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分析及指导策略 内容提要: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安全需要的缺失和分离焦虑以及幼儿心理能力有限所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由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及幼儿社会角的转变造成的。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家长首先要带幼儿熟悉幼儿的环境,消除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入园指导;教师要为幼儿营造温暖、快乐的幼儿生活,运用教育技巧,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关键词:适应 依恋 焦虑 恐惧 正文: 由于幼儿身心稚嫩、适应能力差,绝大多数幼儿入园时都会不适应,通常表现为:哭闹、焦虑、不吃不喝、想家、发脾气等,种种不适应现象,不仅让教师、家长感到十分棘手,严重的还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孩子适应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幼儿入园不适应的诸多因素,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指导性策略,与家长和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一、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一)心理学分析 1.安全需要的缺失与恐惧心理 安全需要的缺失以及伴随而来的恐惧心理,是孩子不爱上幼儿园、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首因。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对幼儿来说,与亲人在一起是安全、自信的;而当幼儿离开亲人到幼儿园后,完全陌生的环境,让幼儿觉得原先的安全感突然丧失。由于安全需要的缺乏,伴之而来的是幼儿心理上的恐惧,这样就产生了幼儿对上幼儿园的抗拒。 2.亲子依恋和分离焦虑 亲子依恋是指幼儿对父母或其他扶养人表现出十分依恋、难以离舍的情绪。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和父母亲人朝夕相处,建立了稳固的亲子依恋的感情纽带。当父母在身边时,幼儿心情愉快,有安全感,能和别人正常交往。父母一旦离开了,幼儿立刻表现出悲伤情绪,有安全缺失感、受挫感和焦虑感,人际交往异常。亲子依恋越稳固,上幼儿园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就越困难。 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分离后产生的忧伤、烦恼、紧张、不安以及恐慌等情绪体验。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也是幼儿不爱上幼儿园的重要原因。因为幼儿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等的影响,他们初次离开亲人时很容易形成分离焦虑。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幼儿面对亲人离去而陷入分离焦虑之中,导致了幼儿入园适应困难。 3.心理能力限制 现代行为科学认为,适应是指个体以各种心理活动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调节,以便使自己能够顺应环境的过程。幼儿刚刚入园,就要面对诸如熟悉新环境、生活自理、自我服务、结交新朋友、培养新常规、学习新本领等一系列的新任务。这些都需要相当多的心理能力才能完成。由于幼儿年龄小,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尤其是大脑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之中,再加上家长的过渡保护,造成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适应能力较差。这也加剧了幼儿不爱入园的心理障碍。 (二)社会学分析 1. 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 入园前,幼儿是家庭生活的中心,独生子女更是如此,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和概念,对于集体生活感到陌生,这是幼儿不喜欢上幼儿园的重要因素。李白 行路难 2.人际关系的变化 家庭中,幼儿所面对的是与家庭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和相互影响是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的,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很高。幼儿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养育关系是不可取代的。而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交往对象发生了改变,无法延续家庭那样一对一的相对不变的关系。他们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生活,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 3、社会角的改变 幼儿在家中往往是所有家庭成员关注的焦点,在心理上有满足感和自豪感。而入园后,教师对所有的小朋友一视同仁,幼儿失去了那种“集宠爱于一身”、和“备受瞩目”的感觉,一下从“小皇帝”的位置上掉下来,心理落差大,因此,入园后有很大的不适应。 二、幼儿入园适应的指导策略 (一)做好入园的准备 1.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消除陌生感和恐惧心理。 家长可在入园前带孩子去幼儿园玩,感受幼儿园各种玩具的趣味性;参观幼儿园的活动室、休息室、厕所、大型玩具等设施,使幼儿对幼儿园有初步的印象,消除陌生和恐惧;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早操、游戏、活动情况,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兴趣,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准备;另外,还可以让幼儿认识班里的老师,结识幼儿园的新朋友,使幼儿入园后不感到孤独和无助。 2.扩大幼儿社交范围,减少幼儿对父母的完全依恋。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对亲人的依恋一方面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幼儿成长过程中接触社会的程度有关。幼儿如果平时较少接触家庭成员以外的人,较少参与外界的活动和接触外界的事物,在面对陌生人、陌生的环境时就更易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如,带幼儿到亲朋好友家做客、参加社区活动、经常到集体场所玩耍、多与陌生的同龄儿童交往等,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 3.