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应用社会学专业《农村社会学》
1、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阐述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答:农村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民的社会化,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发展的科学。作为一门研究农村社会的专门学科,学习和研究农村社会学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为深入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奠定理论基础。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具有传统社会的特点。而中国由传统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过程,主要是由农村体现出来的。从农村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农村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就是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如何逐步地经过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实现“传统农民的终结”,逐步由传统的“乡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
    2)为正确认识和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长期以来,将农村的发展归结于农村经济的增长的理论认识的片面性曾带来不少的消极后果,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将引导人们全面、系统、综合地看待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优化整合,从而加速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3巡回检查组演员表)有利于深刻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根据农村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 “三农“问题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提示我们随时注意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4)有利于深入认识和实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关注人和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要注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使我们懂得如何实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贯穿农村社会学的一条主线,也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落脚点。
2、何为“三农”问题?新“三农”与老“三农”有什么共性和个性?
答: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共性:“新三农”和“老三农”,内容一样,都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底层,人口占绝对多数。农村是农民聚居的地方。社会主体、弱势人、贫穷落后,构成其基本特征。
个性:(1)时代背景和农业体制不同。“老三农“指的是建国以后,土地实行承包制以前的“三农”即是人民公社时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一大二公”农业体制下的“三农”;“新三农”则是指实行农业大包干后,社会经济发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农”。
    2)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不同。“老三农”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解决“老三农”问题,在当时就是解决广大农民乃至全国人民温饱问题;解决“新三农”问题,是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致富达小康问题。 
    3)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不同。解决“老三农”任务在基层,是实践问题,只要支持广大农民首创精神即可;解决“新三农”问题,就不单纯是发展农业生产问题,是系统工程,是宏观决策问题,是大力度工作。其中心任务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别。
3、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怎么形成的,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党的城乡政策有着内在的渊源。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发展状况,如何迅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我们党选择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走“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发展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党在城乡政策中,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逐渐出现城市与乡村对立、工业与农业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被人为地分割成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两类不同的身份制度、两类教育制度、两类就业制度、两类公共服务制度等,不仅导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日益扩大,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公共服务水平过于悬殊。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障碍,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深层次矛盾的症结所在,更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艰难之处。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4、我国农村人口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英语数字单词
答:(1)历史原因。一是人口基数本来就大。二是政策的失误,导致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最高的时期。
2)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口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
32019书荒了求高质量小说受传统生育价值观的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孙多福”等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4受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劳动力的多寡对家庭的生产运行及经济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造成了一些落后、贫穷的农村出现“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低劳动生产率”的恶性循环。
5)受制度性差别的影响。 城乡二元化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悬殊极大,农村人口老龄的速度又极为迅猛,目前普遍只能指望传统的低层次的家庭养老保障,农民便把养老寄托在子女身上,也体现在生育行为上。
6)贫困和低文化层次与生育关系密切。
7)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农村的控制力还是较弱。
5、你认为我国农村人口问题中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答:人口出生质量问题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包括先天痴呆、残疾人较多。我国目前有6000万残疾人口。先天痴呆原因较多,在贫困山区存在地方病多发和近亲繁殖,先天、痴呆傻人很多的情况。就全国的情况看,在身体素质方面,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种先天缺陷者3 000万人,每年出生的婴儿中有生理缺陷的达85万人。 尽管中国进入了低生育水平的人口再生产状态,但受人口惯性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里,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如果人口的出生质量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亚健康出生的人口数量还会不断累加,成为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由出生人口质量导致的人口素质问题的严重性决不亚于人口数量的压力。所以,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研究出生人口质量,积极探索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对策,对提高中国人口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6、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婚姻家庭有何特点?
答:(1)农村婚姻自主的程度提高,通过自由恋爱成婚的增多了。(演员朱墨2)农村的婚姻家庭关系比较融洽和稳定。(3)在现代农村婚姻中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气息。(4)在农村婚姻中还残留着一些陋习,甚至违法的现象。(5)农村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多。(6)农村家庭功能主要是生产、养老和教育,农村家庭成员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大于城市。(7)一些农村家庭中大男子主义、家长制残存,家庭暴力盛兴。
7、就我国农村性别比偏高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1)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特别是农村男女比例数值的偏高,将是今后中国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是重男轻女观念、社会保障尤其是农民的养老保障不健全,B超、染体检测等现代技术以及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普及和滥用,为一些人选择性别生育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还珠之才女皇后    2)人口结构的失衡,不利于构建稳固的家庭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3)对策:首先,必须从农民思想观念上改变性别歧视问题,培养男女平等的生育文明观念。其次,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增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在农民充分具备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社会问题。第三,在农村地区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完整的法律体系,确保生育女孩的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在法律上应加大力度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行为和由性别歧视引发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有效减小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值,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8、你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农村宗族活动复兴的问题?
答:(1)如何看待宗族的复兴或重建,关系到国家政权对基层社会的控制问题,关系到民族文化的评价问题,也关系到社会转型及现代化问题。应有分析地、辩正地看待宗族问题,避免简单化。对遍及各地的宗族活动,关键是怎样引导,才不致走样变味,阻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关键的是,地方政府怎样扬长避短,用科学的思维、务实的方法,让宗族组织和宗法礼俗这个传统文化产物为农村现代化政治、经济等各项实践更好地服务,而不是起到破坏的作用。
    2)农村宗族组织是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复苏形式,其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对农村基层社会具有一定的整合作用,如组织生产互助、承担部分社会福利工作和公益事业等;另一方面消极作用十分明显,如妨碍组织社会化,分散政治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组织目标,培养和强化人的狭隘家族观念、乡土观念,限制村民的法制、民主、科学观念等。
    3)农村宗族组织,作为村民自治中的民间力量和民间利益,在多年被轻视忽略乃至打压之后复兴,应重新考虑和审视。在宗族复兴的背后,所暴露出的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新文化的缺失也许更值得关注,这比对宗族褒贬兼之的探讨更具操作性和紧迫感。农村社区文化匮乏、农民精神心理迷惘,使宗族有了生存的土壤。从这个角度说,地方政府在引导农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尚须加力
9、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有哪些类型?如何划分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给闺蜜的神仙备注
答:组织有正式与非正式组织之分,所谓正式组织是指政府按编制和法律规定而建立的组织,其余民间自己的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按照这一标准划分,我国农村基层的正式组织包括:(1)政治组织,包括政党组织和政权组织;(2)村民(居民)自治组织,乡以下的行政村、自然村设有村民自治委员会和村民小组;(3)经济组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先后出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股份制经济组织;(4)事业组织;(5)团组织。农村基层的非正式组织包括民间自己组织起来的宗族、宗教以及各种会、社、团体等组织。
    此外,农村的社会组织还可分为普通和特殊组织:普通组织包括农村家庭、农村部落、农村社会;特殊组织包括阶级组织和事业组织。
10、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请你谈谈农村社会组织建设中最重要问题的认识。
答: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是一项固基强本工程,也是一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保证。个人认为,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抓好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