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的鲁迅,始终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以文艺的手段描写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他的小说凝聚了从童年时起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其中由于生活的经历和人生的体验,鲁迅开创了农村题材的小说。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村题材
鲁迅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因为痛感到有改变人的精神的必要,而要改变人们的精神,又以为首推文艺,所以弃医从文,其一生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其中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至于为什么写小说,正如鲁迅所言,“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①在《呐喊》和《彷徨》小说集中,鲁迅比较关注农村题材,收入《呐喊》中的《阿Q正传》是其代表作,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农村的阶级矛盾,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脱离众及其不彻底性。《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则都表现农村妇女命运。本文以鲁迅农村题材的小说为载体,简要分析鲁迅小说所体现出的对国民性的探索和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在艺术表现上鲁迅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典范意义。
池城和李宝英一、对农村题材的钟爱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在农民题材的小说创作上,鲁迅堪称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奇伟高峰,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中把平凡而真实的农民,连同他们褴褛的衣着,悲哀的面容和痛苦的灵魂一道请进高贵的文学殿堂的第一人。”②鲁迅以对农民深厚的情感为依托着重关注农民的痛苦和悲哀,书写农村小人物的命运。虽然鲁迅从小生活在士大夫家庭里,但是却与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刻的感情。对此,鲁迅说:“我出生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受着古书和师傅教训,所以也看的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有时感到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但我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不一样了。”③
郑钧女儿郑楚怡基于这样的情感,鲁迅写出了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等各种煎熬中艰难存活的闰土;在夫权、政权、神权压迫下处在被歧视的地位,一心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祥林嫂等等。鲁迅描写农民的辛酸苦辣的同时,也以严峻而深沉的目光审视着——在封建专制社会的毒害下农民沉睡麻木的灵魂世界,以及其对旧中国儿女有着“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复杂情愫。鲁迅的《阿Q正传》写出了五四时期中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写出了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更写出了农民精神上的愚昧麻木,
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
当然,由于所处的时代性和生活经历所限,鲁迅在农民题材小说又表现特定的社会定位
和精神特征。其一就是时代因素。鲁迅的“呐喊”开始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期,所以鲁迅笔下的主人公多是旧中国的老儿女,他们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因袭的重荷,从精神上启蒙大众在当时是“第一要着”,病态的人生、苦难的生存是鲁迅关注的重点。其二,生活经历因素。母亲来自农村,少年丧父,鲁迅深刻感受到当无尽的孤独感以及遭遇无情的漠视时的痛苦。人的孤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鲁迅的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彷徨》开篇的《祝福》中,鲁迅则将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祝福》写于1924年。在鲁迅笔下展现的是社会的丑恶,民众的愚昧和人性的冷漠。祥林嫂就是这种环境下的一个牺牲品。而且从创作过程中看,作者构建作品的人物时,往往与他们的存在有着深刻的共鸣。对于鲁迅而言,不仅对要表现的对象有着最浓烈的情感,而且能够能够反复咀嚼自己的情感把理智与情感不断融会并站在一个更高的审美角度上把握这一对象。所以阿Q那样因为蕴含着作者强大的审美洞察力从而持久地震撼人的心灵。
海南岛旅游注意事项二、“国民性”主题的赓续
鲁迅在满怀同情地表现农民的不幸的同时,又以最冷峻的笔触揭出农民身上的痼疾,他的目的是要画出“国人的魂灵”,他通过对着魂灵疾患的诊察和针贬使之康复和完美。中国是一个农民本位的国家,“农
民性”在某种意义上又同所谓的“国民性”、“民族性”是相通的。鲁迅对农民的痼疾的审视正是以对“国民性”的思考为依托的。
其一,精神胜利法。鲁迅积数十年之久思考国民性的病根,发现了“精神胜利法”这一普遍存在于国民灵魂中的病态心理现象,——即“自欺欺人,自我麻醉来消解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并在自我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自足和胜利。”阿Q就是承载这一国民性弱点的典型。
