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流经的几个点:通州、天津、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
岁时旅行;庙会旅行
庙与祠的区别。
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地方志为主,民俗资料分七大类:礼仪民俗,岁时民俗,生活民俗,民间文艺,民间语言,其他等。
北京市《顺天府志》(一百三十卷.清光绪二十八年重印本)
P2
岁时民俗
农业种类繁多北京
.饮食
正月:1《水东日记》名曰“贺新年”。所食之物,如曰百事大吉盒儿者,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共装盛之,又驴头肉亦以小盒盛之,名日“嚼鬼”,以俗称驴为鬼也。
庙会
《北京岁华记》五鼓时,不卧而嚏,嚏则急起,或不及衣,日卧嚏者病也。不卧而语言,或户外呼则不应,日呼者鬼也。夙兴盥漱,啖黍糕,日“年年糕”。家长少毕拜,姻友投笺互拜。烧香东岳庙,赛放爆仗,纸且寸。东之琉璃厂、西之向塔寺,卖琉璃瓶盛朱鱼,转侧其影,大小俄忽。
男女
《宛署杂记》且至三日,男女于白塔寺绕塔。且至晦日,家家竿标楼阅阁、松柏枝荫之夜灯,之日“天灯”。
商业:《景物略》初三日至十七日,陈百货于琉璃厂,书画、金玉、骨董均设地摊,而火神庙尤甚,游人杂沓,名日逛厂
喇叭:《明宫史》初八日,弘仁寺打鬼。其制,以长教喇嘛披黄锦衣,乘车持钵,诸侍从各执仪仗、法器拥护,又以小番僧名班第者,衣彩冑,带黑白头盔,手执
彩棒,随意挥洒白沙,前以鼓吹导引,众番僧执曲锤柄鼓、鸣锣、吹角、演
念经文,绕寺周匝,迎祥驱祟。念五日,德胜门外黄寺,行亦如之。
饮食:《帝京岁时纪胜》初九日后,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商业(呈大流,物价依稀为贵)
《明宫史》“人家用粉糁(san米粒)、寒具馈送,遍市鬻之,五花帚(zhou)为号。宴席间尚王瓜、豆荚,一瓜之值三金,豆一金,点茶用椿芽、蒲笋,发之冰下。牡丹、芍药、蔷薇俱有花,较春时薄小,一瓶值数千线,贵戚、倡家插茉莉花。”
出游:
《宛署杂记》十九日,都人集白云观,游治纷沓,志马蒲博,谓之“燕九带”,或曰“阉邱”,
或曰“宴邱”。
P26《通州志》 十卷 清光绪五年刻本
庙会、城隍庙,游行P26 正月“元旦”,家设香烛酒果,拜天地、祖宗,出门贺节城隍庙中,自隔岁除夕至元旦,有庙场香会。“元宵节”,以果相馈。自十三至十六,秀彬全裸开球各庙鼓楼悬灯,放花炮。其演戏者,曰“灯戏”。男女各游街市观灯,日“走百病”,又曰“走桥儿”。自十五至三十,里二泗娘娘庙有庙场香会
庙会P27二月二日,为“龙抬头”。......用自初一至初三,各署土地庙演戏,祀神。
十九日,北坝菩萨庙有庙场香会
庙会、城隍庙,游行P27三月“清明节”,本州城隍盛仪仗、驺从出巡,赦孤。家各祀祖先,数日内各扫墓。有丧之家,三年内于春首戊寅日以前,祭新坟,俗谓“新坟不过天赦日”也。自二月晦日至初二,出庙有庙场香会。自十七至十九,杨富店娘娘庙有庙场香会。自二十七至二十九,东岳庙有庙场香会
寺庙会有接待功能P27
:四月八日,为“浴佛会”,遍以熟豆施入,谓之“结缘”。自初一至十五,宏仁桥娘娘庙、张湾广福寺即接待寺,俱有庙场香会。初八日,堂子胡同碧霞行官万缘庙会众,请天仙圣母神像,赴  山朝顶。十八日,草寺娘娘庙有庙场香会。二十七、八日,城内外四处药王庙有庙场香会。二十八日,北关九神庙有庙场香会。
庙会的“商业性”P27
五月初一日,本州城隍庙自四月晦日至初一,有庙场香会。里二泗娘娘庙
