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是中国香港著名学者程美宝教授的代表著作之一。程美宝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历史学与人类学方法的结合。本书以广东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通过区域文化的重构来探讨近代社会文化变迁机制,更是借助“地方关怀”来探讨学术与政治如何在历史空间中相互影响。周大鸣教授称赞本书是以人类学的民族志叙事方法写成的一部历史学著作。
关键词:社会文化史;区域文化;历史人类学
一、文人与文化
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目的本书通过探究地方文化的建构过程,思考区域文化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就写作范式而言,其中的一大特是文化与文人的双线并进,以时间为轴,同时演绎广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首先就具体的文化而言,广东文化在近代主要经历了“传统经学主导”、“中体西用”和“中西文化交相辉映”三个阶段。其中在第一个阶段可追溯到明朝中期,众多地方士绅阶层通过致力于教育事业塑造本地文化,他们强调通过文化来教化民众。学海堂的建立便是传统经学在广东地区鼎盛的标志。第二阶段则是近代国门大开后,西学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在此背景下,广东文化呈现从“旧”口号 运动会到“言承旭林志玲复合新”的局面,学海堂的闭馆标志着传统经学的没落。第三阶段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一方面是中西文化进一步交融,上升到学术思想的层面;另一方面随着帝制奔溃,地方知识分子致力于在普遍意义上了解中国社会以寻求国家出路。在此基础上,民俗学兴起,学术也往往与政治发生联系。
其次再谈“文人”。在不同的阶段“文人”这一体的社会成员构成不同,他们所致力于的事业也不同。传统经学文化主要由地方士大夫阶层主导,以陈澧和朱次琦为重要代表。他们希望通过“教化”来形成地方文化,使岭南从原先的“蛮夷之地”变成“文风鼎盛”区域。他们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以培养科举功名作为直接目标。第二阶段的文人则以容闳等“李文亮医生什么事件中西兼备”的新式学者为重要代表,他们在坚持“中体西用”宗旨的同时,致力于将地方文化的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发生联系。第三阶段则以罗香林等诸多民俗学家为代表,他们希望从民众中真正地认识中国,探讨广东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生关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