其二,卑怯的奴隶根性。深受封建文化浸染的农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奴性,鲁迅精辟地指出“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他们只不过是在两个时代之间循环:“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⑤《祝福》中的祥林嫂因为暂时做稳了奴隶,能够“安分耐劳”“整天的做”,一个人抵几个短工用也不抱怨,相反“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其三,狭隘、保守、因循守旧、胆小怕事的心理特征。中国传统的农民文化心理是在漫长的农耕文化中形成的,并在墨家的非攻博爱、节用尚俭等思想影响下融合、吸收了儒、佛、老庄的以自然为核心、以家庭为核心、以土地为核心的固定模式。在加上封建思想的教化和屡受外来侵略,使本就保守狭隘的传统文化心理变得更加畸形,“胆小怕事、因循守旧”成了中国农民不可磨灭的精神基因。鲁迅笔下的阿Q只要是看不惯的新奇的事物就视其为“异端”并加以盲目地排斥。例如城里人把长凳叫做条凳、
油煎大头鱼用葱丝而不用葱叶,他就认为城里人错了;钱大爷的儿子钱少爷到东洋留学剪了辫子,阿Q就对其“深恶而痛绝之”等等。
三、构建理想田园生活
综观鲁迅农村题材的小说,绝大多数取材于辛亥革命前后和“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现实生活,因而他的大部分农村题材的小说都凝聚着对旧中国黑暗现实的愤慨和悲哀,塑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但在农村题材小说中,鲁迅也构建了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特别是小说《社戏》最为典型,反映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愫,以与他所描述的不幸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这折射出鲁迅怀旧及寻中国出路的苦闷和彷徨。
(一)如诗如画的环境美
《社戏》通过“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和“午夜归航”几个情节具体生动的勾画了江南水乡农村夏夜的迷人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是一幅有有香的水乡月夜图;“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一般,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孩子在浪花里蹿”,这两个生动的比喻,勾画了一幅动态的月夜行船图;至于戏台看戏的情景,作者写道:“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直接用“仙境”描写。这些描绘,为人物活动设置了特定的环境,同时,作者
融情于
景,情景交融,更好的表达了热爱这“乐土”的感情。
(二)纯真善良的人情美
《社戏》中有这一情节:返航途中,孩子们又累又饿,决定吃罗汉豆,阿发跳上岸,在自家的老六一家的豆田里“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只有一个动作、一句话,但阿发热情好客,纯朴无私的性格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平桥村的儿童都是纯朴可爱的,当因叫不到船看不到社戏“我”“急得要哭”,“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时,他们深表“叹息”和“同情”;双喜出主意,并自告奋勇,撑船带客人“我”去看戏。农村孩子的友爱、好客、热情就这样从作者笔端深情的流出。
(三)安宁和平的生活美
《社戏》中虽没有直接描写平桥人的生活如何,但我们从鲁镇的习俗,从出嫁后的女儿到娘家的消夏,从演社戏到“近台的河里一望是乌黑的看戏人家的船蓬”,一派和平安宁的生活情景,让人爽心悦目。《社戏》中也写到了人们的劳动:“农民们忙,借不到船”,“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这些描写除增强了文章“真实感”外,更让人想到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情景。
鲁迅之所以在众多鞭挞社会的农村题材小说中,描绘这样一幅宁静、优美的理想田园画卷,除了反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外,更多的表现了他的“怀旧”情绪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三、艺术创作手法
(一)注重描写刻画人物的传统手法。
第一,以白描技法来描写刻画人物。白描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法,它讲究以简洁明快的笔墨粗线条勾勒物象、以形传神。文学大师鲁迅多方吸取了绘画艺术的经验,将这种传统的白描技法成功地用到语言艺术之中,尤其在以农村题材的小说中,以朴实素淡、天然无饰的语言通过形象化的描绘来传神写意,使他笔下的物象呈现出形神逼肖的立体美,使文章达到神理极妙、引人入胜的效果。在《祝福》中,鲁迅就通过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变化,揭示了其被一步步推向死亡的悲剧命运,把白描技法运用发挥到极致。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祥林嫂是“顺着眼”,可见她的善良老实、安分守已;当她第二次死了丈夫、失掉儿子后,又回到鲁四老爷家,这时她“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眼神的变化透出她内心深处遭
井柏然初恋受的打击和创伤;当祥林嫂向别人诉说阿毛被狼吃掉的经历时是“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最后作者见到她则是“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可见祥林嫂在巨大的痛苦和悲哀中,已经变得麻木不堪,完全丧失了生命的活力了。
