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秦书法——逐步定型---书法知识一本通
商、周、秦书法——逐步定型
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秦代书法
一、秦统一文字
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26年,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春秋战国时代。奏始皇为了巩固已经统一了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改变诸侯割据所形成的“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音,文字异形”的局面,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政策,这在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上是一大进步。
杨玏个人资料简介自殷商甲骨文以来,字体的笔画线条和部位并无严格的规定,只是以形象为依据,结体和线
条的处理,都是约定俗成,比较自由。在周平王东迁以后的春秋战国500余年当中,由于战乱频繁,诸侯割据,地方区域性的字体显著多起来,有的字竟有100~200种写法。据《金文编》著录说,“宝”字就有194种形态,“眉”字有104种,“寿”字也在100种以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18件青铜器铭文中的“永”字就有13种写法。如此繁杂的书体给文字的交流造成困难,对那些趋向简便化的民间俗体,也得不到广泛的交流。秦始皇根据丞相李斯的建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订统一的标准字,由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在西周以来秦系文字基础上,省繁就简,使之规整统一,线条匀净,强行推广,后来就把这种字体称为小篆或秦篆。
秦篆图
从殷商开始,文字在不断的发展、普及。郭沫若同志在《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中说:“两周所留下来的金文,是官方文字,无分南北东西,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晚周的兵器刻款、陶文,印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大有区域性的差别。”秦始皇时,一方面以沿袭商周以来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为主的秦系官方文字为基础,删改各地区域性的异体字,成为秦篆;又删改齐、鲁、楚等地的民间书体为秦隶,以适应当时社会生活
急速变化特别是军务方面的迫切需要。所以秦的统一文字是双轨进行,官方的正字篆书是一个系统;另外又以齐、鲁、楚、菖等地民间的简便体为一个系统,两个系统又相互渗透。军事院校
二、秦书八体秦代以篆书为主,同时又以用途划分为“秦书八体”。许慎《说文·叙》云:“是时秦烧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后,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趍(同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大篆是小篆的长辈,大、小篆都是秦时的官书,也是正书。由于政务需要,把原来视为徒隶之书的民间的简便俗体隶书也列为官方正书。《汉书·艺文志》云:“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也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又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其实,篆字的简便化早已在进行,如前所述如楚简、帛书等。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发掘出了一座古墓葬,考古学家鉴定为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时物,共得秦律简1100余根,其书体虽然还保留有篆书的结体遗意,但已经隶化,笔画中已出现波捺的笔意,是典型的古隶书。
传说程邈创造隶书,这当然是错误的说法。任何文字都是众的创造,只是由某些人加以整理和统一而已。这在秦代陶文中也可得到印证,如秦陶文“宫、疆、咸、阳”等字,虽有篆书意,但笔划已简便化了,已向隶书转化。关于秦隶究竟是怎么样的,郭沫若在写《古代文字的辨证的发展》时,因没有看到出土的秦简等资料,把秦诏版等这种草篆体,看成是秦代的隶书。现在不仅有秦简,而且有1979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发现秦刑徒墓瓦志刻文18件。这些刻文,明显的也是秦隶。结体方整而处纵势,除少数尚留有篆书结构外,其他都属隶楷结体,笔画方折,平入平出,如“阑陵居赀便里不更牙”,“博昌居比用里不更余”等等。这批刑徒墓砖刻文和前面所引的陶文,都出于下层吏属或平民之手,又比秦律简更加简便和隶化,其中如“便、里”等字几乎已接近后来的楷书,是研究秦代隶书的重要资料。2017高考时间