培养幼儿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分离焦虑的产生与幼儿的生活能力差、不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适应幼儿园的要求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指导幼儿会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另外,注意创设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洗漱、按时睡觉等。 (二)运用教育技巧,逐步完善幼儿入园行为。 首先,入园初期,教师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规范要求。入园时,由于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幼儿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如果刚入园就要求孩子听讲时要坐好、喝水要排队、吃饭不挑食、见到老师要问好等,就会让孩子马上感到不自由,从而产生不喜欢上幼儿园的情绪。这时,教师应竭尽全力关爱每一位幼儿,尽量满足幼儿的要求,使幼儿切身感到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慢慢消除幼儿的担心和恐惧,使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要求。 其次,允许孩子暂时保留一些原有的生活习惯。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如挑食、霸道、自私、睡觉时喜欢抱着毛绒玩具等等,对此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包容和理解,暂且让幼儿保留一些原有的生活习惯,绝不能呵斥、鄙视,而要精心地照顾他们,等幼儿慢慢适应后,再帮助他们渐渐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第三,适当缩短在园时间。改变以往新生入园后,就开始进行全天生活的做法,在入园的前两周,对哭闹厉害的幼儿,可以尝试让孩子回家午睡,缩短孩子离开家人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适应的过度期,淡化分离痛苦,从而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 第四,组织活泼有趣的游戏,减少分离痛苦。 刚入园时,教师应组织幼儿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如:戴头饰做模仿动作;玩开火车、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拍皮球、手偶游戏等。总之,教师要不断变化游戏的花样,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忘记回家。有的教师感觉刚入园的孩子难以组织,任由幼儿自己玩,结果幼儿想家的情绪更严重,因为刚入园的幼儿缺乏主动性,也没有掌握基本地独立玩的技能。因此“撒鸭子”的做法不可取。 (三)家长的配合教育 幼儿能否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家长的配合教育与心理因素是关键。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 1.坚持每天送幼儿,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许因为一次的中断,就会前功尽弃。而且,送孩子时还要果断地离开,不要依依不舍,家长迟疑不走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妈妈还会带他走,这样很不利于孩子的适应。 2.及时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园表现,回家后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有一点进步家长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如果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要仔细问清原因,然后耐心地疏导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要吓唬幼儿,强迫孩子上幼儿园,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 3. 对幼儿园和教师的教育要绝对信任。相信教师能教育照顾好幼儿。要多给孩子讲幼儿园和老师好的方面,使幼儿从心理上接受老师。如果孩子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特殊照顾的,家长要及时告诉教师师,以便教师更好地照顾幼儿。 如何面对幼儿刚入园的哭闹现象 几乎所有家长最初送孩子进入幼儿园都要面对两大难题:哭闹和生病,被称之为“入园综合症”。对孩子来讲,入园综合症会在孩子对幼儿园的不安全感逐渐消除,对幼儿园的作息规则逐渐适应后自然好转,而家长们对孩子入园综合症的心理承受力和态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入园综合症的持续时间。 教师节节日贺卡因此,家长在幼儿园前不仅要调整好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一、入园前的准备 1、熟悉环境,诱发宝宝入园的欲望 一旦决定入园,年轻的父母就应该提前一段时间给孩子打打“预防针”。告诉孩子幼儿园及所在班级的名字,将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描述给孩子,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可以参加各种有意思的活动等等,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同时,妈妈可以提前带宝宝去幼儿园参观,看看幼儿园里漂亮好玩的玩具,翻一翻家里所没有的图书,认识一下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使幼儿园对孩子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2、物品准备 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孩子会有一定的安全感。可以给孩子带一两件他特别喜欢的玩具。 二、初入园第一周: 1、哭闹 2--3岁幼儿年龄较小,正是分离焦虑表现较明显的时期,所以幼儿园难免有哭闹现象。但孩子这时的注意力也容易转移,在教师组织活动的情况下,孩子的哭闹现象会有所好转。 孩子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直觉形象性,看到家长(不仅是自己的家长)又会想家,想爸爸妈妈,所以为避免增加刺激孩子的机会,家长送完孩子后即可离去。如果宝宝一哭,妈妈就妥协让步,很可能使宝宝形成习惯,久而久之,哭就成了要挟妈妈的手段,“反正妈妈舍不得我,我一哭,妈妈就会抱我”,孩子的分离焦虑不但不能很好的解决,反而有可能加重。 当然,对妈妈来说,听着宝宝的哭声走出幼儿园大门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想想小鸟总有一天要独自飞翔,如今的狠心只是为了让孩子的翅膀早一天坚强起来,所以,妈妈自己首先应克服这种与朝夕相处的宝贝分离的焦虑状态。 