第二,在富有特征的细节中凸显人物。鲁迅是很会抓细节的作家,他在的小说中一贯通过人物活动的一个小小细节把人物形象性格和特征凸显出来。如在《孔乙己》中,鲁迅抓住孔乙己进咸亨酒店喝酒的几个细节描写,便把孔乙己所代表的旧时读书人的那种穷困潦倒却又死爱面子的穷酸相形象逼真地刻画了出来,同时也指出其迂腐麻木的心态,深刻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药》中有一段细节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段细节描写使一麻木的、不觉悟的中国人,如浮雕般现于读者眼前,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等。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鲁迅更是注重选择和利用富有特征性的细节作家,如鲁迅笔下的阿Q画圆圈这一细节,阿Q伏下身子使尽平生的力气力只要把圆圈画圆,单手里的笔“不但很沉重,而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上一耸,画成瓜子样子了。”阿Q对此很是惭愧,认为这是自己“行状”上的一个污点,阿Q的这段心理描写让我们为其麻木不醒感到焦急和哀痛,极大的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这里阿Q的惭愧使细节更加精彩而且富有了深刻的审美内涵。
(二)幽默风格的展示。
鲁迅的幽默风格,往往以朴素和妙趣横生的描写打动读者,以含蓄的辛辣和寓涩于笑的幽默引起读者会心的笑和含泪的沉思。
第一,含蓄的辛辣。鲁迅的幽默往往是不露声的穿插在字里行间但却能一针见血地直指问题本质。如在《阿Q正传》中“革命”一节中的一段: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这里描写阿Q病态的革命心理让人十分好笑,实际上含蓄地讽刺了辛亥革命中出现的种种怪异现象,从而警示人们去认真反思革命的经验教训,阿Q对于辛亥革命终于是没有由好奇变成参与,幻想变成行动,盲目变成自觉,还糊里糊涂地成了革命的牺牲品,这段描写使人在好笑之余不能不痛心和深思。
第二,寓涩于笑。鲁迅善于用冷峻的幽默的笔调去刻画国人的灵魂,他的幽默小说是“含泪的笑”,是一种怀着深沉的情感和博大的胸怀以“笑”的形式来展现他对严峻的人生和问题的社会的深邃的观察和透彻的领悟。鲁迅笔下阿Q被剥削、压迫、凌辱的一系列遭遇和命运都是悲剧性的,然而他却不以为悲,反而以喜剧的性格表现出来,其麻木不仁甚至荒唐绝顶的言行举止开始给人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
汤唯近况围,但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阿Q不但使人们的轻松渐渐远去而且使人心理似乎多了沉重的负荷。这种幽默其形式是诙谐滑稽得而实质则是沉郁、悲戚的。
鲁迅这种苦涩的幽默是一种思想的结果,是来自一种敏锐的思考,是对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来自于思想的深刻性,来自一种逻辑的思辩的彩,这样的幽默激发着读者对阿Q 的命运以至整个中国社会、历史和人生去做理智的思考和反思。
(三)丰富灵活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
鲁迅在小说创作上始终坚持灵活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理论。鲁迅评价安特列夫的小说时说:安特来夫的创作里又都含着严肃的现实性以及深刻和纤细,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俄国作家中,没有一个能如他的创作一般消融了内面世界与外面世界之差……仍然不失其现实性的。⑥我们从中可见鲁迅的小说是反对呆板的现实主义,主张灵活丰富的现实主义,他认为陀思妥夫斯基的“将人的灵魂的深显示于人的”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所以鲁迅的现实主义作品往往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创作手法相调和,这种有着巨大消融力的现实主义表现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设想的象征的“非现实”的环境和人物表现了对现实的深刻批判,是以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手法为基础的。赵家的狗,赵贵翁的眼,青面獠牙的笑,全然黑沉沉的屋子,古久先生的沉水流年簿子……如狂人本身,这些都是在象征意义上显示了他们的真实,显示了他们所概括的历史内涵,其本质是现实主义的。
而《阿Q正传》表面上似乎是十分平静地叙述故事,从“恋爱的悲剧”到“生计问题”到“革命”到“大团圆”,描写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未庄农民的景况,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深度,但我们始终感觉到小说内部波涛汹涌的热情潜流,这种潜流以象征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阿Q在即将被毙时想到了“恶狼的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象两棵桧火,似乎远远得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鲁迅开创的农村题材的小说,已经成为光辉典范,其影响直至当代,但由于政治等原因所形成的潜在的支配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解放后小说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当代不乏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大师,然而鲁迅开创和坚持的现实主义传统被僵化、左化已成定式,他们或多或少地曲解着鲁迅及其作品。
参考文献
①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之父———鲁迅·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风筝的做法③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④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⑤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⑥鲁迅:黯澹的烟霭里·鲁迅全集·第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