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 &TV JOURNAL 2021.5
念也在持续输出,这种隐形的文化输出在潜移默化中影教师节贺词大全
响着国民。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正以更加快
速、隐晦且丰富的方式传递着西方价值观,
这值得我们警惕,同时我们也应思考:在这种困境下,
国产动画应该如何“破局”?维护我国民族文化,
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抵御文化霸权,我们还需要更多探索。注释:
①潘慧琪.“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历史探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②[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M].卢明华,时殷弘,林勇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90.
③杨璐.赛义德“东方主义”理论评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④郑晓瀛.国产少儿动画影视作品的文化品牌塑造———以《熊出没》系列为例[J].出版广角,2015(15):80-81.
参考文献:
1.阚绪浩.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国动画电影对外传播路径探析———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戏剧之家,2020(14):97+99.
2.杨忠艳.从动画业透视儿童媒介文化传播中的文
化“帝国主义”[J].今传媒,2008(02):59-61.
3.郑晓瀛.国产少儿动画影视作品的文化品牌塑造———以《熊出没》系列为例[J].出版广角,2015(15):80-81.
4.徐姗姗.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美国梦”[D].苏州:苏州大学,2016.
5.林索菲.隐藏在中国传统元素外表下的西方文化霸权———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03):110-112.
6.杨璐.赛义德“东方主义”理论评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加班费计算基数
7.李琼.美国、日本动漫产品全球渗透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及文化安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8.肖珉.全球化进程中的国产动画[D].郑州:郑州大学,2007.
9.孙振涛.论3D 动画全球化传播中的文化帝国主义[J].新闻界,2012(23):14-18+29.
黄子韬女儿10.潘慧琪.“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历史探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11.[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M].卢明华,时殷弘,林勇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90.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0年暑期最热门的网剧当属爱奇艺“迷雾剧场”出品的短剧《隐秘的角落》(下文简称《隐》)。该剧以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充满人文关怀的主题及独特的场景选择在众多网剧中脱颖而出,迅速占领了各大传播平台的热搜榜。人们不仅对其赞不绝口,而且热衷于根据各种线索乐此不疲地推敲故事发展的可能性。因此,《隐》的热度持续上涨。“一起爬山吗?”“你看我还有机会吗?”这两句台词迅速成为了网络流行梗,并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让无数人在这个夏天神清气爽。在收获观众“一边倒”赞誉的同时,网剧也获得了原著作者紫金陈的盛赞:“改编得相当好”
,并坦言自己会花钱点播后面的剧情,可见此剧的魅力非凡。
将小说成功地改编成电视剧并不是一件易事,除
了要将文字语言改编成视听语言外,还要抓住其故事欧阳靖老婆
内核进行全方位的重组、重构。同时,观众又因为阅读小说的先入为主而常常对改编剧产生排斥、挑剔的
