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
科举,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这种“开科取士”的办法,从隋朝开始,逐渐形成制度,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
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实行了1300多年,可以写成专著。这里只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何猷君个人资料
隋:春还秋往
科举制在隋代,仅是萌芽状态。
隋文帝设秀才科,隋炀帝设进士科。唐沈既济描绘当时情况:“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鸟聚云合。”(《选举论》)隋文帝“罢外选”的实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门阀的权势,用科举制代替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所谓“秋往”,指州县贡士,秋季到朝廷应试;“春还”,指考试完毕,春季返回原地。
隋朝虽创立了科举制,并不经常考试,效果尚不显著。
唐:春闱秋卷
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
唐朝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几十种,其中主要的是明经、进士两科。制科是皇帝下诏,临时设置的,科目约有百种,较重要的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
识兼茂明于体用等科。
生徒、乡贡都到尚书省受试(称为“省试”)。考官初由吏部考功司员外郎担任,开元中改由礼部侍郎担任,所以省试亦称“礼部试”。如临时由其他官员主持考试,称为“权知贡举”。礼部试毕,须送中书门下详覆。录取,谓之及第、摧第、登第、登科。
常科考试的时间是每年二月,故称“春闱”。(闱,是考场的意思)朝廷张榜公布录取名单,谓之“春榜”。唐人诗歌中吟咏科举考试者很多,如:姚合《别胡逸》:“记得春闱同席试。”齐己《送刘蜕秀才赴举》:“都人看春榜。”孟郊于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后,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遂成为登进士科的代称。
考试的内容,明经科主要考帖经,进士科主要考诗赋,难易悬殊,朝野都重进士,轻明经,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参加进士科考试者,称“举进士”。及第后,称“前进士”。新进士很荣耀,
当时视为“登龙门”,誉为“一品白衫”。第一名称“状元”、“状头”。新进士有许多活动,如探花宴(设宴于杏花园,以少年俊秀者二人为探花使,折花助兴)、曲江会(设宴于曲江亭子,亦称闻喜宴),题名
会(题名于慈恩寺塔)等。
常科(明经、进士等科)考试及第的人,尊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考官自称“门生”,同科及第者互称“同年”。常科及第后,还要经过吏部考试(称为“选试”),合格者才授官。选试的内容是“身、言、书、判”。身,取其“体貌丰伟”。言,取其“言辞辨正”。书,取其“楷法遒美”。判,取其“文理优长”。至于皇亲、公卿子弟,可以不经过常科考试,直接参加吏部考试而得官。唐人称新进士为“白衣公卿”,有人认为,这个称呼的意思是:新进士可以与公卿子弟并试于吏部。(有人认为,指新进士将来可以位至公卿。)
制科是用来网罗非常人才的。白衣(白身、布衣)、公卿子弟、常科及第、已有官职,都可应试,合格者即授官。《云溪友议·琅琊忤》说:“贵族竞应制科,用为男子荣进,莫若兹乎。”
伴随着科举制度,出现了行卷和纳省卷的风气。
卷,就是应试的士人,将自己的文学创作(诗、赋、传奇等),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唐国史补·叙进士科举》:“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退而肄业,谓之‘
过夏’。执业而出,谓之‘夏课’。”(《唐遮言.述进士下篇》注:“亦谓之秋卷。”)《南部新书》乙卷:“长安举子,自六月已后,落第者不出京,谓之‘过夏’。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作新文章,谓之‘夏课’。亦有十人五人醵率酒馔,请题目于知己朝达,谓之私试。七月后,投献新课,···…”李肇、钱易所说的“夏课”、“新课”,就是行卷和纳省卷的卷。由于是七月后“投献”,故称“秋卷”。如张籍《赠贾岛》有“秋卷装成寄与谁”的句子。
唐代科举考试不完全依据试卷的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向考官推荐(所谓关节、还往)。行卷就是将秋卷投送当时名人,求得他们的赏识,为之吹嘘,以增加及第的希望。《金华子杂编》卷下:“朱庆余之赴举也,张水部为其发卷于司文,遂登第也。”即是一例。《文献通考.选举考二》引江陵项氏曰:“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生动地描绘出唐代行卷的情况。(“求知己”亦称“采名誉”。)
纳省卷,是在考试之前,按规定向礼部交纳秋卷,叫做“观素学”,俾知其所长。元结《文编序》:“天宝十二年,漫史以进士获荐,名在礼部,会有司考校旧文,作《文编》纳于有司。”皮日休《文数序》:“咸通丙戌中,日休射策不上第,退归州东别墅,编次其文,将贡于有司,发
筐丛萃,繁如薮泽,因名其书曰《文薮》焉。”可见,《文编》、《文薮》原是元结、皮日休向礼部交纳的秋卷。
唐代进士科,主要以文词优劣来决定录取与否。行卷和纳省卷者,主要是应进士科考试的人。这种社会风气,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宋:春秋两试
