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教案首页)古代建筑名称
课题:游于艺·乐学兴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时数:( 2 )学时,其中理论( 2 )、实验(0  )学时、
上机(0 )学时、其它( 0 )学时,其它是指:
教学目标与要求:
梦见龙卷风知识目标:掌握技和艺的区别,兴艺的好处以及修艺能够安身立命。
五指毛桃煲鸡技能目标:可以阐述游于艺的方法和要求。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修艺的重要性,同时能够通过鉴赏各种技艺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技艺的精妙绝伦。
教学方法设计: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技和艺的区别,可以阐述游于艺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使学生们认识到修艺的重要性,同时能够通过鉴赏各种技艺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技艺的精妙绝伦。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传统文化》
教具使用:ppt,课本,黑板,多媒体
课后作业
通过网络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总结他们身上都有哪些技艺精神。
教学反思
★Part Ⅰ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发言回答问题,并进行加分激励。2)完成课前阅读的学习,并思考一个问题:
你认为拥有一门精湛的技艺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Part II 讲解新课
第一节:修艺兴艺,强技安身
一、修艺以安身立命
安身是指生存和立足,立命是指精神的寄托
1.唯无技之人最苦,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最为痛苦,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技艺生存,近谈不上养家糊口,赡养好父母,远谈不上谋求天下公义,故而人应该有一技之长。
  讲解六艺分别指的是什么(礼,乐,射,御,书,数)以及百工指的是什么。
  2.片技即是自立天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千金总有散尽之时,而熟练掌握与运用一
项技能,哪怕再微不足道,人便可以凭借它自立于天下(举例:片技足安神论证该观点,同时让学生谈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几件国礼大有讲究
3.但求一艺之精,引用古代名人说过的话以及腾蛇与梧鼠的例子论证该观点。
二、兴艺而养气质王璐丹李光洁
  1.技艺可怡情,技艺的追求过程既是情感投入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的过程。(苏轼与东坡肉的例子论述该观点)
  2.技艺可厚身,技艺可以让自身的底蕴变得深厚。(陆羽与茶艺的例子来论述)
三、离道之技不称艺
1.技与艺有别,“技”可以称技术,技能,是能够做一件事的本领,而“艺”可以称为一种艺术,一种才艺,体现了较高的精神境界。(举例:欧冶子为国铸剑)
2.精湛之技可称艺,能够称之为技艺的必然不是浅尝辄止,停留在表面的技,而是精湛 之技,当一个人从精神上掌握了技艺的精髓,在对技艺的不断揣摩中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感
受到了思想觉悟和 精神状态的提升,这时候微妙的境界就出现了。(举例:钧瓷)
3.精湛之技不离道 ,能够被称为艺的精湛之技有精神的贯注,这种精神就来自于事之道的理解和把握,所以修技习艺还要回到道的思想中来(举例:赵襄王学御)
第二节:乐在艺中,道义并济
一、游艺必身体力行
1. 游艺贵在行,艺不能行则不能称作艺,故而游艺者应以行为先,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技艺的学习与实践之中。(举例:纸上谈兵)
2.行之长久,身体力行的修艺需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十年磨一剑”,持之以恒,才能摸出锋利的宝剑,掌握精湛的技艺。(举例:郑板桥画竹,王羲之练字)
3.苦游于艺,苦中得乐,人们能够从辛苦的游于艺过程中体会到全身投入技艺的快乐,所谓苦乐相伴才是一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举例:胸有成竹)
二、游于艺要用心感悟
1.全神贯注。(举例:老汉粘蝉)
2.得心应手。(举例:师文学琴)
三、游于艺必以道通艺
1.痴迷其中而超然于艺,游于艺之乐贵在要追求一种超越的态度,要能以如痴如醉的状态畅游于艺中(举例:王冕学画)
2.以道通艺,则可游于艺,学艺者先得大道,畅游其中必然能体会技艺中所蕴涵的正道,而不拘泥于艺的表面形式(举例:心正则笔正)
3.游于技艺之至乐
鉴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会中国古代人的智慧以及心灵手巧。
★Part III 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认识到技和艺的区别,修艺可以安神立命,修艺的好处,如何修艺术以及鉴赏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Part IV 课后作业
通过网络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总结他们身上都有哪些技艺精神。
林彦俊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