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故事-始作俑者成语故事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那么你们知道该成语出自哪里吗?下面是本人带来的关于始作俑者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始作俑者成语故事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置顶语在哪设置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
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佩珏逐菟成语故事
      【出处】《淮南子·汜论训》:楚王之佩珏而逐菟,为走而破其珏也。因珮两珏以为之豫。两珏相触,破乃逾疾。
      乱国之治,有似于此。
      楚国国王佩带着玉珏去追赶兔子,因为跑得太快而把玉珏碰破了。为此,他便佩带上两块玉珏以做好准备。结果,两块玉珏互相碰撞,破得更快了。
      楚国的政治,很像这件事。
      这一则寓言讽刺了过惯了骄奢淫逸生活的剥削阶级,不懂得实践的经验。正像治理国家大事一样,不懂得政治的要领,不顾及实际的矛盾,一味按一己之好恶去办事,就肯定会把国事搞乱。带着佩玉去追赶兔子当然会把佩玉碰坏,这道理是极为浅显的。但是楚王不知道检讨佩玉追兔是不合时宜的,反而佩了两块玉去追兔,结果是越多越坏。
二胎准生证      鱼目混珠成语故事
      “鱼目混珠”这则成语是说鱼的眼珠形状很像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这则成语出自《韩诗外传》:白骨类象,鱼目混珠。
换挡拨片怎么用      从前,有一个叫满意的人在一个处于蛮荒之地的不起眼的小铺子里,用所有的钱买了一颗大珍珠。回到家后,他把大珍珠放进一个特意制作的大盒子里,好好地收藏起来。只有在过年时,他才拿出来给一些知己看。
      满意有个叫寿量的邻居,家里藏有一颗祖传的大珍珠,常想拿出来和满意一较高低。可祖宗有遗训,“不可轻易示人”,只好作罢!百慕大权证
      无巧不成书,两人不久都得了一种怪病,卧床不起。看了好多医生,吃了好多药,可病情仍不见好转。一日,街上来了一个据说能治各种疑难杂症的游方郎中。两家人分别将其请到家中,朗中看完病后,说此病需要以珍珠粉来合药,才能彻底治愈。他留下一个方子,便匆匆走了。
      可是满意怎么也舍不得残损那颗稀世珍珠,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的药;而寿量则吃了用家传珍珠粉合的药。后来郎中得知满意并未用珍珠粉,发现他的珍珠的确是稀世之宝。而郎中一看寿量的珍珠就说:“这是海洋中一种大鱼的眼睛,以鱼目混充珍珠,哪能治好你的病呢?”
囍这首歌的故事
      难怪,尽管用了“珍珠粉”,寿量的病也没有治好。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