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李政道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
杨振宁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
丁肇中——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
何家劲资料李远哲 ——1986年获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
朱棣文 ——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
崔琦 ——1998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
高行健 ——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
高锟 ——2009年获诺贝物理学奖,时年76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莫言——2012夏河和洛洛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57
个人简介:
李政道1926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1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
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李远哲(Yuan Tseh Lee)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及约翰权志龙被粉丝亲·波兰伊(John C. Polanyi)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目前为中央研究院、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等之院士。于19941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
朱棣文Steven Chu1948228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崔琦是在中国河南出生并长大的美籍华人,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从事电子研究工作,成就斐然。199810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其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人之后,第7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
高行健1940 ),法籍华裔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1962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1987年移居法国,1997年取得法国国籍。因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而荣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语作家。他的著作被译为30多种语言。代表作有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戏剧《绝对信号》、《车站》等。
高锟,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目前在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地居住。高锟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恺威和颖儿2009年,与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莫言刘瑞琪老公(19552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2011年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10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作家。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
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