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武汉解放。70年后的阳光4月天,笔者有幸拜访了当年亲身参与武汉解放地下斗争的九旬革命伉俪彭其光和文询,聆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革命夫妻分工合作
1948年12月,担负侦察敌情工作的中共中央中原局社会部在河南禹县正式成立,下设侦查、治安和材料等科。时年24岁的彭其光是侦察科负责人,22岁的妻子文询是材料科科员。随着三大战役的顺利进行,中原局社会部的工作重点逐步
转向有待解放的大中城市。1949年
1月,中原局《关于开展特情派遣工
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为适应当时的
战争形势,顺利接管城市,根据前期
情报派遣工作在郑州、开封的经验,
应充分利用当前各界人士向我方靠
质量管控
拢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情报派遣
工作,调得力干部从速建立特情机
构,由江汉和桐柏等军区分工负责
武汉、长沙等方向的工作。
1948年12月上旬,为做好解
毕业感言小学六年级感动到哭
放武汉准备工作,中原局社会部首
先派了一个情报组进驻漯河前线,
旨在开展向武汉地区的派遣打入、
情报搜集工作,但进展缓慢。12月
底,为尽快打通武汉情报渠道,中原
局社会部选派以彭其光为首的9人
组成江汉前线情报工作组,进驻湖
北省以西地区。之所以选派彭其光,
除了其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外,还因
其为武汉人,便于开展敌情搜集工
作。9人中还有4名特殊的大学生,
选自当时中原局社会部开办的保卫
人员训练班。这4人籍贯武汉,而且
家庭背景属于地方豪绅,社会关系
回顾在刀锋上行走的日子——
—九旬革命伉俪讲述武汉解放的亲身经历
口述/彭其光文询整理/李欢钟星
韦礼安个人资料他不敢肯定自己走了这么多年,家里亲人是否健在,而家中的双亲也从没有得到关于儿子的任何音信,都以为儿子已不在人世。到郑家塘时,已是黄昏,村庄变化很大,郑国仲几乎认不出回家的路。他只好按少时印象寻,在一座似曾相识的破旧房子前,他停下了。屋门外站着一个头发全白、穿着破烂不堪的老太太,郑国仲看了一眼,没有认出来这位生他养他的老娘,老娘也没有认出他。郑国仲走进里屋,屋角坐着一位老伯低着头烤着火,对进来的解放军保持着敬畏,态度既客气又透着冷淡。郑国仲仔细地看了看他,没有认出来这是自己的父
亲,父亲也没认出他。郑国仲主动
与老伯攀谈,说出了自己的小名,
详细地讲了自己当年参加红军离
开家乡时的情景、自己家里的情
况。听着听着,老人呼地站了起来,
抓住了他的臂膀,一下子哭了,一
直在门外静听的母亲听闻赶紧进
屋。郑国仲“扑通一声”给父母跪了
下来,多年来对父母深深的思念和
无以侍奉的愧疚以及各种复杂的吉克隽逸
情感交织在一起,让这位战场上的
硬汉泣不成声。
离休后,郑国仲根据自己的战宋智孝 gary
斗经历,撰写了《第二次打新集》
现代作家《夜摸降头山》等回忆文章,并出版
了回忆录《从太行席卷西南》。1988
年5月,位于山西省武乡县的八路
军太行纪念馆主展馆落成时,郑国
仲不顾年事已高,与陈锡联、李德
生、王政柱等老将军专程来到山西
故地重游,他们抚今追昔,欣然题
词以示缅怀。
1992年1月11日,郑国仲走
完了79年的人生路,因病于北京
去世。郑国仲的一生,无论是革命
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
诠释了中国之军魂、永葆了革命家
之本。
责任编辑/黄敏
口述档案
27
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