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赐予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冰雨 刘德华愿上帝赐予我勇气,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宋茜 勺子愿上帝赐予我智慧,去区分这两者间的区别。
转瞬之间,弥足珍贵的2004年已经在手间滑过,这一年来,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煎熬中度过,已经快到而立之年,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前途却还很迷茫。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受兴趣指引,走了很长的路,或曲或直,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很幸运,70年代末出生的我,家庭富足,不需要我做任何努力,在我想要计算机的时候,它就来到了我的身边。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计算机,就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那个时候迷恋计算机是因为爸妈不让看电视,而计算机的Win32系统中的游戏就成了我的乐园。我读的高中是我们那个城市硬件条件最好的,第一次见到QBasic,第一次将书上的代码转化成图形界面的飞车游戏。
我想这就印证了那句话:“绝大部分对电脑感兴趣的人是从玩游戏开始的”。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着了迷一样,天天坐在计算机前,目的只有一个:编个自己的“大黄蜂”(当年很火的街机游戏)游戏。当时编的程序,母亲一直帮我收藏着(现在已经打不开了,因为存在了当时花7块多钱买的5寸盘中),虽然现在看来根本是调不通的一堆乱码。在这个过程中,换来的是对编程语言的初步了解和计算机的初步操作。
大学,我被保送到西安交通大学,一个被地域原因掩盖了真正实力的学校。当时,父亲武断的告诉我:计算机将来就是个算盘,不能学这个专业,我只好听从父亲的决定,选择了当时火爆的金融学。现在想想真是后悔,中国的父母们很喜欢帮助子女,但是有时帮子女做的决定不是实现子女的愿望,而是实现他们自己错过的梦想。还好,西安交大的金融学专业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理科金融,我还有幸学习了很多数学、计算机的知识。
大一第一个月因为没抄书而搞定了杨晖三角而狂喜不止,但大多数时间我就跟着凯恩斯、佛里德曼、张五常等人的徒子徒孙们学习需求供给曲线。唯一让我感谢的是佛里德曼,虽然拿到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其实不能完全定义为经济学家,他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家。他当时是上海交大金融中心的名誉院长,我看到他引用了培根的一句话: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
实事求是地说,我当时根本不知道培根,这个名字也不是很耳熟,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一个数学家,或者跟数学有关系的大人物。既然大人物,那么他的话多多少少还是可以信赖的。我猜他不会蒙我吧?因此,我选择了理学院数学系办的辅修班,当时专业名字叫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不管三七二十一,是计算机东西就好。渐渐的,辅修课成了我的专业课,金融被我扔到了一边,甚至对97年的金融风暴也知之甚少。
因为有了计算机辅修课,我就可以在大海中遨游,汇编、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都是在周末别人逛街的
时候我学来的,更不用说C++、Delphi等高级语言了。当时有一个叫马君的老师,他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高级程序员,看着他出神入化的玩弄着WINAPI,激励着我一步步前进。我把“计算机技术”作为我的专攻方向,不断追赶。VFP、VB、DELPHI、.NET、SQL Server……甚至成为了MCT,在计算机技术上走了很远。
我想真正的程序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团队精神。我当时理解的团队精神非常简单,不会就问。我是到处问,挨个问,非要把不会的问明白为止,以至于到后来老师、同学们只要看见我紧锁眉头,赶紧消失。
就这样,四年过去了,我的辅修课全部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就这样我竟然获得了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两个专业颁发的经济学和理学两个学士学位。
准备考研的时候,就抱定决心上个计算机专业,可是没成想,一刹那的惰性,让我决定接受报送,到了国防科技大学。还好,国防科大是搞计算机出了名的,求伯君竟然是我的顶头师叔,当时报道的时候甚是光荣。我所在的学院虽然不是纯正的计算机学院,但是绝大部分的工作还是围绕计算机进行的。
我的大部分计算机理论知识是在大学获得的,上研究生的时候,主要是将计算机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本以为自己满腹经纶,但是实践过程中发现,大学学到的东西,实践中也就顶多用得上10%,其它都
得现学现卖。参加的项目多了,才能多少总结出些规律。我觉得搞计算机最重要的是善于总结,把每天遇到的情况或问题记录下来,下次遇到这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到现在我的笔记已经密密麻麻十万多字了。
瓷砖种类>苹果手机使用说明书如果说团队精神是IT人士第一要义的话,肯于钻研是IT人士的第二个基本素质。搞IT的人一般对自己所从事的技术都有执著的追求,无论是调试程序还是排除设备故障,有一种不达目的不把休的韧劲,在计算机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
陈冠希发型网络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接触新知识、新信息的途径,天天刷新,天天看。在网络上我到了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程序代码,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奉行广义的团队精神,在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的同时,也将自己总结的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甚至通过《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程序员》等杂志,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朋友。
写文档,是我在参加一个MIS项目中锻炼出来的重要习惯。在这个MIS项目中,参加的人很多,一人搞一块,我加入的比较晚,一开始不熟悉,前者也没有写技术文档,害得我到处问,问得大家都受不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MIS开发小组都开始写文档,开发效率提速不少。为什么要写文档?一是减少交流的次数,提高效率;二是得到清楚、确定的策略,接口说明应该在接口实现之前就已经写好;三是为整个项目的规划提供依据。文档并不一定要按照标准来写,但标准有助于交流。文档不光让项
目开发小组的成员看,将来提交给客户,客户若进行二次开发,也是需要看的。一个好的文档应该让一个没有接触过此项目的人一看就明白你想要做什么,怎么做。有些时候阅读的人只读他感兴趣的部分,因此尽量在每一个部分就把事情描述清楚,如果是引用或继承要说明出处。不要怕麻烦,当时一个TXT文档的点点工作会为以后带来很多方便,否则会适得其反。
另外,还有三个编程经验提醒大家:文科理科
1.采用良好的程序规范便于理解
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范能切合实际需求,能使开发快速进行,最关键的是能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遵循同一规范,无论在开发交流还是工作移交,都能快速领会。
2,采用分解的办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拿到一个需求分析,最发愁的就是如何把问题细化为能用程序语言描述的思路和语句,这是最能考验程序员深度的地方,建议大家采用分解的方法,添加周全的假设前提,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种条件语句下的简单实现方式。尽量使用高度抽象的思维使问题一般化,提高重用率减少工作量。“线性”是人们最容易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的思想方法。当人们碰到一个复
杂的"非线性"问题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其分解或转化为一系列简单的线性问题,然后逐个解决。
3.善于搜集资料
编代码的同僚,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编写或者搜集的源代码、函数库、控件库,甚至插件等等。有些老程序员为什么有经验,并不是他能记住很多代码,而是善于利用别人的高明,遇到问题,能想出用哪个函数、哪个插件,这样就等于踩在别人的肩膀上摘苹果。要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高自己的机会,通过学习别人的源代码把他的思想扩展到自己的思想里去。
最后,忠告大家要保养好身体,如果以为程序员都是熬夜熬出来的,那么你错了,因为它的代价就是缩短你的青春!大家要记住,真的,熬夜一点也不好!记住的话:如有恒,何须三更起,半夜眠;最怕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竹篮打水一场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