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目标贯通的文言文思辨性阅读:《阿房宫赋》《六国论》教学设计庹宗康小娴
践行“师之蕴”工作室“单元目标贯通的学习课堂”的教学主张,探索单元目标贯通的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建议从以下几点观察课堂:1.课时目标的具体化;
2.课堂环节的对应性;
3.师生互动的启发性;
4.理性思辨的有效性。
【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
《阿房宫赋》《六国论》是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6课的两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责任与担当”,对应的学习任务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导语”提到:“要注意领会作者观点及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按照“师之蕴”文本解读范式之“解读内涵三层次法”,对两篇课文如下解读:《阿房宫赋》显性内容为以铺陈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的建筑之奇、宫中美人之众、金玉珍宝之多;
隐性意脉是秦始皇个人的奢靡生活与天下百姓的幸福生活的矛盾对立;
深邃主旨是劝谏唐敬宗吸取秦亡教训,不要大兴土木沉溺于声而激起民怨。《六国论》显性内容是纵谈六国割地赂秦导致破灭的历史;
隐性意脉是赂敌求和对国家实力和军队士气的极大削弱;
深邃主旨是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六国破亡教训,不要赂敌求和自取灭亡。
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国家灭亡的教训,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议论本质上都是劝说而非论证。但因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阿房宫赋》是一篇赋,兼有论的特点,以抒情为主,抒情中有议论;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又兼有策论的性质,其议论并非就史论史。
结合文本特点和教材要求,《阿房宫赋》的教学價值在于体会“赋”的气势和感染力,理
解赋论结合、以情代议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六国论》的教学价值在于理解“论”的逻辑严密性和现实针对性,体会文章的气势和情感。
高一学生对“赋”和“史论”这两种文体的特点不熟悉,但对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有一定了解,知道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些都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学生应该已进行过几次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具备了梳理文章思路和结构的能力,但在辨析文章的逻辑严密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课时目标与课堂环节】
单元目标:
1.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章的现实针对性,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
2.辩证思考作者观点,客观分析文章的论据及论述过程,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3.感受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弘扬心怀天下、勇担责任、坚守道义的优良传统。
陈坤退出赵薇持股公司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赏析赋的手法和特点,体会《阿房宫赋》的气势和感染力。(教学重点)
2.分析《阿房宫赋》的意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
课堂环节:
一、梳理阿房宫的特点,赏析铺陈渲染手法
1.作者是如何描写阿房宫的?
预设:鸟瞰(占地广)——特写(楼阁多、工巧精致)——仰视(宫殿多、高插云霄)——远眺(雄伟壮丽)——总括(大、气候不齐)。
2.作者是如何描写宫中的美人的?
预设:①明其来源——从六国掳掠而来;
②状其梳洗——人数众多;
③诉其哀怨——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3.作者是如何描写宫中的金玉珍宝的?
预设:①来源——六国从百姓那里掠夺而来,秦始皇再从六国掠夺而来;
②数量——倚叠如山;
③秦始皇的态度——弃掷逦迤,亦不甚惜。
4.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预设:富有气势和感染力(“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二、分析文章意脉,把握写作意图
性价比最高的suv车 1.作者如此夸张地渲染阿房宫建筑之奇、宫女之众、珍宝之多,目的是为什么?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蔡明老公 预设:突出秦始皇个人生活的荒淫无度(骄奢淫逸)。
2.以上三个方面的顺序能互换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三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先建好宫殿,方可金屋藏娇,最后写金玉珍宝,是为了自然引出下文的议论——秦始皇穷奢极欲的生活是建立在对百姓搜刮掠夺的基础上的,并最终导致了百姓的不满和反抗,最后顺势劝谏当朝统治者爱惜民力以免重蹈历史覆辙。文章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张本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3.梳理《六国论》议论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教学重点)
4.质疑《六国论》的观点、论据和论述过程,培养思辨性阅读的习惯。(教学难点)
课堂环节:
三、课前自主学习,查相关史实
预设:秦灭六国时间表(表2);
六国赂秦割地与战败失地情况比较(表3)
四、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思路
预设:
五、大胆质疑文本,培养思辨能力
预设:
1.质疑论点:六国灭亡的原因很复杂。如秦国方面——有利的地理位置、国君励精图治、实行商鞅变法等;
六国方面——六国互相削弱、国君的昏庸等。赂秦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况且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质疑论据:很多论据并不可靠。例如,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原来的土地是周天子册封的,文中“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与史实不符;
燕国后亡主要是因为燕国距离秦国最远,而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并非“用兵之效”;
专科考研条件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的史实不详,无从考证。
3.质疑论证过程:论证过程不严密。例如,齐国“与赢而不助五国”而后亡并不能证明“不赂者以赂者丧”,两者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燕太子丹是因为燕国眼看要被秦国灭了才冒险一搏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并不是因为荆轲刺秦王招致了燕国的灭亡;
赵国因为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错杀李牧,说明赵国国君昏庸,而非“用武不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