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钧周铁钢梁増飞蒋蔚
MU Jun,ZHOU Tiegang,LIANG Zengfei,JIANG Wei
前世与今生
生土营建视角下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Past and Present
Review of the Erlitou Site Museum of the Xia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arthen Construction
摘要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定位于中国最早的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博物馆建成后成为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生土建筑。文章以生土营建为线索,从功能空间、结构构造、施工技术等方面,对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项目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遗址博物馆;生土建筑;现代夯土建造技术ABSTRACT Erlitou Site Museum is one of the major
cultural projects of the13th Five-Year National Plan.
It operates as the research&exhibition center of
China's earliest nation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research&exhibition base of the Xia-
Shang-Zhou Chronology Project and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Origin Exploration Project.On the premise
of earthen construction,the paper interprets the Erlitou
Site Museum proje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aspects
of spatial organization,structure,and earth-base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rlitou Culture;Museum of Ancient
Ruins;Earth Architecture;Rammed-earth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86(261);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684X(2021)02-0068-12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1/269
1•夜幕下的博物馆与北部的遗址区
2•博物馆与北侧复原水系
3•建筑与地望
4•总平面图
1.Erlitou Site Museum and north heritage area at nightfall
2.Erlitou Site Museum and restoration water system
3.Erlitou Site Museum and landscape
4.Site plan
1背景
由同济大学李立教授牵头设计完成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及考古遗址公园,历经近2年的紧张建设,于2019年10月全面建成并对公众开放(见图1~图4)。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地处洛阳盆地的核心位置o经过60年来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现已探明二里头遗址拥有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和宫室建筑、最早的青铜礼器、最早的绿松石作坊等多项“中国之最”。二里头遗址被誉为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都邑聚落,也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被学术界认定为夏王朝中晚期都城遗址,是研究中国早期国家起源和文明形态的重要对象。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认为,“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1,1,这种文明形态即为二里头文化。
为推进二里头遗址的保护利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夏博”)的建设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工程定位于中国最早的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夏博建筑面积31781m2,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铜板幕墙、夯土墙、清水混凝土作为围护结构主要材料。其中,夯土墙完成总量超过4000m3o建成后的夏博已成为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生土单体建筑,也获得了国内乃至国际建筑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谨以笔者团队作为项目参与方的角,以生土营建为线索,解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设计与建造的点滴脉络。
2生土营建传统与二里头遗址
生土,通常是指以原状土为主要原料,无需焙烧等化学类改性,仅依靠简单的机械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的建筑材料。夯土、土坯、抹面、木骨泥墙是最为常见的传统生土材料类型。以生土作为主体结构材料的房屋通常被称为生土建筑。
以生土为材的建造传统,自原始社会开始,
伴随
31
「■rar  口
J
32
■I
F
31
••-田^r 16j
A n Q H -■ 『
Im
;:氏
ir
1入口庭院
19茶水间
f f i M W
■T 一
-
2安检厅
3售票
4寄存
李永波玩过林丹老婆5讲解员休息室
6储藏7办公8 J8宾候场室
9同声传译10影视厅侧厅11影音控制室12彫视厅13影视厅前厅14总服务台15序厅16空调机房17空腔
18贵宾接待
20衣帽间
21庭院
