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1. 凯氏带: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中,细胞的两个径向壁(侧壁)和上下两个端壁形成木质化或木栓化的带状增厚,环绕侧壁和横壁成一整圈。
2. 凯氏点:从横切面观,径向壁增厚的部分成点状。
3. 次生射线:薄壁细胞沿径向延长,呈辐射状排列。
4. 木射线:位于木质部中的次生射线。
5. 韧皮射线:位于韧皮部中的次生射线。
6. 维管射线:木射线和韧皮射线的合称。
7. 原生质体: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是细胞的主要部分,是细胞一切代谢活动的场所。
8. 髓射线:又称初生射线,位于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外连皮层,内接髓部,横切面星状放射,具横向运输和贮藏作用。
9. 腺毛:具有分泌功能的毛茸。为多细胞构成,由腺头和腺柄两部分组成。
10. 周皮:一种复合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部分组成。
11. 树皮:药材上是指形成层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落皮层和木栓形成层以内的次生韧皮部。
12. 根皮:指周皮的部分。药材上是指形成层以为的部分,包括韧皮部和周皮。
13. 束中形成层:位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由原形成层遗留下来1-2层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组成,其活动产生次生组织,使茎不断加粗。
14. 束间形成层:在束中形成层形成活动时,也开始切向分生,使髓射线增长,产生一些新的维管组织。
15. 维管束:未成年人节目管理是维管植物的输导系统。有木质部和韧皮部连同形成层进一步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组织,具有输导支持作用。
16. 髓:基本分生组织产生的薄壁细胞组成,位于茎中心,被维管束紧紧围绕,细胞体积
大,壁薄,排列疏松。
17. 年轮:在一年中,早材和晚材是逐渐转变的,无明显界限,但当年的秋材与第二年的春材界限分明,形成一同心环层。
18. 运动细胞:禾本科植物叶片上表皮中有一些特殊大型的薄壁细胞(泡状细胞),细胞具有大型液泡,在横切面上排列略呈扇形,干旱时由于这些细胞失水收缩,使叶片卷曲成筒,可减少水分蒸发,故又称运动细胞。
19. 栅栏组织:位于双子叶植物叶片上表皮之下,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紧密其细胞的长轴与上表皮垂直,形如栅栏。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光合作用效能较强的叶肉组织。
20. 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与下表皮相接,由一些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薄壁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大,排列疏松如海绵状,其厚度稍大于栅栏组织,胞内所含叶绿体少于栅栏组织,故大多数叶片背面颜较浅。
21. 自花传粉:雄蕊的花粉自动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22. 营养叶:也称不育叶,仅进行光合作用。
23. 心皮: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为变态叶。
24. 学名:国家植物学会规定的植物的统一科学名称,用拉丁文表示。
25. 双名法:学名是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词为属格,为学名的主体,必须是名词,第二词是种加词。
26. 三名法:种以下各分类单位,在学名中通常简化,如亚种、变种、变型。种名之后加上亚种加词或变种加词。
27. 生活史:生物体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28. 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规律的交替发生。
29. 厚角组织:初生机械组织,具有原生质体,由生活细胞构成,有的表皮下的常含叶绿体。
30. 厚壁组织:次生壁明显增厚的组织,原生质体消失,为死亡细胞,可成束成存在,也可分散存在,为植物体主要机械组织。
31. 子实体:许多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有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
32. 配子体:植物有性世代过程中,能产生配子的单倍染体数目的植物体。通常由减数分裂产生的孢子发育形成。
33. 孢子体:植物无性世代过程中,能产生孢子并具有2倍染体数的植物体。通常由合子发育形成。
34. 细胞质:半透明,半流动,无固定结构的基质。位于细胞壁和细胞质之间,是原生质体基本组成部分。
35. 晶鞘纤维:纤维束外侧包围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36. 异常构造:某些双子叶植物的根,除了正常的次生构造外,还产生一些通常少见的结构类型,如产生一些额外维管束以及附加维管束,木间木栓等。也称三生构造。
37. 根迹维管束:茎中维管束和不定根中的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
38. 保卫细胞:构成气孔器的两个半月形细胞。
39. 副卫细胞:与保卫细胞相邻,并以表皮细胞形态略有不同的细胞。
40. 气孔器:气孔连同两个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
41. 花程式:采用字母、数字及符号表示花各部分组成,对称性,排列方式,数目以及相关的公式。
42. 花图式:花横断面的简图,表示花各部分排列方式、相互位置、数目以及形状等实际情况。
43. 无限花序:花芽总在花序轴顶端,一直保持开花能力。又称总状花序。
44. 有限花序:花序轴顶端形成花并且失去产生新花的能力。
45. 聚合果:一朵花中有很多离生雌蕊,每个雌蕊发育成一个果实(单果),聚生于同一花托上,这些果实聚合在一起犹如一个果实。
46. 聚花果:又称复果,由一个花序以及其他部分参与共同形成,如花序轴,花被等。表面观察犹如一个果实。
补充
