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六国论》文阅读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了解“赋”和“论”这两种不同的文体;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体会课文运用的比喻、排比、铺陈、夸张等艺术手法;学习《六国论》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
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手法并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
男人装封面
文化传承与理解
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生死的罪恶;并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体会课文运用的比喻、排比、铺陈、夸张等艺术手法。学习《六国论》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手法;了解苏洵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
4、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生死的罪恶;并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清穿强国 慈禧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示范精读
教学要点 分析鉴赏《阿房宫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宫赋》中提起,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读这篇赋。
二、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
杜牧(803一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的诗人和
散文家。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他的散文质朴清新,其中的《阿房宫赋》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声誉,长期流传,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背景资料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当时的皇帝——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嗜好游猎,追求声犬马。为了一己的享受,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生活放纵,不理朝政。杜牧有感于当时的政局,写下了这篇《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示,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
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作“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阿房宫简介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一秦朝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
阿房宫名称的由来:
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这样,人们就将它称为阿房宫了。
这座宫殿为何名叫“阿房”历代记载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素引中解释此官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
第四种观点是《长安志》解释为“阿”是因宫殿与山相邻,未有名,先称在阿房。这种说法出自《史记》中,阿房未成,宫成就会命名的说法。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初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1、重点字正音:
阿(ē)房(páng)宫 蜀山兀(wù) 骊(lí)山 廊腰缦(màn)回 囷(qún)囷焉 辇(niǎn) 杳(yǎo) 鬟(huán) 椽(chuán) 妃(fēi)嫔(pín) 媵(yìng)嫱(qiáng)
椒(jiāo)兰 妍(yán) 剽(piāo)掠
鼎铛(chēng) 珠砾(lì) 逦(lǐ)迤(yǐ)
锱(Zī)铢(zhū) 霁(jì) 在庾(yǔ)之粟
直栏横槛(jiàn)
2、文言语法现象:
(1)古今异义词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古义:遮蔽。今义:断绝接触,断绝往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古义:一直通到。今义:沿着路笔直地向前走。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攻击
删除桌面ie图标 4.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晴)的意思。今义: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明亮的星光。今义: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
6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企业、活动等)。
7.齐楚之精英
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今义:指优秀人才。
8.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
(2)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辇来于秦(乘坐辇车)
朝歌夜弦(唱歌;奏乐)
鼎铛玉石(看作铁锅;看作石头)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 金块珠砾(看作土块;看作石子)
族秦者秦也(灭族)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云;出现龙)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2.名词用作状语
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人的腰部)
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天天地)
3、动词用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珍宝等物)
4、名词意动用法
张翰女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