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07期
学术专业人文
茶趣
舞、梦中妩媚、倚高阁,空等相思之人归来,让听众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词的后半部分,时空都发生了变化,时间从黄昏转到了黎明,空间也从室内转到室外。与原词相比,修改之后的词,前后文营造的意境更为统一。春伤、残烛、晓风、归雁和“倦”、“化”、“凉”、“怅”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系列跳跃的画面,让节奏更加紧凑,进一步增强了伊人等不到归人的哀怨之情,造成情景交融的效果。词的末尾一句“天水间谁抚琴断肠”更是空间感十足,给人一种立体的震撼。茫茫天水之间,一个孤独的抚琴人肝肠欲断,悲伤之情难以言表,从而把整曲推上了情感高潮。整体上看,原词前半部分所渲染的幽怨气氛被其后半部分那种相对轻快、活泼的文风所冲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前后意境的割裂。相比原词,刘欢的改词确实使得意境得到了统一,给听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震撼。
可以看出,改后的歌词少了些许空灵,多了些许悲凉,少了几分现代韵味,而多了几分墨古香。仅从意象上,修改之后的词比原词在整体意境的营造上更上一层楼。这些意象的使用不仅使歌词利用图像进行叙事成为可能,而且歌词创作者可以通过类似蒙太奇的手法对歌词进行剪辑和重组图像,完全打破了时空界限,在时空的大幅度跳跃中扩大歌词表现生活的容量,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一过程需要作者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文字功底的要求相当高。3传承古典文化,尊重历史和事实
诗词与音乐本就密不可分,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到后来的唐诗宋词,无不有唱的功能。钟嵘《诗品》中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让我们看出“诗”和“歌”的确是一对亲密组合。歌舞的形式是古人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如果能够在流行歌曲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势必能够提高流行歌曲的文化底蕴,展现出流行歌曲不一样的风格特征。如何才能将历史经典进行现代转换呢?这就成为很多人思考的一个问题。流行歌曲古典化即是在这方面的大胆尝试。
优秀的古典化歌词一定程度上担负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信仰和价值观经过不断碰撞、挤压、升华,也产生了很多代表我们民族的独特事物和意象。在民族文化传承堪忧的今天,古典化歌曲的及时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它们
大规模地挖掘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几乎被遗忘的部分,让其重新被人们关注,比如陶喆的《望春风》、方文山创作的《东风破》、《千里之外》、《青花瓷》,再如林志炫的《烟花易冷》,何炅的
《看穿》,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等等,这些歌曲无论歌名或歌词都与传统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饱含者古典文化娓娓道来的含蓄之情。这些古典化歌词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何制作简历在以古典化歌词作为载体来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历史和事实。修改者应尊重原词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原词所构建的整体情感、意境。例如,在《卷珠帘》原词中“不见高轩”被改成了“高轩雾褪”。同样是“高轩”二字,原词中“轩”意思是指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而改词中的“轩”变成了有窗槛的小室或长廊的意思。本意是等待心上人驾车来接自己,改词却变成了主人公活动的地点。尽管增加了朦胧之美,但是把原词所表达的内容改变了。这处修改备受争议。当然,也有人认为,修改的原因是原词逻辑上不通,明明“夜明月”怎么会看不见“高轩”。因此,“高轩雾褪”后才“夜明月”更加合情合理。当然这种看法有待商榷。
笔者认为,原词最应该改掉的就是“叹流水兮落花伤”中的“兮”字,此句中的“兮”字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众所周知,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大量使用语气词“兮”字,使得其成为楚辞体形式上一个显著特点。至两汉时期,汉赋的中再次大量出现“兮”字。然而,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却鲜有看到这个字的。所以,刘欢对此句所做的修改就相当合理。但不容置疑的是,不管是原词,还是改后的词都应该既合情又合理,歌词的内容在表现传统文化方面须尊重历史和事实。歌词的创作者既要对自己负责,又要对广大听众负责,更要对历史和事实负责。这要求歌词作者们必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作品才可能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才能有长远发展。
总之,经过精心改动后的古典化歌词,最终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真实与升华的统一,形象与细节的统一,力度与深度的统一。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文学性和艺术性,这样才可能灵动活泼,充满音乐美感。
基金项目:西南医科大学科研课题“关联顺应论视角下《伤寒论翻译的文化缺省研究”(2015-YJ135)
作者简介:袁继红(1977-),女,四川泸州人,硕士,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收稿日期:2019年3月23日。
中秋对联集锦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医英译在中医对外传播过程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乃我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之一,中医典籍蕴含着丰富而深奥的文化知识,因此中医典籍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东方医学技术的传播,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传递。《伤寒论》是中医学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著作。作为四大中医典籍之一,《伤寒论》条文简约深奥,内含的独特文化因素,使得《伤寒论》的英译如其他中医典籍的翻译一样,中国文化缺省一直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下文笔者从关联顺应理论角度对《伤寒论》两个译本进行文化缺省的对比研究。1《伤寒论》译本