47. 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殊的生殖现象。在花生殖过程中,一个精细胞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2倍体的胚,而另一个精细胞与两个极核细胞结合形成3倍体胚乳的现象。
48. 单果:一朵花之形成一个果实。
49. 真果:果实从雌蕊发育形成(以子房上位形成果为主)。
何炅王菁
50. 假果:苦瓜炒蛋的做法果实除了雌蕊外,还有其他部分参与形成,如花托,花被等。(以子房下位花多形成)
51. 炫富女张梦怡单性结实:没有经过受精而形成的果实,通常没有果实形成。
52. 菌核:菌丝密结形成颜较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有丰富营养,是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在条件适宜时又可萌发为菌丝体或产生子实体。
53. 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由拟薄壁组织和疏松菌丝组织组成。
54. 胼胝体:筛板形成后,筛孔周围逐渐积聚一些碳水化合物(称胼胝质)所堵塞,胼胝质不断增多形成的垫状物。
55. 侵填体:相邻薄壁细胞膨胀,通过导管壁上的纹孔,连同其内含物侵入到导管腔内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突出物。
56. 落皮层:老周皮内组织被新周皮隔离后逐渐枯死,这些周皮以及被他隔离的死亡组织的综合体,因常易剥落,又称落皮层。
57. 绿皮层:木栓形成层向内分生大量薄壁细胞形成栓内层,茎的栓内层常含有叶绿体,又称绿皮层。
58. 纹孔:细胞壁次生增厚时,没有增厚的部分通常留有小孔的结构。
59. 细胞后含物: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贮藏营养和废弃物。
60. 细胞壁:包围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面的一个坚硬外壳(一般都有弹性)。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不同的三大结构特征。
61. 气孔: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的通道,是表皮上,特别是叶的下表皮一些星散或成行分布的小孔。
62. 溶生式分泌腔:基本薄壁组织中一分泌细胞,由于分泌物积累增多,是本身破裂溶解,在体内形成一个含有分泌物的腔室,腔室周围细胞常破裂不完整。
63. 裂生式分泌腔:基本薄壁柱之中一分泌细胞彼此分离,胞间隙扩大而形成的腔室,腔室周围细胞完整。
64. 中柱鞘:维管束最外方的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具有潜在分生能力,参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组成。
65. 次生木质部:形成层细胞不断进行平周分裂,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加于初生木质部外方,包括轴向排列的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
66. 次生韧皮部:形成层细胞不断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加于初生韧皮部内方,包括轴向排列的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
67. 单雌蕊:一朵花中,仅有一个雌蕊,并且雌蕊只有一个心皮组成。
68. 离生雌蕊:一朵花中,雌蕊多枚,彼此离生,每个雌蕊由一个心皮组成。
69. 复雌蕊:一朵花中,仅有一个雌蕊,雌蕊由两枚以上心皮复合而成。
70. 种:必须有自己固定的遗传特性,固定形态特征,一个固定的有一定数量的种和固定分布,不能产生种间杂交。
71. 同层地衣:藻类细胞分散存在于髓层菌丝之间,无明显藻胞层和髓层之分。
72. 异层地衣:藻类细胞排列于上皮层和髓层之间,形成明显藻胞层。
73. 有性世代:植物世代交替过程中,染体为单倍数目的生长发育世代。
74. 无性世代:植物世代交替过程中,染体为2倍数目的生长发育世代。
75. 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的细胞由中心质和周质构成,DNA存在于中心质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具有核的功能。
76. 真核生物:除蓝藻和细菌以外生物体细胞,具备由核膜、核仁和核质构成的真正细胞核。
77. 合子:两性配子融合后所形成的新细胞。
78. 配子: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染体为单倍的性细胞。
79. 孢子:脱离母体后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或少数细胞的繁殖体。
80. 通道细胞:内皮层常有一些正对木质部细胞,其细胞壁不增厚,可使表皮与维管束间物质内外流通。双人旁的字
81. 怎么查看qq共同好友液泡:植物细胞特有的泡状结构。幼小液泡不明显,体积小,量多,生长逐渐变大,最后形成一个或几个大液泡,占据细胞大部分体积。常存在于已分化,执行生理功能的生物细胞中。
82. 白体:一类最小,不含素,无,呈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颗粒状质体。多见于不暴光的组织。
83. 有体:又称杂体,含有黄绿褐等素的质体。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是植物呈现黄或橙。
84.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只存在于绿植物中,其中含有叶绿素甲、叶绿素乙、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85. 质体: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并是绿植物所特有的细胞器。
86. 细胞核:除细菌和蓝藻外,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核,通常高等植物细胞只具有一个细胞核。
87. 细胞器:位于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并有膜包围的微小器官。包括细胞核、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和溶酶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