22中央大厅23管理
24过厅
25办公区门厅26研究室27会议室
28消防控制室29网络机房30多功能厅
31展厅132展厅233咖啡厅
34休息厅
35纪念品商店36水池
①一
6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1/271
5.建筑融入大地景观
6.—层平面图
7.主入口内庭
8.建筑破土而出
9.北侧瞭望平台
10•垂直的体量与水平的延展
5.Erlitou Site Museum and landscape
6.First floor plan
7.Main entrance courtyard
8.Erlitou Site Museum and ground
9.Viewing platform on the north
10.Vertical volume and horizontal earth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项目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
项目类型:博物馆、遗址公园
建筑面积:31781m2
设计时间:2016年一2017年
建设时间:2017年一2019年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李立
设计团队:王文胜,高山,周峻,郝竞,叶雯,孔维薇,梁阳,
刘畅
结构设计:刘浩晋,张涛,丁亚茹,陈绍琳,胡晓莹
机电设计:程青,冯玮,曾刚,程贵华,姚赛,陆扬
室内设计:李立,郝竞,张溯之,张購冷先强,谢越
景观设计:李立,刘畅,徐大威
夯土专项设计与指导:穆钧,周铁钢,梁增飞,蒋蔚,崔大鹏,邢勇,
周健,高志鹏,杨飞
幕墙设计:牟迎光
遗址公园规划:李立,刘文佳,冯珊珊,张婉舒,胡海宁
游客中心设计:何侃轩,孔维薇,黎彦希
驻场建筑师:郝竞
业主:洛阳市文物局
施工单位:河南国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田方方,朱捍东,杨天周
Project:Erlitou Site Museum of the Xia Capital
石磊潘阳Location:Yanshi,Luoyang,Henan Province
Function:Museum,Site Park
Area:31,781m2
Design:2016—2017
Construction:2017一2019
Design firm:TJAD/Rurban Studio
Chief architect:Li Li
Project architect:Wang Wensheng,Gao Shan,Zhou Jun,Hao Jing,Ye Wen,Kong Weiwei,Liang Yang,Liu Chang
Civil engineer:Liu Haojin,Zhang Tao,Ding Yaru,Chen Shaolin,Hu Xiaoying
Electrical engineer:Cheng Qing,Feng Wei,Zeng Gang,Cheng Guihua,Yao Sai,Lu Yang
Interior design:Li Li,Hao Jing,Zhang Suzhi,Zhang Gong, LengXianqiang,Xie Yue
Landscape design:Li Li,Liu Chang,Xu Dawei
Rammed-earth-base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n s uitant:Mu Jun, Zhou Tiegang,Liang Zengfei,Jiang Wei,Cui Dapeng,Xing Yong,Zhou Jian,Gao Zhipeng,Yang Fei
Facade design:Mu Yingguang
Site park planning:Li Li,Liu Wenjia,Feng Shanshan,Zhang Wanshu, Hu Haining
Visitor center design:He Kanxuan,Kong Weiwei,Li Yanxi
Site architect:Hao Jing
Client:Luoyang Cultural Heritage Bureau
Contractor:Henan Guoan Construction Group
Photography:Tian Fangfang,Zhu Handong,YangTianzhou 着中华文明的孕育和发展,延绵传承至今,至少已有
8000年的历史。在数千年来形成的浩如烟海的历史
遗存和古籍文献之中,可以看到大量以土为材的营建
遗迹和详细记载。
土在水分的作用下所表现出的黏粘性和可塑性,
以及良好的蓄热、耐火性能与就地可取的特点,使其
与木材一同成为史前人类最早用于房屋建造的材料。
在黄土资源丰富的黄河流域,从大地湾文化时期穴居
坑壁用于隔潮、修饰的抹面,仰韶文化时期半穴
居到地上建筑过渡中的草筋泥防水屋面和承重木骨泥十年寒窗苦读
墙,龙山文化时期大量出现的夯土城垣与夯土台基,
春秋战国时期以夯土修筑的古长城与大型高台宫殿建
筑,历经秦汉时期的全面发展直至初唐,基于草筋泥、
木骨泥墙、土坯(或土擊)、夯土、垛等多种生
土材料形式的土木混合结构,已成为系统化甚至规范
化的主流营建工艺,被广泛地应用于长江以北地区的
城乡民宅、宫殿官署、寺庙祭坛的建造,以及长城、
城垣、陵墓、堤坝等构筑设施的修筑工程随着
中国历史上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与多民族间的交流融
合,以土为材的营建工艺从北方逐步拓展到南方,并
因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呈现出多样化
的应用形式和工艺特点。由此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能
够看到的,广泛分布于全国且丰富多元的传统生土民
居建筑及其文化c中国传统社会常以“土木之功”作
为所有建造工程的概括之名。可以说,生土与木材一
样,在中国传统营造技术和建筑文化遗产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二里头文化处于中国青铜时代,距今约3500T800
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中、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
已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有近百处,位于中心区域
的二里头遗址是其中规模最大的遗址。木骨泥墙、土
坯、抹面、夯土等以土为材的营建痕迹,遍及二
里头遗址已发现的各类建筑基址⑸。夯土作为耗费人
力最大的生土建造技术,主要用于宫城城墙、贵族宅
院与大型宫殿建筑的建设,其中,已发现的规模超过
2000m2且形制复杂的夯土建筑就多达5座161o
可以说,夯土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建造技术,而周杰伦夫妇秀恩爱
以夯土为代表的生土营建工艺,与同时期发达的青铜
铸造技术一样,是二里头文化遗址最为典型的文化基
因载体。与此同时,夯土属于为数不多的多孔重质材