《伤寒论》的翻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伤寒论》的英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1991年,这十年出现了四个《伤寒论》的译
本。分别为Hong -yen Hsu 的译本,Dean C .Epler ,J R 的译本,Paul Lin 夫妇的译本和罗希文的译本。该阶段的《伤寒论》英译多着眼于阐发《伤寒论》的医学价值,翻译和研究相结合,多以个人为主,分散进行并未提出明显的翻译理论,尚处于实践阶段。第二阶段:1992~2008,出现了三个《伤寒论》的译本,分别为魏迺杰(Nigel Wiseman )译本和黄海译本以及杨洁德译本,这一时期开始确立中医名词术语且英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笔者选取罗希文和魏迺杰的英译本为例来探讨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是因为这两个译本是两个阶段影响较为广泛的全译本。罗希文既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又有较长一段时间的中医医学专业的教育经历,且作为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本族语译者,其译文能较好地引导读者
2020年的说说
关联顺应论下《伤寒论》英译本文化缺省对比研究
袁继红
(西南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中医英译对中医的国际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伤寒论》条纹简约又蕴含独特的中国文化
知识,其英译中的文化
缺省成为难点。文章以罗希文和魏迺杰(Nigel Wiseman )的译本为例,对《伤寒论》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关联顺应论;《伤寒论》;英译;文化缺省
256
2019年第07期理解中医文化的精髓。魏迺杰(Nigel Wiseman ),作为在台湾生活了17年的美国人,汉语运用极为熟练,作为目标语译者,他熟悉中西方文化,其译文注重遵从原文。因此,本文对两位同时熟悉中西文化本族语和目标语译者的译本进行文化缺省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2文化缺省和关联顺应论
文化缺省最早由王东风在《外国语》中提出,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知识的缺省
无尊 水蓝蝶飞”。作者在写作时往往面向本族语读者、基于双方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而略去共知的文化背景知识,不考虑译入语读者因缺乏相应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导致译入语读者读原作的理解障碍。因此,文化缺省普遍存在于各种文本中,翻译就是对原语和译入语之间缺省元素进行填补,将缺省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信息传播。
关联顺应论国内最早由杨平提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顺应关摸过程,即语言的使用和选择是一个关联顺应关联语境的过程。冉永平于2004年指出包含言语生成与话语理解的新的“顺应-关联”模式,进一步讨语境顺应的动态性。根据关联顺应理论,翻译包含“两文本(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及三涉者(作者、译者及译入语读者)”,同时还包含双重话语理解和话语产出两个过程。也就是说,翻译是以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为基础,作者-译者-译入语读者以多重身份共同参与关联顺应的过程。话语理解涉及关联度,最佳关联(通过语境动态性尽量接近作者的交际意图)、作品风格及译者认知四个方面。话语产出过程同样从四个方面讨论: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译者的意识形态。翻译过程中,以最佳关联指导,关联度为标准,译者以读者身份理解、顺应原文的时代文化环境及语言特点等,使不同关联度的内容达到理解最佳关联;同时以协调者身份顺应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环境,将不同关联度的内容顺应到译入语语境中,并在此期间将译者的意识程度、翻译策略的形式表达,据此完成产出最佳关联。关联顺应论指出翻译是多维度关联和顺应选择,话语理解和话语产出将原语文化折损降到最小程度,以达到最佳关联。3《伤寒论》两个译本文化缺省分析
下文通过对《伤寒论》的两个译本:魏迺杰(Nigel Wiseman )译本(简称魏译)和罗希文译本(简称罗译)的比较分析,简要从书名、方剂名,病名、病症几个方面探讨《伤寒论》译本的文化缺省现象。3.1《伤寒论》书名的翻译比较
罗译: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 )魏译:On cold Damage 《伤寒论》中的“伤寒”在中医中的含义与西医不同。广义上来说指一切外感邪气,而中医中除了指一切外感热病之外,还有两层含义:受寒气而引发的病症和冬季受寒。所以罗译将“伤寒”译为“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未能将其含义诠尽,而魏译“On cold Damage ”也未能将“伤寒”置身于中国文化背景之下,这两种“伤寒”的译法在形式与实质上与原文关联度上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理解上的障碍和英语中对应语的缺乏,在目前翻译实践条件限制下,为了保持特有的文化内涵,音译是一个不得己而为之的较好翻译手段。
因此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伤寒论》书名的翻译采用音译,即译为“Shang Han Lun ”。(李照国)3.2方剂名的翻译
中药方剂数量十分庞大,命名方法也种类繁多,柴卉将其分为以全药命名,以主药命名等十四类。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也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拉丁语翻译到英语翻译再到音译的过程。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是以主要药物命名。
