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教学导论
教材需求与课题立项
Java语言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的世界语,它的诞生是当今软件开发技术的分水岭。尤其是Java语言的“一次开发,到处使用”以及“开源自由、面向对象、健壮安全、高效简洁”等特性使其成为目前各领域应用软件开发商、用户和学习者共同的首选。为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除了针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开设Java程序设计专业课程以外,其它各相关专业也都开设Java程序设计选修课程,以便学生掌握较为专业的Java 语言编程技能和必要的软件开发知识。如何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Java程序设计类案例教材,已成为信息时代高职高专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电脑读书软件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高职高专计算机类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编委会组织多所大学、高职高专院校从事计算机教研、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和骨干教师,在认真分析和探讨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基础上策划了系列教材《高职高专计算机类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同时,编委会向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的子课题《高职高专计算机类课程改革的研究》,目前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本课题立项研究面向信息技术职业领域不同岗位层次如何有效融合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
式改革和教材课件开发等多层次的教学设计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通过系统研究,总结和提炼课题组成员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已经取得的相关成果,探索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新思路,提出系统地进行高职高专计算机类课程改革的新方法,开发建设具有鲜明高职高专特的系列教材和课件,旨在为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类专业设置、课程和教学改革、教材课件建设探索出一条坦途。
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教材定位
课程是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总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学校的一切教育实践都是以课程为中心展开。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培养的毕业生能否具备足以继续学习或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在开发《高职高专计算机类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的过程中,编委会从分析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信息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出发,在以课题为依托充分研究具有高职高专特的计算机信息类各专业方向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共性和特性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进行立项分析和重新定位,并结合现代课程教学理论划分三个层次进行全面的教学设计:首先,立足于统一规划和设计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类各专业方向相关课程教学系统的高度,对各门专业课程的职业相关度、课程间的耦合度与开课顺序、课程目标定位等课程计划以及课程标准等计算机信息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要开发教材的内涵与外延、教学媒体与实训环境、课件模板等教学资源的宏观设计任务;其次,针对各门课程以及课程中的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甚至每一个操作流程及其相关知识点的教与学
全过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其中,根据一门课程标准和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并针对教学对象建立递归式的目标体系等课程教学设计,进一步针对每一节课或相关技能操作及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然后对每一个学习任务进行小结型训练、拓展型提高的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最后,以面向教学资源制定的教学产品开发目标分析设计、开发生产、集成试用等教学产品的系统设计,并通过教学过程随时进行评价和修改。这些教学产品包括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材料、教学环境,以及其他教具、学具等。
职业教育课程是建立在综合职业能力标准基础之上的,而综合职业能力标准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目前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是“宽基础+多岗位课程”模式。为了达到综合职业能力标准,学生不能在这些模块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地进行选择,需要由教学单位根据职业岗位方向对专业课程(课程)进行归类和定位。实现课程定位的关键是需要解决课程体系层面涉及的两个问题:一是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个是各门专业课程(课程)对职业岗位的作用。首先,在同一专业内各门课程之间不应是独立的,而是应该设计成具有一定的逻辑次序关系。因为对于一门专业课程来说,某些课程是作为其基础概念和(或)基本技能而必开的前导课程,其他一些课程(课程)可能适合于作为其后续课程,还有一些专业课程与本课程不存在前导或后续关系,但与其他一些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为了更好地体现各门专业课程之间逻辑关系的耦合强度,我们引进“课程间的耦合度”量化值;另外,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广泛开展,计算机信息类职业目前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岗位
赖文峰和杨钰莹方向,某些课程对于一个职业岗位方向是必须熟练掌握的,而其他一些课程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为了准确表达一门课程(或一个课程)对某个职业岗位方向的重要程度,我们引进课程与课程的“职业相关度”量化值。
根据“课程间的耦合度”和“职业相关度”,我们将计算机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职业基础能力层面、职业岗位能力层面和职业拓展能力层面等三个阶段,即“三段式课程体系”。“Java程序设计”课程在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职业基础能力层面,是学生学习当今流行的Web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游戏软件开发等课程的软件开发职业方向各种技能课程的基础,同时又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涵盖的必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在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Java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多门职业岗位能力层面课程或职业拓展能力层面课程(课程)的前导课程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P-1所示。但在高职高专教育层次,Java程序设计课程一直没有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标准,主要原因是Java语言环境涵盖的内容不断丰富,跨平台软件开发技术发展又非常迅速,这些不确定因素给课程标准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立项研究,我们认为以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案例为主线,将Java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和软件开发基本技能实训并举作为课程标准的依据,在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材课件以及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和“职业性”特。因此,本教材在兼顾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Java考试大纲、国家高新技术模块考试标准的同时,将通过一个完整案例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环境的选择与安装配置、编程实现以
及发布、部署、运行测试、整合应用等核心组织编写。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本课程及教材介绍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逻辑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课程作为前导课程。
祭灶神4
M
《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案例教学
逻辑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项目实践
其他素质课程
图P-1三段式课程体系中的本课程、教材定位
从教学目标到案例分解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达到的最终结果,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部心理的变化。教学目标体系是由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组成的: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总教学目标),然后将其逐层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教学目标(模块)、项目教学目标(任务)、子项目教学目标(子任务)以及操作步骤/知识点教学目标(目),共同组成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
作为以学习应用技术为目标的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教材,《Java 程序设计案例教程》主要根据课题组提出并实现的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类专业课程“三段式课程体系、案例的模块化分解、目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整体教学设计思想,针对利用Java 开发环境实现“单机版考试系统”的完整开发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进行问题分解式介绍。在编写模式上采用目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和实训:用一个完整的开发案例作为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引线,并将从需求分析到编程实现、运行测试的完整开发过程分解到介
绍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个模块之中,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将每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实训任务以及细化的多个子任务,最后对每个子任务中的每个开发步骤进行逐步介绍,如图P-2所示。对于各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适时适量讲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加以演绎和关联,力求达到高职高专教学目标。为强化教学内容,在每个模块后面采用学材小结、拓展练习等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对教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深化理解。
谭松韵是谁
1.2 培养目标
熟练的实践技能
+
足够的理论知识
分析其他案例教程的优缺点
目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图P-2案例的模块化分解与目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教学内容及课时数建议
鉴于目前信息化应用对IT行业应用型人才“技能+知识”结构的需求,基于Java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能对于软件开发与测试、嵌入式产品开发、游戏软件开发、信息管理,以及电子政务、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等计算机信息类各相关职业岗位方向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职业技能和理
论知识,但各类职业方向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侧重面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课时数时应充分考虑其基础性、应用性、职业性和工程性特点。本教材作为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材,针对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类各职业方向的教学目标、国家二级Java考试大纲和国家高新技术Java 程序设计模块鉴定大纲,在教学内容的编排、课时数的设计上遵循“面向教学目标,基于教学大纲并宽于教学大纲”原则,递进式地划分为三段教学目标,并在各段所辖教学内容的模块、任务、子任务设计中以掌握预备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熟悉关键知识和高级应用配置技能为辅线,便于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中灵活把握本教材内涵和外延的尺度,适应各职业方向的教学、鉴定和考试需要,如图P-3所示。路由器怎么重新设置网络
现代企业制度
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建议采用ISO9000的过程控制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用“点滴激励法”来进行学习评价:每节课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认真组织完成每个实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