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元帅
1955年 9. 月 27日下午 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 授予勋章典礼,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贺 龙、陈毅、、徐向前、、叶剑英 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 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 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 鼻梁很高, 髋骨突出。 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 颇有幽默感, 喜欢憨笑, 甚至在谈到自己和苏维埃的缺点时,笑得厉害。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他把天 真质朴的好奇的优点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事故结合了起来。
出身与家庭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 潭人。 1893年 12月 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 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
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 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0年,在湖 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童年的经历 抛下自家谷子去帮别家
秋收时节,农民把稻谷打下来,摊在坪里晒。忽然吹来一阵狂风,紧接着乌 云遮住了太阳, 一道闪光接着一声霹雳, 豆大的雨点从空中飘落下来。 不少人家 都往坪里跑去, 收拾自家的谷子, 而跑到坪里后没有收拾自家的谷子, 却 先帮助一家佃农收拾去了。 等收拾完别人谷子后, 再去收拾自家的谷子时, 坪里 的谷子却泡了汤。父亲看了十分生气,跳脚训斥儿子道:“这可好了 ! 胳膊肘往外 拐,你就喝汤吧 ! ”十分平和地对父亲说:“古书上讲,人之初,性本善。 人都要互助友善么,再说人家家里穷,还要给我们交租,损失一点不得了。我们 自己家里的,湿就湿了吧,关系不大。 ”儿子引经据典,讲得有理,父亲无言以 对。事后母亲抚摸着的头,夸奖道:“要是母亲在,也会这样做的 ! ”一句 话说得热泪盈眶。
受教育情况 求学经历值得玩味。
参加革命的起因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 在湖南第一
我又想要你了真的想你了师范学校求学。 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五 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0年, 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所以 1911年就参加革命了 .
参加革命的经过 1. 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2. 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3. 在延安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4. 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5. 指挥三大战役并 取得胜利
周恩来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周恩来总理青少年时期在南开中学就读时, 南开中 学各教学楼门口都有一面镜子,上面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宜和宜静宜庄。这 就是著名的“容止格言” 。周总理一生都在严格履行这 40字箴言。
出身与家庭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在血统上与鲁迅先生为本家。其所属 宝佑桥周氏(又称 “ 老八房 ” 尊周庆为始祖。 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 祖父曾任清朝大官, 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 母亲不同凡俗 (是个博览书的 妇女, 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 , 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 因为他从很 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
童年的经历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 锄 禾、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 读着、读着,周恩来很 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 有多辛苦呢?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 的 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 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 蒋妈妈很喜欢周 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 大米 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 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 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 “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 ” 周恩来 惊讶地说。 “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 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 ” 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 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
受教育情况 周恩来本人以身作则、 严格治家。 他多次表示 :我的任何亲属 来北京都不派车。 就连淮安老家唯一的长者 ——— 他的八婶母, 解放初期两次来 京,周恩来也没有派车接过。
参加革命的起因 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 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 移到别的方面去了。
第一次革命(一九一一年以后,中国的单纯的新文化运动 开始有了比较严重的产物萌芽, 这是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 这个 运动将使中国受到触及灵魂深处的震动。
参加革命的经过 周恩来获释后去了法国。 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下, 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 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 他 在巴黎学习了两年, 到英国去了几个月, 又回到法国, 接着又到德国学习了一年。 他在一九二四年回国, 已是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 回国后立即在广州与孙逸仙汇 合,后者当时与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合作,准备发动国民革命。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睿智,慈祥。 个子小,气魄大。
出身与家庭 他的祖居是一所传统的三合院, 祖上三代都住在这个 林木掩映的瓦舍内。 一九零四年八月二十二日, 他出生在这里。 的父亲邓 文明, 清末就学于成都法政学校、 以后长期在外谋事。 母亲淡氏, 不幸早年去世。 继母夏氏,是嘉陵江船工的女儿。是长子,有三个弟弟、一个和两个 妹妹童年时候的名叫邓先圣,学名邓希贤。
跳蚤怎么消灭
童年的经历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回忆 1978年与邓小 平的首次交谈时,他说 “ 个子小,气魄大,立即使我折服。 ” 个头小,这是 外貌上给人的第一印象。俗话说:第一印象很重要。恐怕见惯了大场面、 大人物的前英国首相人称 “ 铁娘子 ” 撒切尔夫人决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输在中国 的这个 “ 小不点 ” 面前, 而且输得那样的狼狈与无奈。 我一直很想知道会谈结束以 后, 撒切尔夫人在石阶处那更加狼狈地一摔时脑海中划过的想法, 是否她已经后 悔自己太小看自己眼前这位中国的 “ 小不点 ” ?