罗译:Decoction of Ramulus Cinnamomi 魏译:Cinnamon Twig Decoction 罗译中除Decoction 外,全部为拉丁文,单词冗长复杂难念,不能传达中医文化内涵。魏译“Cinnamon Twig Decoction ”,虽有、然较为简化但仍然糊口。目前基本上采用音译法翻译,以利统一。3.3病名翻译比较
《伤寒论》中“温病”指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病。魏译为warm disease ,罗译为acute febrile disease 。魏译的特点是通过直译仿造中
医英文词汇来顺应原文,他认为这样更能反映中医概念,从而达到与中
黄维德老婆医原貌的最大关联,呈现原文概貌。如魏译风火眼“Wind-fire eye ”而不能译为西医的急性结膜炎,这样有利于保持中医概念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也是体现魏译特点的典型例子。而此例中罗译更加体现出中医理论中温邪犯表,化热伤津,营卫失和的病理特点。因此魏译在构词、形式上更顺应原文,而罗译在文化上与原文关联更强。3.4病症翻译比较
《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魏译:The pulse is floating ,the head and neck are stiff and painful ,andthere is aversion to cold.
罗译:A floating pulse ,headache ,stiff neck and a feeling of chill are always the gener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Taiyang(Initial Yang)syndrome.
该条文的翻译“浮脉”都用“floating ”,是中医脉象术语,浮和沉是来自脉动的浅深。如果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浅浮于外者,即谓为浮;如果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深沉于内者,即谓为沉。“floating ”英文释义魏“stay on or at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and not to sink ”,两位译者都以“floating ”表现相关事物的物理相似性。头项强痛两译本的翻译差别不大,主要在句式的不同。该条文译本中“恶寒”的翻译差异较大。魏译译语“恶寒”译为aversion to cold 而非罗译的“chill ”,因为前者不仅包含shivering ,也表达对“cold ”敏感,病者所表现的不由自主的寒冷感觉。因此魏译更好地遵从了中医词汇“恶寒”在伤寒论中表达的概念,即以自觉症状为主的,寒邪不退“恶寒”始终存在。而罗译在条文后重点对浮脉以及太阳病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深入的解释。罗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翻译和注释相结合,通常翻完一条,在该条下配以相应的注释对条文中重点难解的概念、字词加以解释或有关知识加以延伸,后标以参考文献,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译文正文中的文化缺省。4结语
中医典籍的翻译历经了很长的历史,未来也是一个长久的研究方向。中医典籍如《伤寒论》等的翻译对中医国际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翻译的难度也是。本文以罗希文和魏迺杰(Nigel Wiseman )的译本为例,从书名、方剂、病名、病症翻译几个角度探讨了《伤寒论》译本中的文化缺省。魏以原文为导向,采用魏氏直译法让西方读者了解《伤寒论》的汉语原文和了解其内涵,罗以读者为导向,目的是向西方传播中国的医学技术。如前文所述,两个译本在不同程度上都呈现了文化缺省,也都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补偿,这也体现了关联顺应论中话语理解与产出受译者认知、翻译目的等影响,翻译
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关联顺应过程。中医典籍的翻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中医英译的方法,更好地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Nigel Wiseman ,Craig Mitchell ,Feng Ye.Shang Han Lun (on cold dam-age):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ies [M].Massachusetts ,USA:Paradigm Publications ,1999.
[2]柴卉.《伤寒论》方剂的英译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0.06.
[3]惠佳蓓.关联理论与《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对比研究———基于两种译本.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1.06.
[4]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宂———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方法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92.
[5]罗希文译.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伤寒论[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6]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机[J].外语学刊,2004,(2):28-33.
[7]盛洁,姚欣.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中医典籍英译本比较研究———以《伤寒论》译本为例.时珍国医国药[J].2013,(2):464-7.
[8]奚飞飞.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伤寒论》英译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16.06
[9]杨平.关联-顺应模式.外国语[J].2001,6:21-25.[10]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fx成员历史·文化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