亦于初一有庙场香会。“端午节”,家以角黍相馈遗。插艾,悬符,饮菖蒲、雄黄酒,制五线系儿女臂以避毒。演龙舟于运河之中以为戏。十三日,为“关帝诞”。自初一至晦日,王恕园关帝庙有庙场香会。陈积百货,互相市易,演戏,礼神,游人杂沓。
六月六日,曝衣。十七日,俗称为“本州城隍诞”,有庙会
七月七日,为“女节”。用盎盛水曝日中,水面生膜,投以小针,谓之“丢巧”。十五日,家各祀祖先。本州城隍盛仪仗、驺从出巡,赦。各处作佛事,放河灯,超度孤魂。各庙作“盂兰会”。
八月十五日,家设瓜果祭月,以月饼相馈遗。
旅行九月九日,蒸粉面,置枣、栗其上,曰“花糕”。间有采菊载酒登登高者。(旅行者)
刘一含个人资料十月初一日,本州城隍盛仪仗、驺从出巡,赦孤。家各祭祖先,裁纸为衣焚之,曰“送寒衣”。初八,相传为“本州土地诞”。初七至初九三日,于士地祠内演戏,张灯,游人云集
《天津卫志》(四卷.民国二十三年易社校印清康熙十三年本)
P41妇女游
正月“立春”食萝ト,谓之咬春”。......“上元日”,通衙张灯结彩,放花炬。妇女游,日“走百病”。作粉丸食之,曰“元宵”。
三月“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妇女上坟扫墓,标楮钱焚化,增新土于冢上,陈祭品哭新鬼。
P41农桑业开始的时间
四月初八日,“浴佛”之期,邑人(都城之人)就农桑业
P42
(手工业)六月六日。曝晒书帙、衣服,造曲、造酱,饮豆汤,食面。
出游 七月七日,女子设瓜果祀织女,“乞巧”。十五日,荐祖先,各庙修“盂
兰盆会”,放河灯、路灯
九月九日,登高寻菊
饮食 十二月八日,食腊粥,以米、豆、枣、粟杂煮之,曰“腊八粥”。兼饲贫。二十四日,相传灶君朝天,设糖果而饯之。“除夕”,多嫁娶。易门神,换桃
符,插芝麻秸于壁。辞岁,祭祖。祢,条品较常丰盛。家人设酒守岁。
《天津府志》(五十四卷.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跟前面的习俗一样
P43青县:
农耕时间:正月“元旦”,祀神,更相贺岁。“立春”,鞭土牛,帖宜春,啖春饼,饤春盘。朋友圈拜年文案.....
.二十五日,“填仓”。下旬入学,民始耕
二月二日,引龙。社日乡社祭先农。“春分”酿酒,冰泮取鱼。
岁时出游:三月三日,祀真武庙、三皇庙。“寒食”,墓祭,树秋千,放纸莺。“清明”,祭墓,插柳,看花,踏青,挑菜。“谷雨”,禁虫竭。二十八日,祭东岳庙。
四月四日,酿酒。八日,“浴佛”。十八日,祭泰山祠。二十八日,祀药王庙
五月十三日,祀关帝庙。夏至,食麦粥
九月九日,登高,泛萸酿酒。
P44南皮县
正月“立春日”......“元宵”,蒸麦面为小灯百余盏,燃之中庭,凡家之灶陉、井臼、户雷、阶栏,各置一盏。市巷箫鼓喧填,为火树高吐数丈,张挂花灯,或各以意象作诙言隐语相弹射,谓之“灯谜”。游人观赏至夜分不禁。十六日,结伴游寺庙,登阁,走桥,日旰始散,谓之“遣百病”。
(重阳)九月“重阳”,以面觞蒸糕,谓之“菊米糕”。新酿黍酒,谓之“菊花酒。邀宾观菊,插茱萸。出郊野饮,谓之“登高”。
P45盐山县
正月“元旦”,夜半子时,长幼皆起贺岁,食馄饨。味爽,亲戚党里交拜。履新即日祭墓。迎春日,啖春饼,观土牛,结彩楼以以导芒神。十三日,悬灯干门。二十五日,“填仓”。
三月“清明"前一日,日“寒食”。妇女架秋千。“清明日”,扫墓陈祭,哭新鬼。士夫挈壶郊游,折柳踏青。
P45庆云县
正月“元旦”,夜半子时,长幼皆起贺岁,食饺子。亲友交拜,祭墓。元日阴晴天,卜岁丰歉,晴主丰,阴主歉。“立春”,送土牛,啖春饼,游东郊。
手工业P46三月“清明”前一日,为“寒食”。祭墓,增土,挂纸钱。是日,栽柳,踏青,戏秋千。“谷雨”,书符曰:“辰逢谷雨商山伯,莫教青奴枕席来。”妇女理蚕。占侯初一、初二雨,主岁饥。月终作政瑰饼。
