺少宣传、文化挖掘和市场引导,是制约木版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客观上说,河南木版年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首先,它是中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河南及周边地区
人们风俗观念的价值凝结,是人们信仰意识的物化形态,在一定时期起到过重要的社会作用。其次,河南木版年画是始祖文化传承的活化石,诸多人物造像、历史典故都与上古传说息息相关,形成河南风俗文化的主要脉络。再次,河南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祥地,河南木版年画在国内、国际上都曾有过重要的影响,其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木版年画史的主要支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诸多的年画产地因不再生产年画而被历史遗忘,与当前国内其他地区木版年画相比,发展明显滞后。
在目前对河南木版年画的研究中,人们更多注重对图像的搜集与整理,而画册式的图本缺少对木版年画生成理论的诠释及学术研究与争鸣,尤其缺少对河南木版年画历史的挖掘与对活态现状的研究与梳理。当前,人们大多不再张贴这种手工制作的年画,一些古 老的风俗信仰与精神崇拜便随着文明发展逐渐消亡。但我们无法忘记,在过去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年代里,这些带有信仰寄托的木版年画,在河南大地上曾经起到过重要的审美凝结与精神慰藉作用,形成了人们普遍的文化认同和生命印记。由木版年画所牵引的那个年代和历史,急需我们去挖掘、整理和传承。
1.2河南木版年画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河南木版年画有着久远的历史缘起。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及天行贴子。”在《清明上河图》中王家纸马店门前的门神画“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清晰可辨,其与当地人们的习俗传统有关”朱仙镇年画即开封
年画的一脉所承”濮阳刘堤口村木版年画起源于宋代,到了清中期,题材已发展到三百多种,灯笼画、戏剧人物、扇面画、神像画是其主要形式”滑县慈周寨李方屯村的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朝初年,由韩氏远祖韩朝英创新改制,后广播四方,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新乡小杨庄木版年画起源于宋代中叶”卢氏县五里川木版年画起源于清初”河南各地的木版年画,都有着几百年的文化传承,大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在清代进入了一个兴盛期,且创立了多样的风格内容”
河南木版年画有着浓厚的精神信仰,其寓意主要体现在祈福、庇佑、平安和吉祥上,有着较强的现实性和目的性”在上世纪河南广大农村地区,都保留着供天神、灶君、先祖的习惯”滑县、濮阳、内黄的木版年画主要是神像画,常见的有天爷、灶君,其次是钟馗、火神、龙王、祖宗轴等,《七十二位全神图》是其主要代表”滑县的神像画在黄河以北影响较大,其先以雕版印线,
-68-中原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32卷
再施以彩绘,当地称该工艺为画轴,产品主要销往陕西、山西、河北、天津等北方农村地区,规格多以大中堂、小中堂为主,并配以楹联。黄河以南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多以门神、神码与风俗画为主,多套印,其门神最为著名,岳飞、杨再兴是其常见人物题材,多运用装饰与夸张的手法,人比马大、盆水载舟是其主要的表现原则。朱仙镇年画在印制尺寸上有大毛、二毛、中台、二边几种规格,且有文武门神之别。神码类年画多为单独画,不像门神左右对称,主要分为家堂画、灶君、天神、财神、
仙姑等,种类繁多。朱仙镇木版年画在内容形制上可分为“中天、中皂、中财神、大家堂、大龙牌、围桌、勒马、春秋、关财、贰天、大财神、小皂、小天、牛马王、场神、圈神、大钟馗、四魁、车棋、独坐、各种戏剧画卷等。”2]河南木版年画的印制规格、专业术语、雕版技术、题材内容与民间称谓在不同产区各具特,保留着各自的地域文化、创作传统与原生态性,这在全国较为鲜见。
