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学方案
作者:朱新祥 贾玉荣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6
        导语:唐代诗人元稹曾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爱情佳句,还创作了以自己为原型,反映才子负心,佳人薄命的唐传奇《莺莺传》。短短的《莺莺传》竟成了后世文人创作的蓝本。金人董解元以《莺莺传》为蓝本,将其改写为2016金曲奖才子佳人,以恩报德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写下了才子佳人,喜结姻缘的千古绝调《西厢记》。明初贾仲明以天下夺魁四字,概括了《西厢记》在元代剧坛的崇高声誉。而其中第四本第三折(俗称长亭送别),曲尽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情致和意蕴,不仅警绝深至,堪称全剧戏眼,而且超越时空,成了辉耀艺坛的千古绝调。
        一、分段诵读,感知文本
        老师读科白,四生分读:甲生:1-3 乙生:4-12 丙生:13-17 丁生:18-19
        二、师生共同推选,择出其中三支曲子,引领学生细细品鉴
        [端正好][滚绣球][朝天子][收尾结婚用品]
        1、首曲[端正好]描写了莺莺去长亭赴宴的途中所看到的什么样的景象?这样的景象寄寓着莺莺怎样的情感?这一支曲子那几个字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这一曲紧扣暮秋天气,抒写离人伤感
        前四句,一句一景,景中寓情:碧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大地上到处是凋谢的黄花,凄紧的秋风阵阵吹过,长空里的大雁由北向南飞去。这些极富有深秋季节特征的风物,凝聚、诗化,构成了一派萧瑟、黯淡的景象,它们所营造出的悲凉的气氛,正好衬托出莺莺此时为离愁别恨所烦恼的痛苦心情。愁上加愁,使离别的痛苦倍增。
        末两句,一问一答,使客观景物带上浓重的主观彩。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奇特。除了造化的神工,谁又能使枫林一夜之间变红呢?舒高图片字暗藏一个,而以,不仅平添几分动态的意趣,而且与长亭筵席相照应,真是一箭双雕。总是离人泪答得妙绝!染红枫林,总该是离人眼中滂沱的血泪吧!称呼中暗藏一个字,点出离人凄切之情,成了传情之物,使人思而得之,更显得蕴藉有味。在离人心目中,这一
片枫林似乎就是被她苦痛欲绝的离情所感染,而变得血红血红的。一个字引人联想到离人泪珠涟涟、血泪千行,渐渐浸红枫林的凄凉意境,字显得蕴藉而且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里的染霜林似曾相识,与的《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尽染在文字上没多大区别,其意境却大不相同。前者因夫妻离别而痛不欲生,流出的只有泪,看到的只有悲;后者满怀豪情壮志,看到的是生机勃勃。二者的不同在于主观移情。总而言之,婚纱品牌排名”“”“三个字引人联想,蕴藉有味,生动感人。
        2[滚绣球]一曲想象奇特,把自然景物和车马首饰都拿来,赋予奇异的幻想并运用了一些对比和夸张。这一曲中哪些唱词表现了想象奇特?这一奇特想象流露了离人怎样的心理?此曲中有哪些唱词运用了对比和夸张?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陈晓赵丽颖是情侣吗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这两句唱词表现了想象奇特:让路旁垂拂的柳丝条系住张生的马,留住张生;请天边萧疏的树林挂住西坠的斜阳,不让时间流逝,这样他们就可以永远厮守相爱了。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这些句子运用了对比,使莺莺难以割舍的离情更显炽烈、鲜明。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语涉夸张,将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得更为强烈而真切感人。
        三、打通全篇,进行研讨
        3、送别,离人免不了离愁别绪。莺莺愁到何种程度?请用原曲文量化一下。除了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些唱词表明莺莺愁得消瘦了下来,还有哪些唱词也表明了莺莺离愁之苦?请指出。然后从别筵酒食方面分析莺莺的离愁之苦。
        苦况量化: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有浓度)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有重量)
        离愁之苦: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
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着重重叠叠的泪。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