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历史必考的29个考点,必背收藏!
1.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符合⼴⼤⼈民的愿望;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推⾏郡县制;统⼀⽂字、货币、度量衡等,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长城,修灵渠,巩固了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化交流,对后世产⽣了深远影响。
过:但是他⼜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建宫殿陵墓,浪费了⼤量⼈⼒、物⼒、财⼒,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民⽣活在⽔深⽕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化。
2.汉武帝时出现⼤⼀统局⾯的原因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权⼒,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具。在长安设⽴太学;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北部边境。
成本管理制度3.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
⑴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地⽅设三司,废除⾏省。
⑵建⽴锦⾐卫和东⼚等皇帝直接管辖的监督权⼒机构。
⑶采⽤⼋股取⼠,以钳制知识分⼦的思想。
⑷削藩,并严格控制藩王的权⼒。
⑸迁都北京,加强对北⽅的控制
4. 清朝前期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
⼤兴⽂字狱;设军机处
5.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争
(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2)康熙帝时,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龙江、乌苏⾥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之地区,都是中国领⼟。
(3)加强对西藏管辖: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驻藏⼤⾂。
吴瑜个人资料
(4)加强对回部(新疆)管辖:乾隆帝平定⼤⼩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5)乾隆欢迎⼟尔扈特部回国。
6.⽐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①⽬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同其他国家的联系;西欧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寻财富。
②规模不同:郑和出航的规模远远⼤于西⽅。
③时间不同:郑和1405—1433年先后7次远航,⽐西⽅早半个多世纪。
④影响不同:郑和远航促进并加强了我国同亚⾮各国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个整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7.概括说明中国近代史上发⽣的两次中⽇战争在结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上有何不同之外,并简要分析第⼆次中⽇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针对当今⽇本右翼势⼒多次修改教科书,否认侵华史实的⾏为,你有何感想?
⑴结果不同:1894-1895年的甲午中⽇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1937-1945年的抗⽇战争,中华民族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第⼀次完全胜利。
⑵影响不同:甲午中⽇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盾空前严重。抗⽇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⑶取胜的原因:⽇本进⾏的是⾮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中国⼈民在抗⽇民族统⼀战线的旗帜下进⾏了全民族的抗战(主因);中国的抗战得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持。
⑷感想:⼀⽅⾯,针对部分⽇本⼈蓄意歪曲、否定侵华战争史实,竭⼒美化侵略的顽固⽴场表⽰愤恨和强烈反对。另⼀⽅⾯,我们应该时刻警惕⽇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发展我国综合实⼒。
8.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发⽣了三次变化,指出有哪三次变化?
第⼀次变化:1840年鸦⽚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次变化: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三次变化:1956年底三⼤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社会主义社会。
9. 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思想⽂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试分析这三个阶段分别有哪个阶级发动了那些运动来学习西⽅?
⑴学习西⽅的军事器物: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⑵学习西⽅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和⾟亥运动;
⑶学习西⽅思想⽂化: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新⽂化运动。
10.在 “⼗五⼤”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命进程时说“⼀个世纪以来中国⼈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化,产⽣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物”是哪三次巨⼤变化,产⽣了哪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概括三位伟⼈对中国现代进程作出的突出贡献。列举某位伟⼈3件事迹,谈谈你从他⾝上学到了什么?
⑴三次巨变:第⼀次是⾟亥⾰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次是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第三次是⼗⼀届三中全会召开,实⾏改⾰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用骄傲的不同意思造句
⑵产⽣的三位伟⼈是孙中⼭,⽑泽东,邓⼩平。
⑶孙中⼭:领导⾟亥⾰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泽东:领导中国⼈民进⾏民主⾰命,建⽴了新中国,使中国⾛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邓⼩平:领导中国⼈民进⾏改⾰开放,使中国⾛上了富强的道路。
杨子姗个人资料
11.抗⽇民族统⼀战线是怎样⼀步步形成的?
⑴⽇本占领东北后,⼜将侵略的魔⽖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全国抗⽇民族统⼀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内战,⼀致抗⽇。
⑵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第⼆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
⑶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抗⽇民族统⼀战线。
12.遵义会议和⼗⼀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
⑴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确⽴了以⽑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平为核⼼的第⼆代领导集体。
⑵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共和中国⾰命史上⽣死攸关的转折点;⼗⼀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转折。
⑶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了重⼤影响。遵义会议为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命的新局⾯奠定了基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合作,⽽后⼜两次分裂。请你结合这两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分裂所造成的恶果,谈谈它给我们的启⽰?
⑴⼤⾰命时期,国共两党⾸次合作,建⽴了⾰命统⼀战线,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⑵抗⽇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了抗⽇民族统⼀战线,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⑶1927年,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命,国共合作结束。中国出现了国共两党⼗年内战的局⾯;
⑷抗⽇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挑起了内战,第⼆次合作结束,中国再次陷⼊内战时期,给⼈民带来灾难,并且形成了台湾和⼤陆长期分裂的局⾯。
启⽰: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害”。因此,两党应该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精诚团结,携⼿合作,共同为祖国的统⼀⼤业的完成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贡献。
14.为什么说邓⼩平是中国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⑴⼗⼀届三中全会,邓⼩平提出要实⾏改⾰开放;
⑵实⾏改⾰开放后,他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⑶⼗⼆⼤上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
⑷⼗三⼤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的战略部署。
总之,在中国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向和道路,因此说他是我国实⾏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5.为建⽴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了哪些⽂献?
