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害特征与启示苏醒打李炜张杰关门
飞机失事赔偿标准500万作者:暂无
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什么地铁4号线站点来源:《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
王兰民,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的常务理事,国际岩土地震工程及其问题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工程边坡稳定性技术委员会委员,亚洲岩土自然灾害技术委员会委员,《岩土工程学报》等多个刊物编委,曾任甘肃省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 项,发表论文 200 多篇,主编出版《黄土动力学》等3 部专著。第23 届“黄文熙讲座”主讲人,2007 年和2017 年分别被表彰为全国地震科技先进个人、全国地震科技创新突出贡献者,获“甘肃省先进工作者”“ 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怀秋 王兰民 郭安宁 王平 马星宇
李诗翔 引言
根据《中国近代地震目录》,1920 年12 月16 日20:05′53″在宁夏海原发生8.5 级地震,震中烈度XII 度,震中位置:N36.7°,E104.9°(仪器震中),宏观震中:N36.5°,E105.7°, 位于海原县干盐池一带,宏观震源深度17km,发震断裂带长度237km,极震区面积达20000km2,造成23.4 万人遇难。2010 年,中国近现代重大地震考证研究宁夏项目组《关于1920 年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数的调研报告》复核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为27 万多人。
对于此次大震震害的调查,早期具有代表性调查成果的主要有3 批次,第一批次是国际饥饿救助组织委派的Upton Close 等人,在1921 年2—4 月之间对震区的灾情调查,他们主要现场调查了极震区现场海原、固原、会宁、静宁等地的震害和人员伤亡情况,特别对地震引发的大规模黄土滑坡进行了考察和描述,绘制了灾情分布图。调查成果发表在1922 年的美国《Journal ofNational Geography》。第二批次是北洋政府农商部委派的翁文灏、谢家荣等6 人对震区的科学考察,这是我国第一次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的地震考察,通过对兰州、会宁、静宁、隆德、固原、平凉、华亭、秦安、通渭等灾区的现场考察,调查了地震宏观现象,分析了地震成因和活动规律,考察了灾情,绘制了地震烈度分布图。考察主要成果反映于翁文灏先生撰写的《民国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甘肃的地震》一文和谢家荣先生所著《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前者发表于1922 年《科学》第七卷第2 期,后者的节要发表于《地学杂志》1922 年第 8、9 期合刊。第三批次考察为原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原所长郭增建先生主持开展的综合科学考察,此阶段的考察从1958 年开始,于1980 年结束,参加
人员主要为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宁夏地震队的科技人员。考察内容涉及发震构造、震源机制、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性、地震前兆、地震预报、震害与抗震经验等方面。主要成果是两个单位编著、于1980 年出版的《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专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