宋代比隋、唐更加重视科举,进行改革。
宋朝科举虽仍分常科、制科两类,但情况与唐朝有所不同。常科的科目,比唐减少,进士科最受重视,进士科以外的科目,统称诸科。宋神宗时,罢诸科。哲宗时,将进士科分为经义、诗赋两科。所谓经义,指经书义理,改革了唐代明经科偏重记忆的考试方法。
宋代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相当于唐代的解试)、礼部试(相当于唐代的省试)、殿试三级。宋太祖为了直接控制科举,实行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这样,录取的人便成了“天子门生”。(不准对考官称师门,自称门生,以防止形成宗派。)殿试后,皇帝赐钱在琼林苑设宴,称为“琼林宴”。
宋太宗时,殿试分五等三甲放榜:一甲(一、二等)称“及第”,二甲(三等)称“出身”,三甲(四、五等)称“同出身”。按照等第,立即授官,取消了唐代吏部“选试”一关。
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统称“状元”。南宋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侧方位停车考试的年限,宋初不固定,英宗时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州府试的时间,一般在八月,称为“秋闱”。(方夔《洪平斋有官舍见月三首,与程、杨二公又各次韵,中秋日休,诸友用韵为戏,奔逸绝尘之作,未能拟其万一也》第三首:“忆昔战秋闱。”)礼部试的时间,一般在次年二月,仍称春闱。(殿试的时间,一般在四月。)合称春秋两试。
宋代制科考试,称为“大科”,科目不多,废置无常。宋高宗以后设博学鸿词科。
常科、制科都算是正科。宋太祖时,对于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用“特恩”办法,赐予出身。此后,屡试不中者,别立名册,经特许附试,谓之“特奏名”。凡特奏名者,一般皆能录取,故称恩科、恩榜。
为了防止舞弊,宋朝采用弥封、誊录的办法。弥封法是:试卷写姓名处,由弥封官反转折叠,用纸钉固,糊名弥封,录取后始拆封检视姓名。誊录法是:试卷由誊录所用朱笔誊写,以誊本送考官评阅。由于宋朝采用弥封、誊录,行卷、纳省卷已无必要,真宗时明令停止。
综观宋代科举,考试的手续简化(取消选试),录取的标准放宽(文章合格,不论门第),录取的名额增加(宋太宗在位21年
,通过科举而得官的近一万人),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元:右榜左榜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科举专为汉人而设。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女真人与汉人分别考试,前者录取人数较多,入仕较易。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把当时四个等级的人,分为两组考试。蒙古人、目人(包括哈喇鲁、钦察、唐兀、阿速、秃八、康里、畏吾儿、回回、乃蛮、阿儿浑、撒耳柯思、斡罗思、汪古、甘木里、怯失迷儿等)为一组,汉人(北方的乣汉,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南人(南宋的江南人民)为另一组。前一组考试内容较易,录取标准较宽,授予官职较高;后一组相反。前一组为右榜,后一组为左榜(蒙古以右为上)。如蒙古人、目人自愿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录取后官加一等。
辽、金科举考试分乡试、府试、省试、殿试四级。元朝分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考试的内容,重经义,轻诗赋。元仁宗规定,经义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出题,答题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从此,朱熹的唯心主义哲学与科举结合在一起。
明、清:春榜秋榜
明、清两朝是科举制度由极盛走向衰亡的时期。
先说一说童生试。凡“入学”以前,无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亦称儒童、文童。童生为了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叫做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称为生员,亦称库生、簧门秀士、博士弟子员,俗称秀才、
相公。县试、府试、院试第一名,称为案首。
清代生员还要参加两种考试:(一)岁考(岁试)—各省学官巡回所属各州县,举行考试,考查生员平时的学业。(二)科考(科试)—乡试之前,各省学官巡回所属各州县,举行考试,意在选送优等的生员参加乡试,称为科举生员。
桑洁个人资料生员中有三种名目:
由官方供给膳食的生员,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有一定的名额。岁试、科试成绩优秀的生员,补充为廪生,称为补廪。
在定额生员之外,增加录取的生员,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地位次于廪生。
于增生之外,再增加名额录取的生员,称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后来,凡初人学的生员,都称附生,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递补为增生、廪生。
此外,还有贡生、监生名目:
(一)贡生,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贡生有四种名目,清代贡生有六种名目,立表对照如下。