商业p46四月八日,“浴佛”。十八日,西山会场,商贾骈集。占侯初一、初二
雨,麦疸黄。雨后分菊。
六月六日,农家挂纸饯田间,曝书帙,晒衣服。占侯此日雨,杀虫。初伏,食面三伏,作豆豉、面酱。占侯三伏无雨,莫种麦;淋伏头,旱伏尾。
P48《天津县续志》(二十卷・清同治九年刻本)
世界童话故事正月元日至初五,不以生米为饮,谓之“忌破五”。“上元节”,通衙张灯结彩,放花炮。诸寺观作“天官会”。
P48商业、杂剧:三月初三日,文士祀文昌帝君于城西庙中。凡贫民之拾补缀者,皆集以其所,检字纸送入庙中;是日酬以酒食,坐诸两廊伏待之。“凊明日”,迎城隍神于西郊,赦辜。以是日风为久风兆。二十三日“天后誕辰”,预演百会,俗呼为“皇会”。十六日,曰“送驾”。十八日,曰“接驾”。二十、二十二两日,辇驾出巡先之以杂剧填塞街巷,连宵达旦,游人如狂,极太平之景象。
P48庙会旅行者:四月初六、初八两日,府县城隍神出巡,赛会如前。二十八日,“药王诞辰”。自二十日始,各庙赛会者,二十五日河东,二十六日杨柳青,二十七日城西。有因亲病立愿者,是日以红布裹胫赤足,右手燕香,左手携砖,匍匐翻之,自一步至五步望庙而拜,名曰“拜香”。其香火最盛者,则距城三十余里之峰山。
P55食:
食:津门人处五方,其食欲虽性有所不能强同,但津门究有其特殊之食品。春有蚬(xian)、蛏、河豚、海蟹,秋有螃蟹,冬有铁雀、银鱼、黄芽、白菜等,至青鲫、白虾,则四时皆有,盖地域使然也。兹就意想所及,更录常食之品
如下:杏仁茶、炸银鱼、填鸭、炒山楂、山楂糕、炸冰核、扒白菜、白干酒、烫面饺、炸比目鱼条、酸沙紫蟹等。
民国
P71
日本恐怖片排行榜前十名
上衣曰衣,下衣曰裳。孔子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诗》曰:“彼其之子,不称其服。”故衣者,为吾人生重要之表现。其大别有四:(一)阶级:《尧典》曰:“车服以庯。”古时未有命者不得衣文锦。古人衣服之制,以为人行谊之表证。欲使贤、不肖知耻而自勉,惟寓惩劝于日用寻常之事,收效最易耳。周扬青怒怼诽谤内容吾邑,明制稍有区別,清制惟公服有定制,民间便服则无分贵贱,富有者以时尚为转移。公服大抵以帽顶、补服、朝珠、端罩之颜、花样、质料分别之。字繁不录。(二)式样:明朝尚宽大,至清朝顺治二年,剃发之令下,且云:“衣帽装束悉从本朝制度。”由是,宽大之衣裳,一变而为瘦窄矣。然人民相传有“生降死不降,男降女不降,老降幼不降”之说,故生从时服,死虽古服无禁,女子、儿童古服均
无禁。迄至民国之今日,衣服更漫无限制矣。(三)名称:吾邑最普通之冠制,一曰便帽,一曰毡帽。便帽皆黑,六瓣合缝,缀以檐形,如覆碗,创于明太祖,盖取六合一统之意也。质料有布、有缎,上有结红或青,居丧者用布结,白。毡帽系洋毛制,国产一名毡帽头,可护脑,有时防险。《唐鉴》:李师道所养刺客,刚杀武元衡于靖安坊,又入通化坊刺裴度,伤其首,因度所带毡帽厚,得不死。至于妇人衣服,近年尚有今则绝无者,一曰“氅”,其制如公服之外套;一曰“云肩”,即古之诃(he)梨子也。诗云:“蝤蛴
领上河子”是也。其余:马褂,往年大襟现对襟,套裤、背心(即半背,俗名坎肩)亦少。(四)颜及质料:大抵春夏尚白,秋冬尚黑;男尚素,女尚丽。中下之家,新妇则尚红。至于衣料,以国货为最,布匹多来自高阳及天津。其次则洋布,绸缎甚少。现有麻织品,光泽甚美,惟不耐久,多系舶来品,稍经济者不用也。又吾邑未能免俗者,鞋为践踏泥秽之物,除农人外,鞋料必优美,式必趋时,或皮、或缎、或呢,价昂亦不借,有人讥为“小人下达”,此风亦难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