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施 民 俗
傩 戏
傩戏,是主要流行于鹤峰全县及与之毗邻的恩施市红土、三岔一带,是当地众藉以酬神还愿时演唱的戏,故称“傩愿戏”。其流传历史较古老,距今已有7代传人300多年历史。
傩戏演出班子称坛,班主称掌堂师,因表现形式是以祭祀仪式为载体,以酬神还愿为目的的表演,故表现剧目多是与所谓“天地水火”神相关联的历史故事或传奇故事。如《孟姜女寻夫》、《柳毅传书》等。其中,以孟姜女的故事最多,有“孟姜女不到不勾愿”之说,孟姜女也即成了傩戏中美丽的神灵。
傩戏音乐主要由正腔和小调两大类组成,有平调、怨调、神仙调等。正腔类唱腔粗犷朴实,小调类欢快流畅,民歌风味浓。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人声接腔,音乐气氛十分热烈。
傩戏发展到近现代,用以酬神还愿的渐次稀少,而代之以傩戏剧团(业余)形式出现并参加舞台表演。音乐伴奏上加进了胡琴,演员上也出现女演员登台,傩戏逐步步入舞台化,因而也为现代观众乐于接受和喜爱。
哭 嫁
当女歌手变成泼妇女儿出嫁之前哭嫁,是恩施州土家族古老而独特的婚俗,因其哭嫁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故称之为“哭嫁歌”。
土家女儿从开始懂事之时起,就跟随母亲和祖母学唱“哭嫁歌”,有时在闺房中由母亲教唱,有时在火炉旁由祖母带唱。随着时光的流逝,女孩儿们渐渐长大,“哭嫁歌”越唱越多,少则会唱百余首,多则会唱数百首,聪明的女孩还会自编自唱。为了在出嫁时“哭嫁歌”唱得多而且好听,女孩们平日里在山中砍柴、田间劳动、井里担水、溪边戏水、草场放牛时,都不断地练唱“哭嫁歌”,缠绵的歌声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声在山川中久久回荡,使人着迷。
女孩长大后,在出嫁前数日,半日甚至一月前开始哭嫁,或独自一人哭诉,或亲人围坐陪哭,有哭祖先、哭爹娘、哭哥嫂、哭妹、哭媒人、哭自己的,有哭家乡、哭朋友的。其哭声时而低沉,时而悲切,时而高昂,时而欢欣。所唱“哭嫁歌”的歌词多是长短句,也有五言、七言句子的。如:“一更里哟哭悲声,爹娘为儿操碎心,小来愁的长不大,长大又愁定终生。二更里哟哭伤声,哥哥为妹费了神,孝敬父母抚弟妹,火把照路后人行。三更里
哟哭泪声,小妹人乖靠引,吃个粑粑分两半,妹情深难离分。”又如:“我的爹,我的娘,你的不肖女儿,象香炉脚下的一堆纸灰,大风一吹纷纷起;象山上的鸟儿,长大离娘飞,一无歇枝,二无窝归,今日飞去何日回。”再如:“悖时媒婆娘,象根拄路棒,拄着过河去,甩在河坎上。”等。
出门前夜是哭嫁的高潮,从山寨里推出九个漂亮聪明的姑娘与即将出嫁的姑娘陪哭,称“陪十姊妹”。陪哭开始,一个姑娘领头唱起五句子开台歌:“石榴开花叶儿翠,当堂坐的十姊妹,大家劝我起歌头,开个口儿带姊妹。”接下来便正式陪哭,有独唱、对唱的,还有轮唱、伴唱、合唱的,简直象一场彩缤纷的赛歌会。所唱的“哭嫁歌”主要有“十劝”、“闹五更”、“双逗趣”、“探歌”、“劝嫁歌”、“出嫁歌”。歌词多是祖辈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的。如:“一劝,孝双亲,人人都是父母生,耶,养儿要报父母恩。怀胎十月才临盆,娘奔死来儿奔生。二劝,要勤快,吃穿要靠劳动来,耶,人勤地勤家生财。一个早工打捆柴,三个早工做双鞋……”等。次日,迎亲的队伍来了,姑娘高声哭道:“小小树儿难分杈,女儿难舍爹和妈,不被不穿也不搭,不出家门不出嫁。”此时,爹妈、兄嫂和山寨里的妹们都围上去轻言细语劝回。姑娘方才无可奈何地停止哭诉。阿哥走拢来,将阿妹背起,向外走去,送妹上花轿。顿时久等在外的新郎倌和迎亲的人们欢呼雀跃,鼓乐大作,
簇拥着坐着新娘的花轿向新郎的家里走去。
“哭嫁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植根于民间的特有传统文化。但是,在解放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地方已日渐消失,目前只能在偏远的土家山寨偶尔可以听到“哭嫁歌”的歌声。
撒尔嗬
跳丧舞,又名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恩施州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早在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就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这种习俗经过不断传承,逐步演变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跳丧舞。当地土家族死了老人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故民间有“人死众人葬,一打丧鼓二帮忙”之说。其舞蹈因地域差异有所不同。以巴东县为代表的跳丧舞为“灵前舞”,两人或四人对舞于灵前,由掌鼓者指挥和领唱,舞者闻声起舞,围观者跟着合唱。舞蹈动作有“四大步”、“待尸”、“滚身子”、“幺姑”、“叶儿嗬”、“摇丧”、“燕儿衔泥”等20多个类型。舞者双膝不断上下颤动,胯部左右摇摆,有时大八字步蹬着前行。舞蹈造型有颂扬前辈武勇功勋的,有表现人们劳动生产形象的,有模仿飞禽走兽的。有的动作粗犷、豪放、刚劲有力,有的动作活泼、流畅、节奏明
快,有的动作轻松、柔缓,富于抒情。以来凤县卯洞为代表的跳丧舞为“绕棺舞”,掌鼓者唱开台歌后,领着四至六名手持各种打击乐的舞者,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合着歌声绕棺舞蹈。舞者身体略微下蹲,走“花步”,穿插前行,故“绕棺舞”又称为“穿花舞”。舞步轻盈,动作优美,极具观赏性。此外,咸丰县大路坝一带的“开血河舞”也是跳丧舞的一种类型,端公鸣金颂经后,挥舞长剑,绕棺舞蹈,步伐刚健,动作有力,故又称为“剑丧舞”。
