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
中华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我们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巡礼主要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巡礼所以,有必要先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进行一些研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大自然中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000年历史的积蕴,千万里山河的滋养,各民族智慧的创造,成就了中华“衣冠之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
一、少数民族服饰特点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的自然条件南北迥异: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生活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为生;南方湿热多雨,山地盆岭相间,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裳、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裳襟、下摆镶以布或细毛皮。藏族和柯尔克孜族用珍贵裘皮镶边的长袍和裙子显得雍容厚实。哈萨克族的“库普”是用驼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轻暖。他们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宜于植麻种棉;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所用工具多十分简陋,但织物精美,花纹奇丽。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总之,风格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形式美的统一。少数民族服饰中,衣服与饰品相依相存,构成完整的形式美。少数民族的配饰造型与彩在服装整体美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造型一般大而突出,彩在整体搭配中常常起到强调与对比的作用。比如黑彝男子基本着装是身穿黑衣黑裤、黑披肩(察尔瓦),左耳戴缀有红丝线蜜蜡玉大珠,手腕戴银龙大镯,头顶黑布英雄髻。细长锥形的英雄结,高高地伸出帕外,配上肩上披的“察尔瓦”,衬托得彝家汉子格外英武。倒向右侧的英雄结与左耳的大型耳饰形成不对称但却均衡的关系,红黄的耳饰还起到点缀与强调的作用。
装饰性的统一。装饰是饰品的最主要功能。主体的审美需求是民族饰品发展的原动力与总体趋势。比如蒙古族的头饰、藏族披挂于全身的装饰,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滇南彝族腊鲁姑娘的银泡围腰具有突出的装饰性,围腰彩鲜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排有一颗颗银泡,周围有花边相配,围腰下部用花边花线镶制而成,每块围腰上镶嵌银泡最少400多的达684颗。每逢节日,姑娘妇女系上银泡围腰跳舞赛歌,银光闪烁,耀眼夺目,别有一番风情。水族妇女的绣花围腰打破水族服饰的黑蓝调,其装饰意味十分显著。
实用性的统一。少数民族服制形式的产生常常是与其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在服装中还有一类如披肩、背垫等等,因其常常与身相随,事实上已成为民族服饰的—种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从实用还是审美出发都可将它归为饰品的一部分。如风格独特的独龙麻毯是独龙族的一个特殊标志,五麻布制成的独龙毯自肩斜披至膝,显得粗犷豪放的风格与古朴原始的风貌。还有纳西族的羊皮披肩,彝族的“察尔瓦”等等都具有将实用与装饰融为一体的效果。
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表现形式
古老淳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彩,精美绝伦,各具特。它是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制作从原料、纺织工艺,以至样式、装饰都保持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
服饰制作从原料、纺织工艺,以至样式、装饰都保持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以捕角为主要经济生活的赫哲族早年曾以鱼皮为衣,曾长期从事狩猎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狍皮兽筋缝制衣服。经营畜牧业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裕固族等,穿戴多取诸牲畜皮毛。从事农业的少数民族则以当地出产的棉麻丝为原料,纺织布帛丝绸,缝制衣服。少数民族的纺织、鞣皮、擀毡等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如黎族的木棉布、藏族的氆氇、维吾尔族的爱得丽丝绸、鄂伦春的皮毛制品等素负盛名。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生活、文化素养和自然环
境,地理气候的差异,从而导致民族服饰的多种多样,应该说这是民俗服饰的特点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的刺绣、蜡染等工艺相当发达,并广泛用于服饰装饰上,是民族服饰的又一特点。刺绣是各民族普遍喜爱的工艺,一般运用在头巾、腰带、围裙以及衣襟、环肩、下摆、袖口、裤脚、裙边等易损部位,既起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刺绣包括桃花、补花、绣花等多种工艺,绣花的手法有平绣、编绣、结绣、盘绣等,花纹图案有自然景物,吉祥图案和几何纹样等
三、少数民族服饰与共同文化心理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民族服饰的形成伴随着一个民族文明的产生经历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的早期,处于氏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价值的研究
韩佳蓉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民族服饰的形成伴随着一个民族文明的产生经历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少数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56个民族劳动创造,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多姿彩的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彩之艳、花样之繁,无不让人惊叹,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星星,一直
闪闪发光。总之,我们可以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民族的服饰与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素质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民族性格有着一一对应的内在联系。
351
漆亚灵虎虎2014年8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
族、部族发展阶段上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其极为简单的服饰类型更多地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在那时,服饰作为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结构一部分的外部表征,即服饰文化的个性特征,尚未完全形成。什么是上证指数
