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现状与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分析
新闻学专业的前身是广播电视新闻学,2012年教育部将广播电视新闻学更名为广播电视学,为加强我院学生的理论素养,新闻与传播学院决定申请设置新闻学专业,并于2013年获得教育部审批通过。每年招生人数35人,目前没有毕业生。
该专业一级学科是文学,二级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建设基础
新闻学专业共有教师谜底大全14名,其中兼职教师4名,分别是河南报业集团高级编辑郭守宪、《河南商报》总编辑李蓬、《大河报》首席记者郭启朝、南阳市委宣传部部长景文栓、《南阳日报》总编辑关玉国、《南阳日报》记者陈大公等。10名专职教师中,教授1迎新生欢迎词名,占10% ;副教授4名,占一人挑两小人40%;讲师5名,占50% ;具有博士学历的研究生2名,占20% ;硕士研究生8
新闻学专业已有新闻编辑实验室,2015年申请建设网络舆情分析实验室1个,2016年获批,目前正在建设中,舆情分析软件系统已经安装,硬件及网络也已经建设完毕。网络舆情分析实验室每周为学校提供一份“舆情报告”,周珂与张彦主要负责这部分工作。
新闻学该专业目前拥有南阳日报社、南阳晚报社、中西部开发报社、南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驻马店日报社、驻马店广播电视报社、焦作日报社、河南日报社南阳分社、南阳市司法局宣传科等15家实习就业基地,并与“今日头条”共建新闻学院。
二、专业服务面向与人才需求分析 李成阳真实身份
(一)服务面向
新闻专业立足新闻传媒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专业和深化教学改革,紧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应用型”,着力培养适应全媒体发展并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实务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与传媒行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专业建设,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与行
业有效对接。
(二)人才需求分析
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建构具有中国特的新闻传播体系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与人民众息息相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的新闻界正处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需要大批能正确认识和批判接受新事物,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能洋为中用、取长补短,为繁荣我们的新闻事业出一份力的新闻工作者。
三、专业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建设目标
(一)基本思路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闻传播技能,能够适应省市级媒体发展的需求。
新闻学教育必须适应传媒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媒体崛起,对传统新闻传播业产生巨大冲击,这种冲击已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在新媒体语境下,我校新闻学传播教育积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培养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二)建设目标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行业,聚焦融媒体传播,建成河南南部地区新闻传播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闻传播技能,能够适应省市级传播媒体发展的需求。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要加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专业和深化教学改革,紧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应用型”,着力培养适应全媒体发展并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实务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与传媒行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专业建设,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与行业有效对接。
四、专业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新闻实践教学与新闻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闻学人才培养体系,两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而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要强力推进以能力为重的“通识+分类”应用性人才,尤其要能正确认识和批判接受新事物,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能洋为中用、取长补短,为繁荣我们的新闻事业出一份力的新闻工作者。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
为适应新的传媒形式,培养全能型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同时加强新闻学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教育。通过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或实践课程教学,切实推进大学生的经典阅读、新闻采写、采访报道、视频制作与播音主持等新闻传播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研究生考试以及就业的需要,在教材的选用上着重选择具有行业针对性、经典的、教育部指定的教材;在课程的设置上提供贴近行业需求的选修课;并进一
步建设精品课程,根据新闻学专业发展情况,逐年完善自己的课程建设体系。
(三)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业界与学界的联系,鼓励教师到业界培训学习或顶岗工作,提高教师实务水平,同时积极邀请业界名家名人来校指导或直接参与工作坊的教学,形成具有活力的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双能型”队伍。
从2014年至今,李乐、周珂、张彦、白长燕都已经分别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在《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南阳电视台、南阳电台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锻炼,为新闻专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张晚意有多高
(四)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立足于新闻学专业实际,依托媒体资源,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和新媒介环境下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的是实践教学和课程实习相结合、校内专职教师和媒体从业者相联合、校内自创新闻平台与媒体专业实践平台相对接的方式。一方面不断更新和充实现有网络舆情实验室、实训场所,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专业实践的需要;另一方
面继续申请新型新闻编辑设备、软件,以适应现代新闻工作的需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