两张图片合成一张秦书八体,除大篆、小篆、隶书以外,尚有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刻符是符节上的文字,因直接刻在青铜铸的符节上,故笔画方直,体势纵长,风格浑厚。如《阳陵虎符》《新郭虎符》。虫书是指幡信上的字体。所谓幡信,是以旗帜作信号,传递命令指挥军队用的,犹如符节。摹印是指玺印中的字体。由于在玺印小范围内布局,故字体的笔画和结体略有变化。署书是指一切题字的书体,现无实物可见。殳(音书)书是武器上的铭文。
三、李斯和秦刻石李斯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书法家。同时代的还有赵高、胡母敬等。在秦以前,虽有仓颉造书,史籀造籀之说,但都十分不可靠。李斯(公元?~前208年),字古通,楚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年少时为郡少吏,后从苟子学帝王之术,学成西入秦,先为客卿,官至丞相,始皇死后被二世所杀。他作为秦丞相,是“书同文”的倡议者,并写了《仓颉篇》7篇,是一个对文字学和书法都很有研究的人物。晋卫恒《四体书势》说:“秦时李斯号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唐张怀瓘《书断》称他的书法“画如铁石,字若飞动……斯虽草创(秦篆),遂造其极矣。”又说:“斯小篆入神,大篆入妙。”张怀璀还说,秦始皇以和氏壁造玺,令斯书其文,今《泰山》《峄山》《秦望》等碑都是李斯的遗迹。秦代的重要刻石、包括秦始皇出巡的刻石与青铜器铭文也都出于李斯的手笔。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秦诸山石刻,虽史称相斯所作,亦不著书名。盍风气浑厚,末艺偏长,不以自夸也。”
秦刻石
秦始皇出巡5次,刻石7块,即:《峄山刻石》《琅砑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门刻石》《会稽刻石》和《泰山刻石》。这些刻石大都早已不存。《泰山刻石》在
宋代尚完整,后火焚裂成石片,现有9个字,存放在山东泰安岱庙内。拓本以明安国题签宋拓165个字本为最佳。现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拓29字本,为国内最早拓本。《琅砑台刻石》有13行86个字,除6字外,余为后刻上的秦二世的诏书,并大多已残缺,模糊不清,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方若等传说此石已沉入大海。《峄山刻石》在唐开元前原石已毁,故杜甫有“峄山之石火已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诗句。唐代的这种肥翻刻本也未能留下来,现传世的是宋郑文宝摹南唐徐铉临本,除字体稍瘦外,尚有古意。翻刻的《峄山刻石》存陕西省碑林博物馆。这些刻石的文字都是标准的秦篆,结体成纵势,端严稳重,笔画简洁,线条匀称,转折时运笔圆中带方,起笔时圆笔略粗,有逆笔回锋的笔意,收笔时如露结垂珠。笔画安排以简就繁,以繁就简,左右对称,相互协调,上下呼应,疏密有致。章法布局茂密而规整,左右上下均成行列,是一种非常严谨、规整而富有姿态的书体,风格典雅古朴,浑厚而有姿致。蔡邕《篆势》云:“或龟文针裂,栉比龙鳞,纾体放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缊。扬波振撇,鹰踌鸟震,延颈胁翼,势欲凌云,或轻笔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水露缘丝,凝垂下端,纵者如悬,衡者如编,杳妙斜趋,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跂跂翱翱。”
阳陵虎符
阳陵虎符2
国庆节祝福祖国的语言除刻石文字外,保存最完好的是虎符文字。虎符是我国古代帝王调兵用的凭证。现在虎符有3件:战国秦的《新郝虎符》,秦统一后的《阳陵虎符》,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出土的传为战国秦的《杜阳虎符》(罗敷颐先生认为是假物,从书法看确实不如阳陵虎符)。虎符是铜器嵌金,故能保留字体原样,历来受金石学家和书法家们重视。王国维在《秦阳陵虎符跋》中说:“文字谨严宽博,骨劲肉丰,与《泰山》《琅玡台刻石》大小虽异而体势正同。”又说:“此符乃秦重器,必相斯所书。而二十四字,字字清晰,谨严浑厚。经不过数分,而有寻丈之势,当为秦书之冠。”
秦诏版
快递邮费价格表秦诏版、诏量、诏权、陶量、瓦量等的书法,虽都是秦篆,但大多比较草率,不属于那种标准的秦篆。是一种草篆体。
秦代在书法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篆书发展到总结阶段,隶书由民间隶化开始,演变为秦隶,正式走上书法艺术的历史舞台,这是文字和书法艺术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对书法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