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灾害成因、危害及应对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学号:2010030137
姓名:张新瑶
摘要:
    地震灾害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号称灾之首。地震能量巨大,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还易引起多种次生灾害(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河水倾溢、水坝崩塌等引起的水灾、瘟疫等),破坏力强,甚至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等产生影响。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近年,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给我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尽量减小地震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应将强对地震产生的成因的研究和对地震的监测、预报预警,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人们的抗震意识、抗震能力。
      本篇论文通过对中国地震的成因分析,了解到中国地震频发,且产生严重破坏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针对地震的成因和危害,总结防震抗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震级、板块交界处、抗震能力、防震减灾
1、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是地壳中累积的构造应力集中引起的地壳岩层突然破裂或错动的现象。地震灾害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地球内部积聚的能量突然释放产生快速、剧烈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类型: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构造地震的数量最多,破坏力也最强,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还有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等。
地震相关术语:
震源:地球内部诱发地震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清朝皇帝排序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距: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
等震线:破坏程度相同地区的连线
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
震级: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按地震等级大小划分:
    超微地震:震级大于1
    微震:震级小于3级,一般人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等于5级,人们容易感觉到,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强震:震级大于5级,小于7级(大于6级的地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灾害)
    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多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交界地带活山脉平原交界地带,释放能量巨大,破坏严重。
    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是震级和烈度
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本身。由于形成震害的三要素是地震强度、频谱特性、持续时间,所以地震本身主要指以下几方面:震级、震中距离、震源深度、地震发生时间、地震类型等。
地震受体因素。主要包含天然环境因素、人工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①天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场地环境等;②人工环境: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工业建筑,各类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以及其他人工建筑物等;③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城市,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人们的知识水平、抗灾意识、应变能力、科学管理水平,震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等。
二、我国地震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地球的六大板块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在板块边缘,地壳活动频繁,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构造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
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 、海岭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百分之八十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铃儿响叮当歌词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界处,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我国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我国地震的特点:
震源浅 。除东北和台湾一带少数中、深源地震外,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40千米以内,尤其是东部地区,震源更浅,一般都在10千米~20千米的深度范围。
分布广,强震西多东少。6级以上地震几乎遍布全国,台湾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以东经107°为界,以西地区由于直接受到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均大于东部地区。
频度高。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二十世纪我国发生7级以上地震116次,约占全球的百分之六,其中大陆地震71次,约占全球大陆地震的百分之二十九。我国历史上也有多次关于地震的记载。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抗震能力较弱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具惠善发声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地震的多发地区地区有很多为人口、经济稠密地区, 约有一半城市处于地震多发区或强震波及区,地震容易造成的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经济不够发达,广大农村和相当一部分城镇,建筑物质量不高,抗震性能差,抗御地震的能力低;人们的防震意识较为薄弱,防震知识普遍欠缺;地震预报预警仍处于探索阶段,不能做出及时准确预报。
20世纪内,我国已有50多万人死于地震,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
三、我国地震的危害
地震破坏造成的直接损失
    直接灾害是指地震发生时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强烈地震产生的巨大震波,造成房屋、桥梁、水坝等各种建筑物崩塌,人畜伤亡、财产损失、生产中断,这种损失在大城市、大工矿等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的地区尤为突出。 19767qq注册帐号28日我国唐山7.8级大地震,极震区的大部分房屋化为废墟,人员伤亡惨重,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 多亿元。1900~1986年间地震死亡人数占在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八,其中中国的地震死亡人数最多,占百分之四十二,这主要是因为以前中国的房屋
抗震能力差,人口密集。统计表明,约百分之六十的死亡是抗震能力差的砖石房屋倒塌造成的。
大震时,还会引起地面隆起或塌陷,山崩、地裂、滑坡等,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男装知名品牌地震破坏造成的间接损失(次生灾害)
    地震会诱发出多种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河水倾溢、水坝崩塌等引起的水灾、瘟疫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地震灾害诱发出的次生灾害不同。例如山区,地震的破坏作用往往会诱发出山崩,泥石流等灾害;平原地区,震后容易受到水灾等影响;海边城市震后易受海啸袭击。季节和时令对灾害序列也有影响。例如,冬季地震,容易发生冻伤、火灾,夏季地震,容易发生传染病、造成的间接损失。
地震破坏造成的第三次灾害:
    经济影响、社会影响 (地震幸存者的慢性疾病及心理问题、)
4、应对地震的措施
提高、房屋等工程建筑的抗震能力
  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符合抗震设防标准。
(房屋:场地选择要恰当;地基要做牢做稳;结构布局要合理;屋顶要轻;
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质量)
防震减灾法制化
    法制化建设是防震减灾的根本保证。当前,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已经形成体系, 制定了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公民和法人都应该关注地震立法工作,学习法律知识,切实维护和发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加强地震预报预警
  国家和各地地震局应完善地震预报预警系统,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加强地震预报预警工作。
加强“安全社区”建设,让防震减灾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安全社区建设体现了先进的应急管理理念,应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安全促进活动,大力推广安全知识,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地震知识科普宣传,将地震常识、震前准备、震时防护、震后自救互救等知识宣传普及到个人,使众的自我保护及防范意识不断增强,提高他们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一套完整的防灾救灾程序,普及科学避震的方法
     
参考文献:罗晋整容 
    姚攀峰 《地震应对百问》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5  版次:1-1  页码: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