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城镇化拓展,诸多传统文化正在失去它的生存境域。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承,木版年画的观念和信仰在当今时尚文化的推动下离我们越来越远。社会进步推动人们审美的转变,张贴木版年画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电脑制作和机器印刷的出现使传统手工年画失去了市场,其再不能成为养家糊口的生计。随着年画制作艺人的逐渐老去,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木版年画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随着时间推移,木版年画中的诸多神祇崇拜被人遗弃,在现实利益驱使下,这些流传数百年的古老技艺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作为一种民俗艺术,河南木版年画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烙印是不能被隐藏的,怎样保护、传承和发展木版年画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政策的扶持和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河南木版年画的六大产区都纳入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之列,但是由于缺少市场,无法规模生产,所谓的保护也只是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进行技术层面的坚守。缺少观念转变、市场引导和发展创新,是河南木版年画面临的最大困境。
2河南不同地域木版年画的特点、传承及与国内其他地区年画的对比
河南木版年画在省内有着广泛的分布,主要依托广大农村地区。除了朱仙镇年画历史悠久影响较大外,其他地区的年画大多默默无闻,早年因带有一定的信仰彩,很少受到正面关注。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河南省多个木版年画产地开始得到行业认可。
2.1河南不同地域木版年画的特点
目前有一定历史并曾形成产销规模的河南木版年画主要有六大产区,且都有着各自的风格特与题材内容。
2.1.1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
开封朱仙镇是国内四大年画产地之一,自北宋起就有文字记载。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对国内多地都有影响。朱仙镇年画为多版套印,主要题材是门神,其次为神码和历史风俗画,非遗传承人为郭泰运、任鹤林、张继中等。“朱仙镇木版年画到清代达到极盛,相传明清之际,朱仙镇及周围村庄的年画作坊达到300多家,年销量达百万张以上,远销全国各地。”3]朱仙镇木版年画线条粗犷,彩艳丽,多采用矿物与植物原料,久不褪。在刻版、套印和内容规格上,朱仙镇年画数百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业术语,如大毛、二毛、中台、马上鞭、小冥衣等,在河南其他年画产地则无此叫法,在全国木版年画行业方言中也是独一无二。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制要求每幅画6〜9个版,多施以暖,人物多为白脸、红眼皮,整版相为黄、黑、红、绿、丹、紫、蓝等,由于是套
印刷,其远比手绘图画更整洁耐看。作为一项传统文化,朱仙镇的门神年画引领着国内门神年画的发展走向,朱仙镇因此也成为世界研究木版年画的重要基地。
作为著名的文化遗产,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诸多的老字号,“天成(德)、天盛(德)为朱仙镇人尹氏家族经营。陈记、泰盛、彬记、广益振为李广亮、蔡学益、展振勃三人合伙经营。合营的还有二兴、二合、三义、三盛、均盛、朱镇、协力、万同、万通等。”⑷这些老字号作为当时的店名和招牌现在多已不存在了,但却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最重要的历史印证,也代表着中国木版年画的发展传承。
新世纪以来,全国性木版年画研讨会多次在开封和朱仙镇举办。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郭泰运、任鹤林二位艺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坚守住这门古老的技艺,任鹤林在开封成立了首家私人性质的“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张继中在朱仙镇组建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共同担负着弘扬、传承河南木版年画的重任。
2.1.2滑县木版年画
滑县慈周寨前李方屯木版年画是豫北地区年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明代,当前非遗代表人为韩氏后人韩
第2期芦甲川:河南木版年画特点及活态传承研究•69•