心理。一般由小说IP 改编的网剧,观众最多的评价是“不如原著”。而《隐》无疑是个例外。在豆瓣评分中,
其分数一度维持在9分左右,而原著《坏小孩》
(下文简称《坏》)的评分只有7.4分。纵观该剧的所有评论文
章,几乎一边倒地盛赞这是一次成功的改编,“将一
个二流小说改编成了一个一流剧本”①。作为一个改编成功的范例,探究其改编策略对其他同类型改编剧具有借鉴和启发作用。
一、人物塑造———用亲情伦理消融反社会人格
网络剧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任务。鲜活立体的人物、复杂的人性以及变化莫测的人物命
运是人物、主题、
空间的新创作表达——
—《隐秘的角落》改编策略探析□陈睿姣
李燕茹
摘要:改编自紫金陈小说《坏小孩》的网剧《隐秘的角落》成为爱奇艺“迷雾剧场”推出的一匹黑马。其在保留小说悬疑推理特点的同时,又结合时代语境和社会主旋律特征进行了创造性改编。从人物、主题、
空间三个维度上看,《隐秘的角落》包含三条改编逻辑:人物塑造———用亲情伦理消融反社会人格;主题深化———从“纯推理”
到“悬疑+人文关怀”;空间拓展———极具电影质感的场景选择。
关键词:小说;影视剧;《隐秘的角落》;改编;叙事策略54
推进故事发展,增强观众情绪张力必不可少的元素。人物是骨,剧情是脉,只有立住了骨架,才能使经脉畅通无阻,血液通行全身,打造出一部优秀的网络剧②。成功的影视作品中,主要人物一般都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这样才能达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小说中的朱朝阳,是一个彻头彻尾“暗黑”的中学生,为了得到独一无二的父爱,害死同父异母的妹妹朱晶晶;为了继承遗产,策划杀害父亲和继母王瑶;为了洗脱罪名,杀死张东升,并推卸给丁浩(剧中的严良)和普普,制造日记本。可以说,小说中的朱朝阳是邪恶的化身,诡计多端、胆大心细、缜密布局、完美杀人。在伪造的日记本的最后一句,他写道:“好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啊。”这句话竟然让经验丰富的老警官在即将报警之时也动了恻隐之心。而网剧中的朱朝阳并不是“本性之恶”,其行为明显受到亲情伦理的影响和牵制:被迫卷入犯罪的原始出发点,是渴望家庭完整,获得至爱;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原生家庭的不幸福让朱朝阳变成了内向而孤独的学霸;父亲的疏离、母亲的强势、同学的欺凌和排斥,让他格外需要友情。当儿时的朋友严良和普普来投奔他时,他收留并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们。面对相机意外记录的凶杀案,他选择不报警来保护严良和普普;杀人犯张东升三十万,是想挽救普普弟弟的性命;后来朱晶晶的意外坠楼、父亲和王瑶的死,朱朝阳也是无意被卷入其中,并没有主动参与害人。可以说,朱朝阳的所有行为都被置入了一种“道德困境”中,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受到了亲情、友情的羁绊。普普在小说中叫夏月普。她在家破人亡后被送去孤儿院,但遭到院长长期侵犯,逃出来后变得超越年龄的成熟,走上了不法之路,用弱小和乖巧掩盖冷漠狠毒的内心。但在网剧中,编剧美化了普普这个人物,给予这个小姑娘温情和善良。具体表现在,给普普增加了“弟弟患有白血病,急等手术费”
这条线索。正因为要凑救命的三十万手术费,普普和严良不得不从福利院逃出来。三人无意中看见记录杀人的视频,碍于身份不能报警,又急于给弟弟凑手术费,于是普普迫不得已和魔鬼做交易。虽然还是违法犯罪,但这些原因给她的行为赋予了道德层面上的合理性,更符合现实,也更易于观众去理解和解读。
严良在小说中叫丁浩。从小就粗鲁、爱打架,不爱思考,习惯让人牵着鼻子走。他协助张东升和普普杀人后,被张东升毒死,又被朱朝阳栽赃。可以说,原著中的丁浩是最可怜的工具人。但这样的角无疑过于扁平化、单一化,没有说服力。因此,网剧中的严良被塑造得更加丰满,不仅有头脑,而且有人情味。他的父亲严文斌为兄弟出头,打架闹事被抓去了警局,多年来杳无音信。严良从福利院逃出,一是为了寻父亲,二是为了帮助普普救他的弟弟。他仗义、善良、充满豪情。在“三人行”中,他一直充当着“保护者”的角。同时,对警察老陈的复杂情感也让这个大男孩变得有血有肉:父亲当年被老陈抓走,遭遇不幸去了精神病院,按理说严良应该恨老陈,但他深知老陈是个好警察,秉公执法,乐于助人。严良信任他,却
又不敢靠近他。在老陈为救严良被捅伤之后,他悄悄去医院看他,并留下老陈最喜欢吃的牛腩粉。而老陈是剧中最正义也最具有人情味的角,同时是剧中严良的帮助者和精神导师,代表的是社会的价值主流。他是整个剧的“麦田守望者”③。他的出现,让网剧摆脱了原著“暗黑”的彩,符合主旋律的时代语境。
