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陶怡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材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中的第二部分“咫尺千里——山水画”的内容。本课内容与中国古代人物画和中国古代花鸟画部分一样,属于中国画中自成一格的内容。古代山水画的类别、笔墨技法、空间表现方法和意境等内容完整地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特点,具有经典型艺术代表。学生通过鉴赏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学习鉴赏中国山水画的过程和方法。在这个鉴赏过程中,学生学会自觉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体会山水画的空间关系和构图美,品味山水画的笔墨美,感受意境的哲理性,理解古代山水画的艺术境界。学生学会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鉴赏,对作品形成评价。
教学重点:古代山水画的观看方式和空间营造手法(三远法)。
教学难点:古代山水画的经营位置和意境的哲理性。
●学情简要分析
通过前面一节课对古代人物画和古代花鸟画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中国画的类别、笔墨技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中国画鉴赏初步具备一定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此基础上,本课进一步探讨古代山水画的特点和鉴赏方法。虽然有前面知识的铺垫,由于山水画画科的独立性,以及山水题材在形象上的抽象性,空间手法在理解上的差异性(与西方空间透视即现实空间透视的差异),意境描述在表达上的不可言传性。学生初接触不容易通俗表达自己的感受,因而在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难理解的情况。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类别;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观看方式, 
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空间追求;理解古代山水画三远法,分析空间营造手法和经营位置形成的形式美感;了解古代山水画的笔墨技法;理解意境的哲理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山水画作品的鉴赏,理解古代山水画的特点,初步掌握鉴赏山水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同时在品鉴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学会怡情,享受艺术的熏陶。
●教学策略方法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体验和感受之后生成知识。在教学环节中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体验,增强了本课的直观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引导。用贴近自然和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的情感发生移情,与山水画作品发生共鸣,由内而外的感悟出画中意境,消除学生心中存在的中国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通俗观念,学生在感受了画面之后有感而发,用语言描绘出心中的感受,从而理解“意境”这一抽象的知识点。另外,本课采用比较的方法,与西方风景画比较,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观看方式和空间关系,从而理解古代山水画的空间营造手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巩固古代山水画空间关系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了古代山水画的经营位置,为画面的形式美分析进行铺垫。总之,本课教学设计
中注重学生体验,增强直观感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实现本目知识的教学目标。
两个胖子打一城市名●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
师:展示电影《富春山居图》的宣传海报。
师:大家观看过这部电影吗?它因一幅名画而拍摄,这幅画就是《富春山居图》。大家知道王羲之的《兰亭序》吗?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幅画被誉为是“画中兰亭”。
师:这是一幅什么画?
生:山水画。
师:今天我们通过欣赏这幅山水画的旷世之作来走进中国古代山水画。
【学导结合】远观其势
一、 了解和介绍作品的背景
师:我们先来欣赏这幅名作。
师:(欣赏完作品)画面最后出现的文字部分我们可以称为什么?
生:题跋。
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鉴赏中国画作品时是先看画的部分还是先看画家的题跋?
生:自由回答,有的学生会选择先看题跋。
师:为什么先看题跋?
生: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等方面。
师:我们来看看《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简要介绍题跋内容,重点点出创作地点——南楼和“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这两个内容)
cpa报考条件师:这幅作品之后的经历非常巧合得被无用师言中了。
(简要讲述这幅画被强取、火烧和山水合璧的收藏经历)
qq非主流网名男
师:大家都争相收藏这幅画,我们看看画家什么样的经历让他创作出如此有魅力的作品?
(简要介绍黄公望的生平)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内容?
生:了解了画家和作品的背景。
二、 古代山水画的空间关系和构图特点
(一) 空间关系
1、观看方式
师:这幅图片是从题跋中提到的南楼角度拍摄的,大家对照一下画中的几座山的位置与现实中山的位置一样吗?如何才能见到画中山的位置?
生:不一样,画家是在行走中看到每座山的样貌,不是固定在南楼一个位置画的。
师:的确是这样。据考证现在图中的平原部分元代为水域。黄公望有可能是怎样观看到山的?下面同学们也像黄公望那样坐着小舟在江中看山景然后把看到的山景画下来。大家画的速度要快。
学生体验】游飞云江画江边山景
学生体验移动中观看山景,感受移动观看山景的过程。
师:好多同学画得和黄公望画得很相似呀,具有大师水准。(活动结束小结学生画的情况)
师:可见,古代山水画家是游动观看,再看一下西方风景画,是如何观看的?
生:固定在一个位置。
师:我们可以称作定点观看。刚才我播放飞云江景时,已经播放结束了,但是你还没画完,你是怎样完成画作的?
生:凭记忆画完的。
师:可见,中国山水画家很多时候是凭着目识心记画画的,西方画家呢?一般是对景写生画画。中国古代画家与西方画家不同之处是什么?
生:中国古代画家融入了一些主观的因素。
2、山水画的空间追求
师:尽管中国古代画家融入了许多主观因素,大家观察一下《富春山居图》中的几座山把现实中的山的特征描述出来了吗?
生:描绘出来了。
师:我们再看山与山的关系,比如山的前后、远近、大小比例是符合现实关系的。我们再看《富春山居图》的尺幅,高33厘米,但实际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生:空间很大很远。
师:咫尺千里的视觉感觉,这是古代山水画的空间追求。(彰显本课主题)
变性人河莉秀
3、三远法
师:刚才有同学说感受的时候用“大”来形容。古代山水画家把画中的空间关系归纳为“远”。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宋代JISOO的SOLO  郭熙《林泉高致》
由此,衍生出古代山水画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
(体现教参中学生了解一些古代山水画理论的教学目的)
梦见被鬼追学生活动】分析山水画作品中空间手法
师:请同学们来分析下面三幅图中分别是哪一种空间关系?
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准切,高远是一种由下而上高山仰止的感觉,深远是由山前到山后一重一重的层次感觉,平远是由近山望远山辽阔旷远的感觉。下面难度系数增加一下,下面是五代时期四位山水画家的作品请分析画面的空间关系。
  (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应用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一步梳理和巩固,为后面的学生活动做好铺垫。)
生:董源《潇湘图》是平远,关仝《万壑松风图》是深远,巨然《秋山问道图》是高远,荆浩《匡庐图》是高远、深远、平远,学生答案多元。
师:荆浩《匡庐图》的答案很多个,给个大图细看一下。(学生到讲台上对作品分析)
师:高远、平远、深远三种空间手法综合运用。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到位。下面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富春山居图》的空间关系。
合作探究一】分析《富春山居图》的空间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到作品前详细分析《富春山居图》的空间关系。
合作探究二】古代山水画空间手法的应用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用所学三远法的知识,用所给素材,来尝试组合一幅山水画,体验山水画三远法的空间关系。素材要区分近景、中景、和远景,画幅形式可以是横幅形式也可
以是竖幅形式。
(课件显示横幅构图《富春山居图》局部,竖幅构图《匡庐图》,给学生提供参考。)
把组合好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然后选两组学生讲述他们小组的作品营造的是什么空间关系?
4、山水画的构图(经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