建峰”滑县木版年画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其先印后绘,素雅庄重,以神像画为主,尽管与朱仙镇很近,但互不干扰,各成体系,以李方屯村为中心,形成了年画创作的多个村镇区域,对北方地区影响较广”滑县木版年画在清代中期较为繁盛,曾远销东北三省、内蒙等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又进入一个兴盛期,此后繁荣不再”2006年,冯骥才先生调研滑县,才使得这一尘封多年的文化瑰宝重见天日,迅速引起行业关注。冯骥才在《豫北古画乡发现记:滑县李方屯》一书中曾言:“李方屯木版年画是中州大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是河南民间文化抢救的重大成果,是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贡献”5],对李方屯木版年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雕版工艺来看,滑县木版年画线条细腻匀称、转折柔和,多以长线上下贯通,在版式上均匀分布。“从绘画染上说,滑县木版年画追求的是红火、稳健、庄重、亮丽、明快”从内容上说,神像、族谱、戏曲神话故事等版式,几百年一成不变,这种情况在其他年画产地是没有的””6]滑县木版年画题材广泛,且将文字融入画中,神像画多配楹联,文字多取自《诗经》《中庸》《尚书》,又以鸟篆、象形为主,将信仰与德教合一,这在河南乃至全国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2.1.3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
刘堤口村是黄河金堤附近的一个古老村落,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以印制神像画而著名,寓意是驱灾辟邪、吉利喜庆,是农耕社会农村信仰的观念流传,非遗代表人为刘怀京”刘堤口村木版年画在清中叶鼎盛时期有三百多种,除了神像画外,还有戏剧故事、扇面画、灯笼画等,主要面向鹤壁、安阳、新
乡以及山东的曹县、菏泽等地区销售”当地人称神像画为“主”,过年家家必请“主”以保平安”刘堤口村木版年画题材多样,独特之处在于创作了诸多的自然神,如月神、花神、树神、雷神、虫王、床神、桥神、痘神、青苗神等,这些带有美好向往、幸福寄托的年画与当地生活习俗息息相关,这在河南其他地区年画题材中较为罕见”刘堤口村木版年画“线条质朴粗放,遒劲有力;情节概括简练,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⑴刘堤口村木版年画在制作工艺上主要分为四大步骤:一是起稿,由民间画师依据当地风俗和信仰先画样稿;二是修稿,把样稿拿给民俗学者或资深乡邻进行评价,依据意见进行修正;三是雕版,稿子确定后,将其拓印在梨木板上进行雕刻;四是上彩,经雕版印墨线后,再在墨线稿上绘以彩”在彩选择上,刘堤口木版年画主要采用红、黄、蓝、绿、青几大种,相对比热烈奔放,绚丽夺目,更能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近些年由于机器印刷品充斥市场,年画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少”为了传承这一古老的技艺,老艺人刘怀京、刘怀朝、刘新印等人成立了“刘堤口年画社”。2012年刘堤口木版年画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社”也成为宣传这一非遗产品的重要窗口”
2.1.4安阳内黄县李新张村木版年画
安阳内黄县李新张村是豫北地区极少印制门神的年画产地之一,也是套印与手绘兼有的年画的唯一产地,非遗代表人为李秋旺”李新张村木版年画可上溯到北宋,清中期印制规模较大,在题材和内容上种
类繁多,有文门神武门神之别”李新张村木版年画还首次创作出了“门童娃娃”,这在河南其他产地未曾出现”李新张村木版年画神像画题材主要有天神、地神、灶神、火神、农业神、观音等,同时还有佛教、道教和民俗等人物,以求驱邪平安、吉祥喜庆,配主要采用红、黑、黄、青、紫、二红等,追求鲜亮明快,热烈醒目”在工艺上,李新张村木版年画兼豫北、豫南之长,可多版套印,也可先印后绘”在创作步骤上,首先以梨木、核桃木为雕版材料,并锯成一寸厚木版;接着进行画稿,因诸神形象传承有序,后人不得擅改,故多为复制稿,少有创新;接下来进行雕版和印制,雕版讲究留黑去白,双面刻制,以节省木料,套印要刻5个版,以求相丰富”李新张村木版年画在选纸上也颇为讲究,天地全神要用黄毛边纸,其他为白纸,尺寸主要分三种:天爷、全神图为大画,需整张纸;黑旗老爷、保家姑姑等为中等画,一张纸可印5张;土地、仓神等为小画,多用裁下的边纸”李新张村木版年画注重简洁轻婉,强调装饰夸张,与河南其他产地的木版年画相比更加飘逸灵动。
2.1.5新乡小杨庄木版年画
新乡小杨庄也是河南木版年画的一个重要产地,产品主要辐射豫西北、山西、陕西等地,兴盛期全村几乎家家印制年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年画制作萎缩下滑,目前年画艺人仅有十余个,因缺少销路,也多不生产,非遗代表人为张同瑞,张同瑞也是唯一一个懂得整套印制技术的小杨庄年画艺人”新乡小杨庄木版年画起源于宋代,因古代交通不便,又远离京城,故缺少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化底蕴和雅俗共赏的艺术特,也不同于滑县和刘堤口木版年画的多元题材,数百年来一直缺少发展和创新。
小杨庄偏居豫西北,作为一项民间产业,其木版年画专于神像画题材,少有风俗、历史、节庆等内容,故而规模越显狭窄”从目前遗留的老版来看,新乡小杨庄木版年画数量不多,内容单一,
-70-中原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32卷