张东升的形象改变较大。小说中张东升杀害岳父母的动机是继承徐静家的财产,但这样的理由似乎有点牵强,因为岳父母早从心里接纳了他,并劝说自己的女儿徐静不要离婚。如此看来,在小说的开始,张东升似乎是为了杀人而杀人,理由和动机并不充分。而网剧中的张东升,被塑造成一个“具有极重自卑情结的人”,形象更为丰满,情绪更加饱满,表现出的压力拉扯更大。奥地利精神病学专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人的自卑感大多来源于父母家庭的溺爱或忽视,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以及社交、职业、婚姻方面的不如意等。”④张东升的自卑情绪多来自于事业的不顺心与婚姻的不幸福。在第一场戏中,导演就展现了一个“万事不顺”的张东升,入赘女婿,收入微薄,常年受到岳父母家人的嘲讽和奚落,没有地位、没有尊严。他很爱妻子,却被岳父母劝说离婚。他那岌岌可危的婚姻,全靠他的小心翼翼维系着。他的内心极度自卑,对张东升来说,掩饰住自卑最好的方式,就是彻底解决掉阻挠他的一切人或事。他以为这样,生活就能如常。但不幸的是,每个人似乎都不愿让他的生活回到正轨。为了抗争,他只能一错再错。
综上所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过于扁平化、工具化、符号化,人物性格也过于单一和极端,往往一恶到底、一傻到底,在现实中很难到这种纯粹的坏和恶。而网剧中,编剧用亲情伦理消融了原著中主人公的反社会人格,让人物的行为有据可依,具备了道德层面的合理性。人物形象因此更加饱满、立体与多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二、主题深化——
—从“纯推理”到“悬疑+人文关怀”
紫金陈的《坏》其实只是一个犯罪型的纯推理小说,探讨的是人性的恶,描写了每个人“恶”的一面。三个主人公都是腹黑的小孩,他们展现的人性是罪恶的、自私的、极端的。小说中的结尾,丁浩和普普被张东升毒死,张东升被朱朝阳杀害,而老警官严良根据朱朝阳日记本的漏洞,发现了他隐藏的秘密,在揭穿与不揭穿中犹豫不决。由小说改编的网剧《隐》在悬疑推理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众所周知,文艺作品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加以揭示的。《隐》使人物在亲情伦理的矛盾纠葛中挣扎、失望、纠结、不甘,在情与理之间,不断被撕扯,被迫做出各自的选择。这种人性的观照大大深化了主题,使全剧充满了深厚的人文情怀。比如,张东升为什么要杀岳父母,第一场“家庭聚会中”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家庭地位低,工作没有编制,亲戚朋友瞧不起他,妻子出轨想要尽快摆脱他,岳父母也在不断劝说他离婚。显然,张东升杀人的动机除了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更主要的还是亲情的背离。朱朝阳是单亲家庭的孩
子,
汕头旅游55
视听2021.5|
渴望父爱,想要成为父亲的唯一,所以在看到妹妹不慎坠落后,害怕失去父爱不敢说出真相。而严良和普普更是折射出当下被遗弃的福利院儿童对亲情、友情的渴望。可以说,与原著的“纯推理+人性之恶相比”,《隐》提出并探讨着各种社会问题:原生家庭的破裂带来的性格缺陷;把控制当作爱,或把溺爱当成爱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校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等。这种“悬疑+人文关怀”,将国产悬疑剧的制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隐》的结局也同样体现着人文关怀:你是相信童话,还是相信现实?是选择笛卡尔式的童话结局,还是相信这是一场蓄意谋杀?这样的结局让人们陷入了深思:关于生与死的思考,以及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应当建立怎样的关系的思考。“隐秘的角落”到底是什么?是人在面临抉择时,自身的私心和欲望;是人在成长中,不断被家庭、学校、社会关系裹挟与改变的无奈;是对爱与恨、人性是善还是恶的终极探讨。这正是《隐》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思想。
这种颇具人文关怀的启蒙影视改编,在当下的浮躁的网剧市场中显得更有价值。影视剧改编应向更具文学性与人文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方向发展。
三、空间拓展——
—极具电影质感的场景选择
影视中的叙事空间,通常指创作者创造、选定的,为故事或事物叙述提供场所的地方。它首先是场景的选择,其次是场景的设计,最后的是场景的呈现(拍摄和制作)。这里的空间并非是静止的、被动的,它是积极的、能动的、有意义的。创作者通过空间的运用为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也影响制约了情节与人物⑤。