英国:《权利法案》——1689年。
美国:独⽴战争——1976年7⽉4⽇,《独⽴宣⾔》。
谢苗女朋友法国:《⼈权宣⾔》、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
美国南北战争——《解放⿊⼈奴⾪宣⾔》、《宅地法》。
16.西欧各国是通过什么⽅式⾛上资本主义道路?
①资产阶级性质的⾰命或战争(美国通过独⽴战争,通过1787美国宪法确⽴..英国通过资产阶级⾰命、法国通过⼤⾰
①资产阶级性质的⾰命或战争(美国通过独⽴战争,通过1787美国宪法确⽴..英国通过资产阶级⾰命、法国通过⼤⾰命)
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本通过明治维新⾃上⽽下的改⾰确⽴、俄国通过农奴制改⾰确⽴)
17.美国历史上发⽣两次资产阶级⾰命,其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两次⾰命途径和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1)解决问题:第⼀次是争取民族独⽴,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第⼆次是维护国家统⼀,废除南⽅的奴⾪制。
(2)完成途径过程相同处:途径:都以战争⼿段解决,第⼀次是独⽴战争,第⼆次是南北战争;过程:⾰命的⼀⽅最初都在军事上⼀度受挫,处于不利地位,但经过艰苦⽃争扭转局⾯,最终取得胜利。
(3)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两次⾰命都是正义的事业,都得到⼴⼤⼈民众的⽀持;政府都采取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
(4)看法:争取和维护民族独⽴、国家统⼀,是正义的事业,是任何势⼒都阻挡不了的;只要采取坚定果断的政治、军事措施,就⼀定能够取得胜利。
18.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先开始于哪个国家?有何特点?为克服经济危机,美、德、⽇三国各⾃寻了什么样的出路?结果怎样?结合史实谈谈对中国的影响。
⑴⾸先开始于美国。
⑵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破坏性⼤。
⑶各国的措施及结果:美国采取国家⼲预经济的措施,实⾏罗施福新政。促进了社会⽣产的恢复,稳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新思路。德、⽇分别建⽴起法西斯统治,对内专制独裁,对外疯狂扩军备战,⾛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德国和⽇本分别成为“⼆战”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的策源地。
⑷对中国的影响:⽇本为了转嫁经危机的严重后果,1931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军部法西斯势⼒上台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侵华,给中国⼈民带了深重的灾难。
19.20世纪发⽣的两次世界⼤战有何共同原因?其性质有何差异?中国在第⼆次世界⼤战中的地位和作
⽤如何?
⑴共同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⑵性质差异:第⼀次世界⼤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掠夺性的⾮正义战争;第⼆次世界⼤战是⼀场世界⼈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⑶在第⼆次世界⼤战中,中国的抗⽇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彻底打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贡献。
20.列举⼆战的主要经过及重⼤事件
(1)慕尼⿊阴谋:1938年9⽉,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战的爆发。
(2)全⾯爆发:1939年9⽉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扩⼤:1941年6⽉,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4)进⼀步扩⼤:1941年12⽉7⽇,⽇本偷袭珍珠港;12⽉8⽇,美对⽇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5)⾛向联合:1942年1⽉1⽇,华盛顿会议(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
盟建⽴。
(6)转折点:1942年7⽉—1943年2⽉,斯⼤林格勒战役。
(6)转折点:1942年7⽉—1943年2⽉,斯⼤林格勒战役。
(7)开辟第⼆战场:1944年6⽉6⽇,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战场,使德军东西受击)。
(8)加速胜利的会议:1945年2⽉,雅尔塔会议(决定建⽴联合国;苏、美、英三国⾸脑),加速反法西斯胜利步伐。
(9)⼆战结束:欧洲战场:1945年5⽉8⽇,德国签署投降书。
亚洲战场:1945年8⽉15⽇,⽇本⽆条件投降。
9⽉2⽇,⽇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战最终结束)。
胜利主要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或:正义的世界⼈民反法西斯⼒量联合)。
21.什么叫“冷战”政策?它表现在哪些⽅⾯?
美国采取战争以外的⼀切⼿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和控制资本主义世界。这种政策被称为“泠战”政策。表现:
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北⼤西洋公约组织。
22.三次科技⾰命有何共同作⽤?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前两次⼯业⾰命对中国社会产⽣的重⼤影响。⾯对第三次科技⾰命,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共同作⽤:都⼤⼤提⾼了⽣产⼒⽔平,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极⼤的改变了⼈类社会的⾯貌。对中国的重⼤影响:
第⼀次⼯业⾰命:
①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1860年,英法发动了第⼆次鸦⽚战争,俄美等国趁⽕打劫,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步加深。
③由于列强的侵略,使清朝内外交困,为维护清朝统治,清朝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第⼆次⼯业⾰命:
①1894-1895年,⽇本发动了甲午中⽇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命派领导⾟亥⾰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三次科技⾰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应该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毫不动摇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坚持改⾰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争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23.试⽐较⽇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发明了什么
①背景相同,改⾰前都⾯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性质相同,都是由最⾼统治者⾃上⽽下进⾏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③都在政治、经济、⽂化上采取了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