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育儿理念: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沉淀多少智慧?
苏轼,是我们熟悉的北宋著名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文赋书画,样样了得,在当时可以称得上领袖级人物,而千年传颂下来的绝美诗篇,也验证了他的才情绝对一流。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一句诗文出自苏轼的《洗儿》,全诗为: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要想深入了解这句诗文的内涵,我们必须来了解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写出这样的诗句,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下得到如此的了悟。
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父亲苏洵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对两个孩子苏轼、苏辙都非常严格,苏轼也非常听话,80万字的《汉书》能倒背如流,渐渐地天才的特质也显现出来了。二十岁的苏轼一路开挂,经过层层筛选,一路过关斩将,第二年,在制科考试中拿了个百年第一,官职狂升,势不可挡,远近闻名。
其实过早的成功对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弄不好就是个陷阱,而苏轼的这种成功可不是一般意义的成功,可谓是大大的成功,成功到直接来到皇帝的身边。来到这个政治权力的中心,苏轼这个年轻人的锋芒,这个才子的疏狂和才华就招致了嫉妒和打压。
当家主母任雪堂死了没
天才还是太骄傲了,明知道皇帝支持王安石的新法,还多次上书表达反对意见。没有办法,皇帝把他外调到杭州。
得罪一些人还不自知,在杭州他尽力地表现自已,于是变法派的小人针对他发起了一场,就这样苏轼被诬陷进了大牢。
偏旁部首名称政治前途的断送,大牢里还倍受折磨,苏轼当时是连死的心都有了,没打算活着出来。
我们试想一下这个反差,刚才还是意气风发前途一片大好的年轻人,转眼就成了大牢里的政治犯,生死未卜……
从人生的最高点到人生的最低点(当时认为是最低点),像不像过山车?有多少人就这样被摔出轨道?还好,苏轼没有,苏轼好不容易没有被杀头,但他被贬谪到了湖北黄州,非常残忍,他成了一个软禁的犯官。
在黄州,他开始了他人生真正的内在旅程。
彼时,禅宗思想盛行,苏轼自觉地接受了佛禅思想并融会贯通,并将佛禅融入自己的诗作杀戮天使昔拉 莫甘娜
创作。在这一时期,他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人生真谛,而黄州这个小地方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去冥想和寻觅。他确实融会贯通了,在这一时期,是他诗作的鼎盛时期,千年流传的佳作就在这人生的低谷中完成,其诗作中的禅境超脱自在、超然旷达。我们看几句:删除页眉横线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背后的禅意就是世事无常,上一秒可能还雄姿英发、指点江山,下一秒就可能陷入绝境,淹没于历史长河……虽然世事无常,看他的诗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幻泡影,转眼即逝,但江月还是江月,还有不变的东西,这里其实寓意了他到那如如不动的真如本性。下面这首更加印证了他证悟的功夫。
建设银行个人网上银行怎么转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少女时代骂韩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句的禅意就是:我已不在乎外境,我已超脱外境对我的束缚,已境随心转…..是啊,死都死过一回,还有什么后怕的呢?接下来的都是向死而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分明就是空灵的一片澄明……
在这样的心境下,他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了,是他的侍妾朝云为他所生,虽然后来夭折了,
我想这样的诗应该是顺手拈来。且看诗句: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人,也就是世人,如果接着下一句的意思的话,这里的世人是不包括我在内的,因为后面的我的观点与世人相反。其实这里也就寓意了我已站在世人之上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出世之说,其实很明显他的思想已受佛学禅宗浸润,接下来一句:我被聪明误一生,这一句讲出了他对自已所受的遭遇作出了深刻的反省,他受佛学思想的影响,不可能不知道因果律,这种误一生的结果他认定是聪明的原因造成的,很多后人学者认为这里是苏轼在抒发自己的满腔激愤,借以讥讽当今的公卿愚且鲁,不是的,对于一个从死里逃出来的智者来说,把人生是看得相当透彻的,不可能还是愤青类的,禅宗是向内观的,传统的教义也会提到意识扩展的原理,一个扩张的、骄傲的、自我中心的人,一个潜在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人,一定会受到生命的克制。苏轼是反省到了这一点的,我被聪明误一生,这里的聪明,他认为是自以为聪明带来的性格缺陷,是头脑局限的自以为是,而在这句诗里他是站在大智的角度去观的,是高一个维度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平顺,不受到这种生命的反作用力的冲克?结论是'愚且鲁',这里不是指愚蠢,而是指性格朴实守拙、厚道,外人看起来愚且鲁的样子,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对别人构成威胁,周围的人自然放下敌意,从而人生一帆风顺。这种人的意识是内收的,不会锋芒毕露,
意味其人格也柔和、谦卑和无我。这样的人才会无灾无难到到公卿,公卿是指从参议至当时最高位的太政大臣。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思想是经过沉淀的,心里是满满的祝福与期望的,作为父亲,只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儿子,因此他写的这首诗应该是最真挚最实事求是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