电视剧的空间一般都比较局限,主要场景在室内,只有少量的在室外。这样既能节省成本,还能突出以家庭为轴心的叙事模式。而《隐》却让观众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穿越,从山峰、海洋、到屋顶,将地理的空间感拓宽到每个角落,极具电影质感。这种把电影式丰富的空间叙事迁移至电视剧中的创作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剧中将故事的发生地这个落后、封闭、湿热黏腻的海滨三线小城多维度呈现,不仅强化了叙事效果,而且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风格。
改编者将故事安排在湛江,一个极具地域和时代特的三线海滨小城。这里的现代化程度不是很高,整个城市符合小说中2003年的气质和特征:又湿又黏的夏天,老式的红屋顶平房,露天的小吃店,绿植物在房子和墙上攀爬,市井气息浓郁的老街上到处是穿着背心和拖鞋的市民。剧组高层和原创人员在正式开拍前,三次来到湛江考察,认为湛江本地有广州湾时期遗留下来的法式建筑,城市的老路口是视野更宽阔的“X”型,和现代的十字路口不太一样。这些老式建筑中包含的传统基因、生活习俗和文化内涵是当下快节奏、同质化环境中缺少的东西。
小说中徐静本来是在马路上开车,却突然冲进绿化带,口吐白沫猝死了,而剧中导演将徐静猝死的地方换到了位于湛江市东南约40公里的硵洲岛——
—徐静经常游泳的地方。这样处理既拓展了空间的维度,同时又让故事更具有奇观性。视听语言的处理也非常妙:三个小孩躺在船上,画面温柔悠远,镜头拉远,伴随着歌声“飘向西天……”,突然拨开云雾,镜头骤然转向海中漂浮的一具女尸。既充满了浪漫感,又加深了悬疑彩,同时空间的大幅度转换给人物的表演增加了更丰富的彩。
普普和严良在小说前半部分没有交待其住所,后半部分住进了张东升的一个小房子里,而剧中将他们的住所安排在临海边一个废弃的渔船内。这样既具有地域特,又符合人物当时的处境和剧情的需要。
朱永平和王瑶在小说中是为朱晶晶上坟时被害死在墓地的,而剧中增加了王立这条故事线。王立是王瑶的弟弟,想杀死朱朝阳为朱晶晶报仇。于是将朱朝阳带到了朱永平的水产场,却被跟踪过来的张东升反杀。而朱永平和王瑶也被卷进冲突,死在了朱永平的水产场。水产场光线昏暗,一间间仓库和一排排的货架营造出了一种“密室困境”,让剧情犹如迷宫般的紧张,更能加剧矛盾冲突,制造紧张的气氛。
剧中通过城市场景的渲染和空间的营造、转换来丰盈人物形象,强化人物性格,增强戏剧冲突,唤起
空间和情感的共鸣。这是影视剧前进的一小步,也是小说改编影视剧进步的一大步。
总之,《隐秘的角落》以上述三个方面的新创作表达,为将小说改编为网剧开拓了新的思路。希望它不是一个偶然的特例,而是一系列优秀作品的开端。
注释:
①胡祥.隐秘的角落:二流小说的一流改编[N].北京日报,2020-07-10(013).
②张智华,崔文龙.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J].艺术评论,2020(03):63-72.
③胡祥.隐秘的角落:二流小说的一流改编[N].北京日报,2020-07-10(013).
④[奥地利]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马晓娜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52.
⑤[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申丹,马海良,宁一中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9.
cs1.6加机器人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文理学院校级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城市形象片的视觉修辞机制与整合传播策略研究”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JC⁃QN006);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基于竖屏模式下‘一带一路’甘肃城市形象片视觉修辞与传播研究”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B-252)。
(陈睿姣: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李燕茹: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
)56
|RADIO&TV JOURNAL2021.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