邓中翰谭晶谷雨祝福语服饰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地域间的差别和其实用价值取向,而非民族人文意义上的差别和其审美价值取向。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有民族特征的服饰才逐渐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定型。当这种表徵民族文化的个性服饰一旦定型,也就是说当服饰日益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的象征意义时,它就会被这个体所接受,并反过来成为强化这种共同文化心理的有效途径。我国现已识别的55个少数民族大多数聚居在我国的西北、西南、东北以及青藏高原等生存条件较为恶劣的边疆地区。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所具有的鲜明个性特征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在表现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同时,
已成为构成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只要到过少数民族地区,或对少数民族服饰稍有了解的人,就不难对一些服饰在民族文化层面上作出区分。
同样身着长袍,袒露右臂者一定是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藏族,而非生活于内蒙古草原的蒙古族;身着多节多褶多长裙、头顶“头盖”者,必定是生活在四川凉山的彝族姑娘;上着短衣,下着长长筒裙的,一定是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女子;虽说都是短衣长裙,但朝鲜族女子上衣上那美丽的飘带和袍状的长裙,绝难使你将二者混淆;而纳西族女子背上披着的“七星戴月”更是独具特点,令人过目不忘,联想起美丽的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再以少数民族的头饰和帽子为例。只要是头戴牛角状银制头饰的,使可断定是贵州的苗族姑娘;头戴小花帽、梳着满头小辫儿的,一定是维吾尔族姑娘;而有着风花雪月寓意的姑娘头饰,立刻就会让人想起生活在云南苍山洱海边的大理白族姑娘;一见到男子头上的“天菩萨”、“英雄结”,便知是老彝胞;而盘凤凰头饰的一定是生活在福建、浙江一带的畲族妇女;在小花帽上装饰有一束美丽羽毛的是哈萨克族姑娘;柯尔克孜族男子喜戴翻着黑边的白顶呢帽;最为常见的还是回族男子戴的白布圆帽。
透过这些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服装服饰,我们不仅可以对其所属民族做出大致判断,而且能够程度不同地感受到中国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品格,以及某种神秘奇特而又难于言表的东西。如内蒙古族的粗犷豪放;藏族的坚韧善良;哈萨克族的勇敢骠悍;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人的纯朴敦厚;维吾尔族的热情奔放;以及朝鲜族姑娘的谦恭温顺和傣族姑娘清净淡雅等。总之,我们可以由
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民族的服饰与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素质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民族性格有着一一对应的内在联系。
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应遵循形式美法则。要运用其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特征,突出造型特点,并巧妙将功能和形式相结合。在对称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均衡,上下呼应,前后连贯,将传统服饰文化在服装的设计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丰富全人类的文化做出中国人自己的贡献——这便是本文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东北电力大学)
可以在服务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参与民族服饰的制作,或身着民族服饰游览景区、体验少数民族生活等。
(三)开发商品型朝鲜族服饰旅游产品。朝鲜族服饰极具纪念意义和艺术魅力,同时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游客旅游购物时的主要购物对象之一。目前,朝鲜族服饰旅游商品在本省旅游业中创收甚少,因此在开发朝鲜族服饰旅游商品时应注意提高其质量,要将工艺精美、质料上乘的高档次产品投入到旅游市场中。
(四)要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虽然朝鲜族服饰资源非常丰富,但毕竟只是民族旅游资源的一部
分,不能单独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并且民族服饰如果离开特定的民族氛围,其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民族服饰需要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整体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从而展现其文化和艺术魅力。
三、朝鲜族服饰文化旅游价值意义
弘扬、传承朝鲜族历史文化的价值。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朝鲜族服饰文化是一种既凝聚了深刻的历史内涵,体现着中华民族古代的传统文化,又蕴含了现代人的精神风貌的文化形态。如果对这一资源进行开发,与现代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让旅游者领略到朝鲜族服饰的特和风采,又能弘扬、传承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旅游价值更加突显出来,进一步开发朝鲜族服饰文化的旅游价值,让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业中大放异彩。
促进民族间交流与融合的价值。通过民族文化旅游,可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念,能够加强对少数民族各个方面情况的了解和认识。这是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对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是有益的,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显现了重要的作用。对加深各族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这些民族行为不仅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形韩寒方舟子事件结果
成了水融、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见,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与历史沉积的记录,是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对国家的统一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的价值。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潮流,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朝鲜族服饰的形成与发展也受到朝鲜族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的深刻影响,其间所表现的美是极其丰富和多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利用开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展示地方特和民族特,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日益兴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就朝鲜族服饰而言,既可直接利用该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成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刺激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间接地实现其经济价值,从而促进我省经济的长足发展。最富历史文化内涵且多姿多彩的朝鲜族服饰文化必将促进我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东北电力大学)
(上接第350页)
35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