恩施州内的跳丧舞源远流长,形式多样,表现力和观赏性强,不失为土家族的艺术珍品,是恩施土家族文化的奇葩。
如今,跳丧舞已逐步从丧葬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颇具观赏性的土家族众性舞蹈。长阳的“巴山舞”也是以跳丧舞为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在全国颇具影响。
女儿会
索尼a6300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阴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届时,以年轻姑娘为主,也有已婚妇女前往参加,通过对歌的形式寻对象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2011福建高考作文
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都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
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
清朝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朝廷对恩施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清湖广总督迈柱在雍正13年奉清雍正皇帝在施南实行“改土归流”,第一任鹤峰知州毛峻德颁布四条
鄢颇梅婷禁令,其中第三条规定:“闺门之教宜先,旧日民间子女,男女混杂;廉耻不顾;毋令与男子同坐,以礼约其身。至于选婿,祖父母、父母主持之,不必问女子愿意否。……一经聘定,终身莫改”。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市年年都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形式之一,是土家族山民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的一种舞蹈,土家语称“舍巴”,汉语称作“摆手”,主要流行于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地区,跟清江流域的土家族的跳丧舞形成鲜明的对比,故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
相传古代覃氏在东门关伐一异木,沿酉水流至漫水生根复活,其子孙常舞于树下,形成以后的摆手舞。据考证,摆手舞是在土家山民打猎归来、丰收之后、打仗凯旋归家时,以舞蹈庆祝丰收和胜利,经逐步演化而形成的。
很早以前,跳摆手舞的时间、地点不固定,凡有喜庆之事,就地蹈之。清顺治8年,在酉水河东舍米湖修建摆手堂后,才有固定的跳舞地点和时间。从此,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就成
为摆手舞节,在舍米湖举行盛大的摆手舞会。土家族山民聚集在摆手堂前,在“梯玛”(土家语,即土老师)主持祭祀仪式(即向土王拜年,祈祷平安和丰收)后,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都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围圈而跳。舞蹈时,由一人习鼓兼鸣锣,众人随鼓点进退而舞。舞者手与脚成顺向同时动作,两人相对,踢踏摆手,扭腰旋转,刚健有力。舞蹈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旋转摆”、“三步半小摆”、“叉摆”、“望月摆”、“横小摆”等,有“大摆”和“小摆”之分。每舞一周或数周交换一套程式,把许多动作连贯起来,构成具有完整情节的段落,套套相连,环环紧扣。如“生产舞”的动作包括耕田赶牛、播撒谷种、扯秧拔苗、薅秧锄草、打谷挑担、扬谷筛米等动作,将整个生产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摆手舞的内容丰富,除反映积肥、挖土、下种、薅草、插秧、割谷以及纺棉花、织土布等内容的“生产舞”外,还有表现古代打仗凯旋的“马前舞”、表现在宫廷朝拜土王的“饮宴舞”、表现狩猎生活的“赶仗舞”、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表现动物活动的“水牛打架”、“公鸡打架”、“犀牛望月”、“鹤鹰闪翅”、“跳蛤蟆”等。
如今,来凤县河东还保留着地道、原汁原味的跳摆手舞的习俗,每逢摆手舞节,身穿土布长衫、头缠青丝帕的男子和身着土布服饰的女子,汇集于摆手堂前,尽情地欢舞。来凤县城也修建有“神州第一摆手堂”,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摆手舞节日盛会。
肉莲湘
莲湘舞,在全州各地广为流行,表演者手握一根三尺长并安有铜钱的竹杆。用竹杆两头,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腿、手、肩、背等部位,旧时多为乞讨谋生而打,现为娱乐性众舞蹈。
利川还流行着肉莲湘,表演者徒手赤背,两手有节奏地拍大腿、手、肩、背、胸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别具风格,趣味无穷,表现了土家人的粗犷性格。传说,肉莲湘的起源与城隍菩萨有关,农历5月27日是城隍菩萨的生日,5月23日是城隍菩萨巡视民情的日子。这一天,山民画上花脸,扮成小鬼打扫街道,并沿门挨家欢喜跳跃,以手击于周身有节奏地拍打助兴,是不持铜钱竹竿的“莲湘”,故名“肉莲湘”,渐次发展成舞蹈。肉莲湘即取于用手拍打,噼啪作响之意。
>火车票售票时间>黄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