明、清每年从府、州、县挑选“食廪年深”(十年以上)
的廪生充贡,称岁贡。岁贡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之称。
新娘婚礼致辞明代于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的生员充贡,称选贡。清代的拔贡、优贡由此而来:每三年在生员中选拔一次,叫优贡;每六年(后改十二年)在生员中选拔一次,叫拔贡。
明、清遇皇室庆典,根据府、州、县的岁贡常额,特许加贡一次,称恩贡。
清代在乡试正取名额之外,还有备取的,称为副榜,亦可作为贡生,称副贡。
生员通过捐纳,取得贡生的,明代称纳贡,清代称例贡。
在清代,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五种贡生总称“五贡”,都算正途出身。例贡不算正途,所以在五贡之外。生员取得任何一种贡生资格后,即脱离其本府、州、县学宫,经过“录
科”录取,才能参加乡试。
(二)监生,指在国子监肄业者。因来源不同,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优监等名目。后来,仅存虚名,不被重视。一般所称监生,多指通过捐纳而取得的,称为例监,也称民生。未“入学”者,欲参加乡试,必先报捐监生,作为出身,并不一定在国子监学习。《红楼梦》第118回,贾政函嘱贾宝玉、贾兰应乡试,李婶娘问:“他们爷儿两个又没进过学,怎么能下场呢?”王夫人答:“他爷爷做粮道的起身时,给他们爷儿两个援了例监了。”
下面介绍一下明、清的乡试、会试、殿试情况。乡试在首都和各省省会举行,每三年(子、卯、午、酉年)一次,称为正科。国家有庆典时,于正科之外,加试一次,称为恩科。如恩、正两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按两种名额录取。生员(经过“科考”、“录科”或“录遗”录取者)、贡生、监生(经过“录科”录取者)均可应考。考中的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前五名称为“五魁”,第一名称为“解元”。《儒林外史》第3回范进中举的“报贴”上写:“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这是“报录人”奉承的说法。第七名不应称为“亚元”,“连登黄甲”更是未来的事,报录人恭维范进中举后再中进士。乡试的时间是八月,故称秋试、秋闱、秋榜、桂榜。明朝“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漫兴十首》第二首:“秋榜才名标第一”,自夸他曾中乡试第一。乡试俗称“大比”。比,是考核的意思。《红楼梦》第116回贾政对贾琏等说:“今年是大比的年头。……务必叫宝玉同着侄儿考去,能够中一个举人。”
乡试后的第二年(丑、辰、未、戌年),在首都礼部举行会试(礼闱)。若乡试有恩科或恩正并科,次年则有会试恩科或恩正并科。各省举人,均可参加会试。考中的称为
“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的时间,一般是二、三月,故称春试、春闱、春榜、杏榜。《红楼梦》第l回甄士隐对贾雨村说:“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这里“大比”兼指会试)各省举人入京应试,称为“公车”。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一千三百余位举人
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等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紧接在会试之后,举行殿试录取的叫进士。按考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称赐进士及第,一名称状元(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故又称鼎元。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明代二、三甲第一名都称“传胪”,清代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进士榜用黄纸书写,叫做黄甲,称为金榜,中进士谓之金榜题名。分别授予各种官职。
进士称为甲科、甲榜。举人称为乙科、乙榜。清代由举人而中进士,称为两榜。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为了便于青年读者的理解,一用图表示明、清科举考试的层次如下:
清代的八旗子弟,除了参加上述考试之外,还有翻译科,分满洲翻译、蒙古翻译两种。
生员、贡生、监生考不中举人,举人考不中进士,怎么办?还可参加其他考试,如:
拣选—清初,会试三次不中的举人可拣选知县,会试一次不中的举人,可拣选教职。
卫诗大挑—乾隆时定大挑制。每六年大挑一次,在会试发榜后举行,会试四次不中的举人,大挑一等以知县用,二等以学正、教谕用。
眷录—招考时,生员、贡生、监生都可应试,举人愿考者亦可参加。文理优长者以撰文用,字画端楷者以办事用。
中书、国子监、学正、学录、八旗官学教习—由举人、贡生应考。
笔帖式—由八旗举人、贡生、生员、监生应考。(笔帖式,官名。清代在各衙署中设置的低级官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
清代也有制科。康熙、乾隆两朝举行过博学鸿词科,光绪朝举行过经济特科。
附带说一点科举掌故。学宫前的水池,叫做泮池。入学又称“入泮”。中过秀才的人于六十年后重逢其人学之年,为“重游泮水”。乡试发榜后,设“鹿鸣宴”招待新举人。中过举人的人于六十年后重逢其中举之年,为“重宴鹿鸣”。殿试发榜后,设恩荣宴(琼林宴)招待新进士。中过进士的人于六十年后重逢其中进士之年,为“重与恩荣”、“重宴琼林”。
小学自我介绍最后,还要说一说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