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头会馆》观后感
八月桂花香歌词  10月22号,我和家人去人艺观看了由宋丹丹、濮存昕、何冰等人主演的话剧《窝头会馆》。这部话剧主要讲述的是1948年北平解放前一年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几户住户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视钱如命,有的刁钻刻薄,有的麻木漠然,有的病入膏肓。他们都在忍受贫困潦倒之苦,物价飞涨之痛,苛捐杂税之折磨。话剧通过这calvin harris几户小百姓展现了老北平各人等的生活历程。
  说到人物角,我非常喜欢编剧刘恒在这部话剧里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他们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相比其它话剧,窝头会馆最大的不同就是将每人的性格特点通过他们的对话体现出来。我认为这也少不了演员自身对台词的把握,因为每个人都有大段大段的台词,可以说这两个小时里几乎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说话,很考验功底。而北京话直截了当的特点更是让每个人物身上的复杂和鲜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何冰饰演的苑国钟是剧中灵魂人物,也是这个四合院的房东。他独自带着有童子痨的儿子过活,四处求医问药,钱都花在了看病上,即使自己也明白儿子的病好不了。他的信仰就是“钱”,作为房东却偏偏拿不到钱,自己的房子出租给几户贫穷到拿不出钱来交房费的百姓,
又不可能赶走他们。当然,苑国钟之所以如此爱钱,全在于他的儿子,相信这也让他的慈父形象深入人心。刚开始他不断的拿自己开涮,以此让自己和他人苦中作乐。何冰在展现这段戏的时候将自嘲表现得很到位,让观众即便在他的话中捧腹大笑,却在笑过之后对这位做过不少错事,但也无奈屈服于社会的“爷”抱有深深的同情最精彩的一段戏就是周子萍和苑江森送钱的一幕戏。苑国钟看到钱的时候眼睛就移不动了,当周子萍把钱给他的时候差不多是抢过去的,不停地鞠躬不停地感谢,甚至有些失态。当苑江森发现父亲收下了同学的钱,斥责他归还的时候,苑国钟和儿子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一个好好的人就被钱折磨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这么苦中作乐的过活,世事不如人意,这没有希望的日子他真的活腻了,替儿子挨了子,正好但求一死。何冰演出了一个普通人物的挣扎与绝望。乔任梁案发现场照片
  濮存昕饰演的古月宗在剧中我认为是一个很大的亮点。看到二十分钟的时候,我还在和家人寻濮存昕的身影,殊不知他早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上场了,正是这个秃头驼背,趿拉着大宽裤子的邋遢老头。首先在形象上,演员就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包括诠释一个老年人走路的颤颤巍巍,加上人物性格上微疯癫的说话神态。这是一个迂腐又神经,风趣也乐观的老头,他常常说着神里神经的话,但每句话里又都有含义。他不是普通的老头,恰是这四合院的前房东。这也注定了他和苑国钟之间的利益之争,即使并没有硝烟。古月宗是个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很会算计的人,当初房子换来320块大洋和永久免费居住权,怎么算也值了。苑国钟当时想到的是作为业主的好处。有了房子的不动产,只要能租出去,不用担心钱赚不回来。他也恰恰没算到不止是他,所有人都在受社会弊病的折磨,自身都难保,又怎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利益?在这里也顺带提一下杨立新饰演的肖保长。我对他最后的印象还一直定在雷雨里的周朴园,在这里转眼变成了贼眉鼠眼,奸诈狡猾,欺诈邻里的恶人形象。若说两者都有“恶”的因素,那么在肖保长身上更多的是从动作和语言表现出的小人形象。当然,他也有弱点,那就是对他那在衙门里做些买空卖空的勾当,进过炮局蹲过班房,流气十足的儿子无可奈何!看似威风,实则也是黄雀眼前的螳螂。