2、交流 一般来说,对于初入园的孩子,妈妈特别担心,回家后总是问长部短,这时妈妈们要注意了,尽量多说一些正面的,如在幼儿园里有什么高兴的事啊,和小朋友们玩过哪些好玩的游戏啊,讲一讲班里有意思的故事等。最好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想妈妈了。 本来孩子就觉得离开父母受了很大的委屈,再一强化,很可能使宝宝伤心备至,进而更对幼儿园产生逆反心理。 3、“我不去幼儿园” 初入园的一两个星期,孩子可能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身体不适,不愿去幼儿园。这时父母要密切观察孩子身体,情绪等各方面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给孩子请假,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坚决要求他幼儿园的态度,一般来说,幼儿园会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4、惊醒 周滨简历 初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梦中惊醒的现象。这主要因为孩子进入新环境,由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而赞成身体,心理上的不适应,家长尽量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使幼儿有安全感,引导幼儿发现幼儿园的乐趣,帮助他们亲近班里的教师和小朋友,对老师有信赖感。一般来说,随着幼儿对新环境的熟悉,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的。 三、入园后第一个月: 1、饮食 目前各幼儿园的食谱都是经过营养计算而制定的,但新入园幼儿可能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加上尚未适应幼儿园生活,可能会“上火”,所以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2、生病 一般来说,初入幼儿园由于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会造成免疫力下降,部分宝宝入园一个月左右,体重会有所下降,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病状,只要不是十分严重,均属正常现象,家园沟通,加强生活护理和幼儿心理的调试,会很快度过难关。 阿拉伯春宫图 四、家园联系: 对宝宝来说,进入幼儿园是人生旅途上第一次感受挫折的时期,宝宝心理,生理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时家园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妈妈们要尽量详细地与教师交流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力水平等,以便教师尽早地了解孩子,运用适当的教育措施,同时,也尽量详细地了解宝宝在园的生活情况,以便回家后有的放矢地对宝宝进行照顾。 总之,幼儿入园不仅是对宝宝,也是对家长的一次考验,细心的家长们一定要早早准备哟! 家长如何正确对待新入园孩子的哭闹现象? 幼儿园新生入园遇到的最普遍问题就是哭闹,这是孩子进入陌生的环境主要表现,同时也是令所有家长既心疼又无奈的问题.一般来说,新入园的孩子都会哭2个星期左右,当然也有适应能力特别好的孩子,只哭1到2天,甚至一天都不哭的也有,有的刚开始不哭,过几天也开始哭,不过也有个别,适应地较慢,这当然会对孩子身体不好,引起上火、感冒等。我们会发现有些幼儿当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刚刚还笑容满面,一会便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不愿呆在幼儿园等。有些当家长踏进教室门时幼儿便紧搂家长的脖子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门。这些幼儿在幼儿园表现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刚开始少言寡语等。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做“入园分离性焦虑”。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 对这种现象,我们给刚入园孩子家长提几点建议:1、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轻易答应。答应了就必须去做,做不到就很容易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以后孩子就不再相信父母了。2、要忍心,放下孩子交给老师就走。不要停下来哄,送孩子家长心里不好受,可是我们不可能呵护孩子一生。如果孩子发现大人也不忍心会哭的更狠,有时爱的多了就成了伤害。3、孩子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遇到事情家长及时主动同老师沟通。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孩子就能尽快适应环境。所以家长要和教师一起稳定幼儿的情绪,积极配合教师工作,让幼儿减轻入园焦虑.还有几种方法是比较可行的:每天按时接送,帮助幼儿养成天天入园的好习惯,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和班级的环境等等。经常用鼓励的口吻告诉幼儿:“你今天表现真好!你真棒!你今天只哭了一小会儿,对不对?” 孩子入园哭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家长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下面我就向您提出“三个不要” 。 1. 千万不要自己胡乱猜测孩子拒绝入园的种种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家长的担心很正常,但一定要理智的对待。泰国明星pong 2. 千万不能“心太软”。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吗?这时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今天逃一天课,明天逃半天课,这样你在不自觉中就在延长那个本身应该只有2个星期的过程,得不偿失。 3. 千万不要“粘粘糊糊”。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园时表现的太依依不舍,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在门口偷看半小时,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使老师的安慰稳定工作失效。 最后希望每个宝贝每天都能开心地跑入幼儿园。 |
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分析及指导策略
本文发布于:2025-01-19 19:2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幼儿园水上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 下一篇: 幼儿园的餐前餐后管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