受教育情况 所受的启蒙教育仍是在一所传统的古典式的私塾 —— 一种通常为地主的儿子们所开办的封建 科举制度 的普通教育学校。
参加革命的起因 他五岁开始读书, 先进私塾发蒙, 七岁时转入新式小学。 高小毕业后,考入中学。一九一九年,重队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他考入 了这所学校。 少年的已经有了朴素的爱国思想。 五四运动后, 他同全校同 学一赵参加了抵制日货活动。他当时对救国的想法,还只是在学生中流行的 “ 工 业救国 ” 的思想.只是满怀希望能到法国去一面做工、一面求学,学点本事回国。 就这样,他开始走上了探索人生的道路。
参加革命的经过 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了西南全区的政权建设、社 会改造和经济恢复,
不久就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 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委员、 中共中央总书记, 成为以 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 成员,为党的建设的加强和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
朱德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在长征的红军中,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年已五旬、 面容坚毅而又慈祥的指挥员, 在队伍中激励广大指战员。 这就是红军总司令朱德。 由于他年纪已大,衣着与战士一样破旧,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 “ 伙夫头 ” ,而他 本人也以这个绰号为荣,因为这体现了人民军队官兵一致的精神
出身与家庭 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 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 为生, 终年劳碌仅能糊口。 朱德的母亲在生朱德前还在干活。 朱德生在这样一个 家庭,使他从小就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劳动。
童年的经历 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可是到了 第二天早上, 妈妈却
发现缸里的水满满的。 妈妈感到很奇怪, 于是连着几天都不 打水,可是水缸每天都是满满的。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妈妈起了个大早,这才发 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 妈妈又惊又喜, 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 出一句话。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手抄报内容>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手机如何加密受教育情况 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 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 并改变了他的命运。 六岁时朱德入私塾, 二 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
参加革命的起因 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 产生了教育救 国的意识。
参加革命的经过 穷苦人出身的朱德,已经确立救国救民之志,他不再为 高官厚禄去打伤害平民百姓的 " 混 " 仗,而是要追求光明、追求真理,探索救民于 水火救国于危难的道路。
彭德怀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那伟岸挺拔的身躯,那棱角分明的嘴唇,那炽烈如 炬的目光,从上到下透着一股大英雄的豪迈和威严
出身与家庭 家里太穷吃不饱饭,小时读过两年私塾,后因母亲去世、父 亲病重被迫辍学,靠砍柴、放牛、出外做工为生。十八岁的时候,彭德怀就离开 家乡当了兵。
童年的经历 彭德怀说他小时候的经历时说, “我满十岁时,一切生计全 断。正月初一,临近富豪家喜炮连天,我家无粒米下锅。我带着二弟,第一次去 当叫花子。我兄弟俩直至黄昏才回家,还没有讨到两升米。我饿昏了,进门就倒 在地下。 我二弟说, 今天哥哥一点东西都没有吃。 祖母煮了一碗青菜汤给我喝了。 初一算是过去了, 初二又怎么办呢?祖母说, 我们四个人都讨饭去。 我不愿意去, 讨米受人欺负。 祖母说, 不去怎么办?昨天我要去, 你又不让去, 今天你又不去, 一家人就活活饿死吗?寒风凛冽, 雪花飘飘, 她一个年过七十的老太婆, 白发苍 苍, 一双小脚带着两个孙子, 我三弟还不到四岁, 拄着棍子一步一扭的走出去了, 我看了真如利刀刺心那样难过。 祖母他们黄昏才回来, 讨了一袋饭, 还有三升米, 祖母把饭倒在井汤内,叫伯祖、父亲和我吃,我不吃,祖母又哭了,讨回来的饭 你又不吃,有吃大家活,没吃的就饿死在一起吧。每回忆至此,我就流泪、就伤 心, 那么对这个童年这段经历, 应该说直接影响了彭德怀的一生。 后来有人称他 为“布衣元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