  宋丹丹和孟秀分别饰演的田翠兰和金穆蓉这两只“老母鸡”,可算是本剧最大的看点。我本是冲着宋丹丹和徐帆的对手戏而来,但徐帆在当晚未上场。但是这样看下来,孟秀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和宋丹丹的搭配更是火花四溅,多次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鼓掌和欢呼。这两个女人在任何事情上都合不来,而且总会上升到很严重的层次。首先,她们出身不同,各自信仰的代表更不同。一个“哈利路亚”,一个“阿弥陀佛”,互相吵不过就只能把压箱底的祖宗搬了出来“震”住对方。金穆蓉的性格和她大户人家格格出身有关系虽然门第落魄,但是信仰犹在。她相信神明存在,并且她以为自己信奉的那个洋神仙,必然是比像田翠兰
青蛙王子的故事
这样的土穷人信奉的那个土神仙高明许多。田翠兰是个典型的旧社会妇女,她当时的心愿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赚钱,养活这个家,只要安安稳稳的就一切都好了。她没文化,不认识字,当然也不懂对门那些洋文化,佛祖就是她心里的寄托。从她身上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当时女人当男人使的无奈之举。宋丹丹本人的声音首先很符合这个人物大剌剌,嘴皮子上不饶人的特征。其次就是为了符合角当过“暗门子”的特点,宋丹丹特意时不时地晃动自己风韵尚存的腰肢,甚至在苑国钟掏钱的时候挑逗他,引得观众纷纷啼笑。
  窝头会馆的舞美设计是我非常喜欢的。四个写有“窝头会馆”的烫金大字牌匾在开演前就吸引了观众们的眼球,不少人拿出相机来拍照。大幕拉开以后的布景更是让我惊喜:虽然斑驳破败但又生活化,不论是房屋还是生活用品都极具老北京的生活气息,甚至让我也仿佛感到自己回到了儿时。我还发现房屋后不起眼的地方竖立着一根最古老的电线杆,这个标志只属于古老的北平。从中看出设计人员考虑的细致周到。由于所有剧情都在这个四合院中发生,所以不需要频繁地切换,搬运道具,四合院就是这场戏的主体结构,也是整部剧不变的布景。唯一的变化就是用灯光分别制造出早、午、晚的亮暗效果。
  在我看的当晚,观众的反映是非常热烈的。一般来说在观赏话剧的过程中都是十分安静的,
但是由于话剧出人物间多次的冲突和对话,这些精彩演绎让观众们忍不住一次次地欢呼,鼓掌,在最后演员谢幕的时候更是持续了许久不断的掌声。我能看出观众都是从心底喜欢这部话剧的,包括我。由于故事都发生在四合院内,《窝头会馆》和《北京人》是有着相似的地方的,但最大的不同就是《北京人》整体基调灰暗压抑,《窝头会馆》则借助搞笑的北京话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让观众体会到解放前社会的腐朽。所以这部剧的特点也是北京话,一旦离开了这点,则完全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还查了资料,得知编剧刘恒也长在南城因此对于老北京话非常熟悉而且有一定研究。因此写出的语言感觉上很有老舍的风格演员们都是北京人艺的老戏骨,除去主演何冰,即便不是北京人,在如此正宗的文化下浸润了多年,说出来的话也就都带有了京腔的韵味。我自己是北京人,听到这些熟悉的音调语句,真的感觉万分亲切。所以这是窝头会馆的最大优点,但这也让我想到了窝头会馆的受众,恰恰也会因为这个特点受到影响。人艺戏骨们的集中是一个最大的卖点,不少观众想必也是冲着主演几个而来。但是若说到真正认真看起来,那么关注力自然也会转到人物的台词上,这一点我就很替那些并非生长在北京的观众而担忧了。从我自己在学校的经历来说,有时我自我感觉说话语速并不是太快,周围的同学都反应听不懂。而剧中大段大段的台词都是需要用很快的语速说出来的,在这点上说并不是不照顾观众,而
是若要体现出人物特点或者达到体现语言魅力的目的,泰瑞斯吉布森语速是艺术构思的一部分,总有它的道理,这是必须遵循语言规律的。也就是说假如北京话骂起人来只有一气儿说完才会达到效果,而其它的表达方式也亦如是。观众来自全国各地,自然不止北京,那么对于我这个从小生长在北京的人仍然对于某些俗语不完全明白的情况下,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更会影响观赏效果。况且现在传统文化正在快速流失,我小时听过的那些京话也早已经变了味道,类似“磨剪子戗菜刀”之类的叫喊更是销声匿迹。90后是恰恰卡在边缘的,再往后的小观众,若非有意接触传统语言,也是完全不会明白剧中大量的俗语是什么意思的。因此窝头会馆的受众更偏向于中老年,一部分原因也是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其实没有话剧是完全适用于任何人的,好比再经典的外国戏剧,由于涉及到国家文化不同,即使翻译过来别国观众也无法完全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我认为没必要一味追求受众的广泛,这不能代表什么。若是将窝头会馆再精雕细琢一番,比如再细致地刻画一下现在看来有些突兀的结尾,想必也是一部不错的作品,也能成为真正属于人艺自己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