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 南京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对峙局面
(2) 宁汉合流
(3) 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改易旗帜”
(4) 北洋政府时期形式上存在的议会制度被彻底废除
2、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特点 | 补充说明 |
建立庞大军队镇压人民、消灭异己 | 独裁专制统治的支柱 加强地方反动武装 |
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 刘昊然被曝留级中统、军统 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 |
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 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 |
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 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 | 镇江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
总结 | |
①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无本质区别 ②中国仍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国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同国民党反动统治作坚决斗争——民主革命的基本依据和战略出发点 | |
3、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成都市内旅游景点(1)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2) 八七会议
特点 | 补充说明 |
清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着新的道路”任务 |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 ①中心问题:土地革命 ②根本问题: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建立广泛、可靠的众基础 ④提出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问题 |
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 制定出继续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
(3)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南昌起义
(4) 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
4、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 对中共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会议或论著 | 要点内容 |
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
中共六届二中全会 | 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苏维埃区域的帮助 |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 现有农村红军,后又城市政权——中国革命特征、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
《红旗》署名信件 | 大力发展农村工作 |
《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 金宇彬复出画报①论证了红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②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③为解决以农村为工作中心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①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 ②红军、游击队、红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
《反对本本主义》 | ①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②表现了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
总结 | |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思想的初步形成。 ②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 |
(2) 反“围剿”战争:积极防御的方针、“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战术,连续粉碎四次“围剿”
(3) 土地革命
要点 | 内容诠释 |
目的 | 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
井冈山土地法 | 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缺乏经验,不合实际) |
兴国土地法 | 原则性改正: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 |
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 ①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②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缺 最红网络游戏家族名 |
二、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宪法大纲》、土地法令、劳动法、中共中央执委会、中共临时中央政府
(2) 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广泛吸收工农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3)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农业生产、文教事业,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
2、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1) “左”倾盲动错误:盲目要求“创造总的局面”
(2) “左”倾冒险主义:盲目要求举行全国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中心城市
(3) “左”倾教条主义
问题类别 | 要点内容 |
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 | 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 |
革命道路问题 |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工人总同盟罢工、武装起义,根据地红军“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 |
土地革命问题 | 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
军事斗争问题 |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
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 | 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
最大恶果 | |
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进行长征 | |
(4) 卓伟爆料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①浓厚“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②共产国际错误干预和瞎指挥,③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正确地结合起来(主要原因)
(5) 赣南会议、宁都会议、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反对邓毛谢古的斗争——对着的正确主张
3、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2)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共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3) 确立了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4)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4、红军长征的胜利
(1) 三大主力会师
(2) 长征精神: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②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一切牺牲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