料,具有突出的蓄热与吸湿性能,可有效地应对室外
的昼夜温差,平衡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因此,对于二
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文化属性和功能属性而言,夯
土营建工艺的引入,兼具文脉传承与客观适用的意义
(见图5~图10)0
3国内外现代夯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生土建筑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应用历
史最悠久,且分布最广泛的传统建筑形式。据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于21世纪初的统计,
至今全球仍有超过
20亿人口居住在多种形式的生土建筑之中17]0鉴于传统生土建筑突出的生态效益和普遍的地域适应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法国“国际生土建筑中心”(CRATerre-ENSAG)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尤其针对夯土材料在力学和耐久性能等方面的固有缺陷,通过大量系统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⑻。由此形成的现代夯土建造技术通过世界范围的大量工程实践验证,至今已趋于成熟,并呈现岀两大发展趋势。其一,充分利用其造价低廉、安全耐久、施工简易、可就地取材的高性价比优势,应对贫困人口住房建设问题。其二,充分发掘现代夯土材料的生态性能和全新多元的材料表现效果,与多种现代建筑设计体系有机结合,以全面提升建筑环境综合效能。瑞士利口乐药草中心、瑞士鸟类研究所访客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冥想中心、法国纳博讷历史博物馆便是其中典型的公共建筑案例。
然而,欧美既有的现代夯土公共建筑案例,规模仅限于数千平方米,且多处于地震设防烈度不高的地区,不论在建筑抗震,还是在大规模、复杂功能空间的结合方面,对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项目而言,可借鉴的经验均十分有限。尤其在与国内现行技术规范的兼容、博物馆建筑特定设备系统的结合,以及国家级重点工程的高标准要求、大规模施工组织下的品质把控等方面,项目团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诸多挑战。
在此背景下,2017年底,受李立教授邀请,笔者有幸加入夏博项目组,负责其中夯土墙及其相关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导工作。在此之前的十余年间,笔者团队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际生土建筑中心的支持下,基于现代生土材料优化原理,通过在全国17个省或地区的大量现代夯土农宅示范,以及马岔村民活动中心、万科西安大明宫楼盘景观工程、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生活馆等公共建筑的项目实践,已研发形成可满足多种建设定位的现代夯土结构与构造
技术体系,及其相应的施工技术与机具系统,为本项
目的专项攻关奠定了必要的技术与经验基础。与此同
时,分别由张永和、王満设计的轩尼诗云南德钦酒庄
和水岸山居酒店两个大型现代夯土建筑的落成案例,
也为团队应对相关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生土与青铜: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空间营造与建
构语言
历经60年的考古探索,二里头遗址以宫城及其
周边建筑、大型围垣作坊和井字形主干道系统为核
心,无城墙等外围防御设施的总体布局框架已基本理
清。已出土的大量高规格遗物信息表明,二里头遗
址“应属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谨的大型都邑”叫
从聚落形态的角度看,二里头都邑是“大都无城”的
—个最早的典范何。
然而,相对于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约300万n?
的巨大尺度,已发掘范围尚不足1.5%。由于缺乏直
接的文字证据,二里头遗址的王朝归属问题至今仍旧
存疑。二里头都邑前世繁华落幕后,历经数千年的岁
月冲蚀,如今的大遗址呈现着伊洛平原典型的乡村沃
野之景。随着未来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二里头遗址
的总体面貌与诸多层面细节,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尚
存在深入揭示的极大空间。
基于对二里头遗址现状以及二里头文化特质的综
合研判,李立提出了“不定形”且谦逊的总体设计策
陈道明妻子
略。夏博属于较为罕见的大型遗址博物馆,如何削弱
逾3万亦的巨大建筑体量对遗址景观现状的冲击,
是方案建构阶段面临的核心挑战。偃师周边区域自古
以来是洛阳盆地的泄洪之地,二里头遗址因位处高台
地而独善其身。为确保文物的长久安全,李立不得不
放弃了将主体功能空间下沉而置的初始方案,转而将
建筑体量向水平方向展开,不仅有效应对了遗址建控
地带的限高要求,而且更有利于“实现建筑与遗址区
整体风貌和谐,以低调消隐的姿态尊重郊野大遗址的
原生状态,从而营造旷远幽邃、访古探源的特殊场地
氛围”。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削弱巨大体量带来的视
觉冲击,整个建筑被分解为中央隆起、外圈逐次降低
的若干体量,同时也契合了“二里头台地”的大地景
观特质。
博物馆展览区沿南北纵深展开,行政研究区置于
西南并独立向西开口,文物库房则在西北自成一区与
遗址区紧密联系。在功能空间组织方面,夏博借鉴了
二里头都邑以宫城区为核心的外向型的聚落形态特
点,以中央大厅为内核向四周空间辐射,以“不定形”
的策略,发展出一个层层渐进,且形制和尺度迥异的
空间序列与功能集合:入口内庭是带有柱廊并略成凸
形的观众入口等候区,这与二里头遗址的宫室形制有
明确的呼应;序厅是带有顶光、十字通达的问讯导览
区,中央大厅以爵形的交通内核擎托起巨大的天窗屋
盖,带有长向坡道的尾厅则是通往二层展览序列的中
转枢纽。在空间的连接方式上,不甘于受到南北串联
所暗示的中轴序列的约束,将入口内庭、序厅、中央
大厅和尾厅以非对称的方式组织在一起。作为空间序
列的末尾,公众来到的是被三柱回廊所环绕的屋顶开
放平台,在这里融入二里头遗址所处的庞大的地理空
间。在展览空间的塑造上,夏博也试图突破目前国内
博物馆通行的“黑盒子”封闭展陈模式,在陶器展厅夏天吃什么好
设置了自然采光的天窗,还原器物自然的展示状态,
带给观众舒适的观展体验。
尽管通过逐级降低的体量分解,建筑外围高度被
压缩至11m,但水平方向的超大尺度,使建筑在空
旷的大遗址环境中仍显突兀。为进一步破解这一难
题,
李立团队一方面将建筑外围环绕的绿地隆起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