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
从幼儿园入小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准备的工作
1、学习时间不一样
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穿插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5~6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5倍,这是个很大的变化,婷爸认为很多孩子在这点上有所抵触2、生活制度不一样
幼儿园强调一日活动的五交替,所以,活动动静、强弱得当,适合孩子的特点。小学只有体育课,音乐课,活动课,据婷爸所知,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也才刚刚开始实施,而只有这些时候,才能让孩子动起来,所以,孩子一开始无法适应,自然就会坐不住3、(英语不过关!3写不出来了)活动形式不一样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活动,强调孩子的动手操作,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而小学有严格的大纲,教师要按教育计划严格实施,所以,以听和写为主,孩子就会觉得小学不如幼儿园,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不好玩,所以上课吵吵着要回幼儿园的就不奇怪了,呵呵。婷爸每年都有不少这样的事例遇到
4、师生关系不一样
小薰图片幼儿园里每个班级搭配两个老师,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可是在小学中,每节课都有课任教师,而且,有很多时间,教师是不在教室的,因此碰到了问题怎么办?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怎么办?这都得孩子自己去面对,去处理,不少孩子就茫然了
5、要求不一
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只要孩子吃饭、玩好,长得白白胖胖就满足了,当然这是少数。但一旦到了小学,父母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试要优秀等要求,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这样要求,那样要求,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因此,情绪受到影响
贴库另外,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园,空手离园,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得拖延,孩子也会不适应,哦,说错了,婷爸忘记了一年级是不留书面作业的,但没有书面作业并不等于没有阅读、想象等其它形式的作业啊,呵呵。应该说,约有60%的学生能在开学一个月左右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明确表明喜欢上学,而其余的40%则存在不同的问题,有的孩子说:在幼儿园里可以玩很多游戏,可有意思拉,
我喜欢幼儿园。有的孩子说:学校里的小朋友我都不认识,我想跟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在一起。因此,刚入学的孩子,上课坐不住,爱说爱动,体重减轻,郁郁寡欢,太正常了。只不过,一年级的老师可要辛苦了。
其实啊,这些并不仅仅是小学教师面对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家长要重视的,来协同处理的。因此幼小衔接,成了我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怎样才算幼小衔接好了呢?婷爸认为偶们要做好如下三个准备。一、做好入学前的社会适应准备1、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
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从而树立任务意识。
2、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上小学的孩子,成人关注、照顾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孩子自己照料自己,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如果家长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
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3、营造良好的入学氛围。孩子上小学,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除了在物质上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外,还要营造入学的情境,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或者“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4、激发正确的入学动机。
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家长也不能光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表面现象吸引孩子兴趣,还要通过参观、交谈、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和好奇心,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二、做好入学前的生理适应准备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在大班阶段,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6:30以前起床,8:30入园,下午4:00以后离园,晚上8:30就寝。暑假在家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
病娇文男主占有欲很强肉小说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2、培养孩子活动的坚持性
上小学后,孩子上课和完成作业,很大程度上需要较强的坚持性。一般,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时间为7-15分钟,小学的一节课时间为40分钟,所以很多孩子上小学后首先觉得上课时间太长,就会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要想让孩子坐得住,应从坚持性入手。①家长可以先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观察孩子坚持活动的时间;②再选择绘画、看书或孩子不太感兴趣的活动,观察孩子坚持活动的时间;③将两个时间的均数作为目标〔一般从10分钟为起始〕,家长与孩子一同玩〔开展〕孩子不感兴趣的一类活动,如果孩子坚持下来,可以给予小小的物质鼓励;④家长离开,让孩子自己玩不感兴趣的活动,并延长时间,成功了,再给予适当的小鼓励;⑤鼓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自己设定坚持的时间〔20分钟左右,小学的课中段有放松活动〕。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行走时不在马路上玩耍,会用钥匙开门,倒开水等。特别是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小便,做好课前准备再玩。三、做好入学前的学习适应准备
张嘉倪低调产子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头几天,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插曲:家长叮嘱孩子下课放学后早点回家,不要在学校或马路上玩,孩子竟然一节课后就背起书包回家了(学校监管不善):老师让学生回家写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五遍,孩子竟写成五花八门的格式,有三个字写三遍的,有一个字写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个字写满一页纸,有的孩子干脆一个字不写,不知道老师曾布置过作业演员方舒近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样扭转这种局面?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其实啊,答案有两个,往小了说,是老师、家长的要求过于笼统,过于抽象,缺乏具体指导(老师的问题)。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怎样做是认真思考?怎样做才能积极发言?缺乏实用的、操作性强的可行性指导。往大了说,是长期以来我们太重视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智力的开发了,忽视了习惯的培养,常规的训练,使得一部分孩子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悲哀,教育的失败)。
关于习惯的重要性,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一位世界闻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
人一笔,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
习惯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培养一个习惯就要坚持一个月,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抓,想不起来就不抓。培养习惯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著名教育家恩曼所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她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学者楚图南曾建议我们,培养学生习惯时应像老猫教小猫捕食一样,开始将比较容易的工作交给儿童做,使其体会到做事的成功和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让儿童伴随成功长大。2、提高孩子的语言说话能力和倾听的能力。
前文中提到,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一些孩子模模糊糊,甚至根本无所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孩子不会倾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薄弱。因此父母要孩子多交谈,交谈过程中,不要再有重叠词,如饭饭、觉觉等(婷爸特反对啊,纯粹误导孩子呢),语言要逐渐精炼、复杂。阅读故事时,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释,要让孩子能听过全文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词汇,多让孩子谈谈所见所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述方法。
在帮助孩子理解语言上,多布置任务也是促进孩子水平提高的一种好形式。家长要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由含一个条件的任务逐渐过渡到多重的常有多种指令的任务,为入小学对语言特别是任务性语言的理解打好基础。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小凳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养成认真听的习惯,时间长了,还会积极听,主动听。
以上所述,可以用林崇德教授的一句话来概括:家庭教育教会孩子学做人;学校教育教会孩子学知识。进入小学前做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教会孩子做人,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一个具有自理能力的人,一个有恒心的人,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能合的人。幼儿园入小学要准备什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