作为一项地域性的传统文化,亟待保护和传承。在小杨庄木版年画的题材中,张仙射狗、文武财神、天爷、观音、全神图比较常见,其民俗信仰主要体现在供奉祭祀、纳祥祈福、驱邪避灾等观念上,有着豫西北农村鲜明的人文情怀,保持着原生态的乡土气息。小杨庄年画与河南其他地区年画相比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即贴金,“张同瑞老人讲,神轴年画制作好后,人们买回去,还要在神像的头上、帽子上、衣饰上贴上金箔片。这个贴金片的程序至关重要,在当地人看来,神像只有贴上金片,才能成为真正的神,具有无边的法力,方能真正起到驱邪避灾的功能。”8]在工艺上,小杨庄木版年画与黄河以北多地年画一样先印墨线,然后手绘施彩,颜多以黄、红、青、蓝、黑为主,上时,线稿铺满墙面,艺人手端盘,逐层渲染。年画人物神态安详,彩丰富,古朴雅致,契合着当地人的审美特征,使小杨庄木版年画成为河南木版年画中的重要一系,2010年,新乡市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1.6卢氏县五里川木版年画
三门峡卢氏县五里川木版年画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早年作坊被称为“门神局”,在五里川大街设“中和老
店”,主要印制门神、灶神、天地全神等,有大小中堂、条幅等不同尺寸,作品远销山西、湖北等地,非遗代表人为张德琰。卢氏县木版年画最早由段氏宗族带到此地,兴盛于清中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再次进入产销旺期,此后盛景不复。而今段氏后人几乎无人再专此道,技艺却传至段家女婿张德琰身上。五里川木版年画在工艺上主要分为选版、磨版、绘稿、雕版、套、印刷等一系列步骤,工艺精良,线条匀称,彩多采用红、蓝、黄、黑、赭等系,对比强烈又沉稳端庄,无俗艳之气。卢氏县门神年画与其他地区年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留白底,多用红作底,显得吉利喜庆,加上人物衣服的蓝或紫,更显古雅与高贵;另一个特点就是画面上均有地域名称或字号,如“卢邑”“卢氏县”“中和恒”等字样,为宣传和推广自我产品的独家标志,成为区别其他年画的一个主要特征。卢氏县靠近长江流域,其木版年画风格既有南方年画的清秀细润,也有北方年画的浑厚粗狂,写意夸张,成为河南木版年画中唯一一家兼容多种风格的特技艺。
更河南木版年画的六大产区并非专指六个地方,而是以这六个地方为中心所形成的辐射区域。如朱仙镇附近的龙王庙、薛岩、赵庄等村也生产年画;滑县慈周寨附近的老店乡马兰集、八里营乡官寨、万古镇西双庄、东乔庄等村也印制售卖年画;濮阳县马刘庄村刘氏年画(瑞兴老字号)、内黄县东庄寨三流河村池家年画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汤阴县高汉村韩氏、秦氏年画,有“万兴”“君圣”“同盛永”等老字号传承至今,当地人称年画为“花袒”;安阳县永和乡苏奇村木版年画(灯笼画)也远近闻名;范县的何氏年画,属张秋年画的一个支流;西华县东王营乡南陶营村的周家口木版年画(仁和长老字号)已
传承六代,等等。这些规模较小的年画产地或作坊,都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风俗信仰、创作工艺与题材内容,有别于其他而自成样式,形成了河南木版年画的多样风格与脉系传承,并在一定时期兴盛发展,表达着一方百姓对幸福平安的期盼与渴求。
2.2同国内其他地区年画对比
除河南木版年画以外,中国的木版年画在地域特征与创作特上还有着几大分布,如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四川绵竹木版年画、河北武强木版年画,等等,这些木版年画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风格构成。河南木 版年画,北宋时期表现为官雅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的创作风格,到了明后期,开始以市井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流,对天津的杨柳青年画、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山东的杨家埠年画等皆有影响。河南木版年画技艺传播到其他地区后迅速与当地风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以地域为特征的种类多样、风格各异的木版年画。
2.2.1河南木版年画与杨柳青年画对比
河南木版年画,目前已形成了以朱仙镇和滑县为代表,其他各地为系脉的综合发展体系,构成了以朴拙意趣、夸张奔放、粗犷古雅、装饰写意为主体的风格。与杨柳青木版年画相比,河南木版年画多以神像、门神、族谱和戏剧神话人物为主,而杨柳青年画主要以吉祥喜庆题材为主。河南木版年画农村乡土气息浓厚,民间画匠意识和变形夸张的特征明显,是纯粹的乡村画,杨柳青年画更注重宫廷情趣
、市井喜好,其线条柔和,更接近中国画的技法,画味十足,版味寡淡。“虽然后来出现多套版,但是手绘上工序依然复杂精致,所以一幅制作完成的杨柳青年画作品通常精致细腻好似工笔人物。”9]河南木版年画主要是套印制和先印后绘,杨柳青年画则是半印半绘,印绘结合,往往在人物的头部和手部看不出版印的特征,主流绘画意识浓厚。河南木版年画的服务体主要是农村和农民,杨柳青年画主要围绕京津两地的市镇社会阶层,故在服务对象与审美层次上也形成差异。
韩国明星张紫妍2.2.2河南木版年画与杨家埠年画对比
与山东杨家埠年画相比,河南木版年画显得更加古朴粗犷、简练轻逸,农村农民的原生态文化浓厚。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