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往年分数来填志愿
肖雨雨作者:晨雾
来源:《求学·志愿填报版》2021年第07期
一、传统的平行志愿填报方法科技小制作怎么做
志愿填报的基础是“考生定位”。无论是在高考前利用模考的数据进行模拟操练,还是在高考出分之后进行正式的填报,都要先从考生定位入手。所谓考生定位,就是考生在本省(区、市)的排名位置。考生定位既可以用考生在本省的排名直接表示(例如某考生在全省排名为15000名),也可以用考生的某次模考成绩或者高考成绩,在某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分差来表示(例如某考生在本省的成绩为一本线上50分)。
确定了考生定位之后,类似地,我们需要确定“高校定位”。通常的方法是根据考生定位,到投档分与其所对应的分数最接近的高校。例如,某理科考生定位是全省15000名,经查询得知上一年15000名对应的高考分数是600分,接着我们再寻上一年投档线也在600分左右的高校(也称为“参考校”或“标杆校”)。此时,我们需要使用在本省招生高校的历史数
据,即各高校历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也可以使用录取分数线)以及对应的排名。
接着,我们按照高校定位来寻一批目标高校,即目标高校。为什么我们要寻一批目标高校,而不是一个目标高校?这是由于在平行志愿下,考生需要填报的志愿是多个,我们自然也要寻多所高校。在这些高校中,有的往年投档线可以略高于“标杆”位置(冲高),有的就在“标杆”位置附近(稳一稳),还有的低于“标杆”位置(保底)。为了详细说明这个步骤,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
假设某理科考生当年模考或者高考成绩是600分,全省排名17800名。
查询本省上一年高考考生一分一段表:与17800名最接近的排名是17896名,对应的高考分数是593分。这就意味着:当年全省排名17800名的考生,对应上一年高考分数为593分。
我们以上一年的593分为“标杆”位置,寻目标高校。其中投档分在593分左右的3—4所,略高于593分的2—3所,低于593分的2—3所,更低的保底学校2—3所(以批次填报6所为例,至少10所)。
我们寻目标高校的结果如图所示。我们把“标杆”位置看成平衡点O,这就是考生分数排名的位置。向上偏离平衡点O就是“冲高”,风险变大;向下偏离平衡点O就是“保底”,风险变小。平衡点O附近是录取高校层次与考生最相符的区域。最终我们会从目标高校中确定6所作为我们志愿填报的学校。在填报学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在每个学校中选择不多于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这个方法就是传统的平行志愿填报方法。随着大数据、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国内出现了很多智能填报高考志愿的数据系统,其原理大致也基于以上方法。这个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填报简单,同时能够尽量保证考生在刚刚跨过高校投档线的位置被投档录取(即所谓的“不浪费分数”),因此被广泛采用。
二、从平行志愿填报和录取角度看,新高考带来了哪些变化?
目前已经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为“3+3”模式。2021年,在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八个省市全面实施的新高考改革为“3+1+2”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按照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又分为“专业平行志愿”和“院校专业组”两种模式。
为了确定新高考改革后传统的平行志愿填报方法还能不能用,我们必须从志愿填报和录取的角度比较一下新高考与传统高考,了解哪些内容没有变化、哪些内容发生了变化,以及发生的变化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
通过归纳,我们得知目前已经全面实施的新高考改革有两项内容没有变化。
第一,批次设置没有变。过去的传统高考本科一般分为三个批次,经过近几年的准备,所有全面实施新高考的省份都逐步平稳地完成了本科批次的合并工作。
第二,投档规则没有变。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仍然采取了延续多年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虽然具体操作上有一些变化,但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大原则没有变。
以上两项内容,特别是后一项关键内容没有变化,能够保证传统的平行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适用。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目前新高考改革所带来的五项大变化。
1.文理不分科,即“3+3”或者“3+1+2”模式
这是同学们直接感受到的最大变化,但无论是“3+3”还是“3+1+2”,无非是把原来的高考科目分为统考和选考两大类,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同时选考有了新的赋分方式。总分是高考录取最重要的依据,由于最终我们关注的还是总分,因此文理不分科对志愿填报几乎没有影响。
2.普通批采用了专业平行志愿或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元
其实仔细思考,所谓专业平行志愿其实就是院校专业组的一个特例:如果每个院校专业组中只有一个专业,那院校专业组就等于专业平行志愿了。如果我们就把每一个院校专业组(或者专业平行志愿)看成是往年的高校,无非就是“缩小版”的高校而已,从志愿填报角度看也似乎没有变化。因此,志愿填报单元的设置对志愿填报几乎没有影响。
3.普通批志愿设置的数量增加了很多
采用院校专业组的省份一般设置几十个平行志愿,而有些采用专业平行志愿的省份设置的平行志愿甚至达到上百个。实际上,在新高考改革全面实施第一年,由于各地招生考试部门担心风险,因此会给考生更大的填报空间,让考生更容易填报,对我们来说只有好
处没有坏处。当然,你如果觉得不需要填报那么多,也可以不填满(在有些省份的实践中发现,全部填满有时候甚至是很困难的事情)。
4.报考专业对选考科目有要求
这个变化确实带来了一些麻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报考专业对选考科目的限制。各地的招生考试部门、各高校都会提前公布高校各个专业对选科的要求,同学们必须提前查阅,做好功课。
5.文理不分科導致招生计划、考生排名和高校录取线等发生的变化
元旦是法定节假日么 新高考改革所带来的五项大变化中的前四项,对我们志愿填报和录取的影响都非常小。但是第五项变化,也就是文理不分科导致招生计划、考生排名和高校录取线等发生的变化,在新高考改革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会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困惑:既然没办法参考上一年的“旧高考”的数据,那我们该怎么填报志愿呢?
三、第一年参加新高考,如何参考历史数据进行志愿填报?
传统的平行志愿填报方法能够成立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是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计划总体变化不大,以至于各高校在本省投档线对应的考生排名位置总体变化也不大。对于个别招生计划变化较大的学校,可以根据经验做一定调整。另外,在实践中也常采用高校近三年的招生历史数据,以减少误差。所有尚未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以及已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可继续使用上述传统的平行志愿填报方法。
然而,在2021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的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八个省市,传统的平行志愿填报方法还能不能用?如果能用,高校的招生历史数据要如何参考?其实这个问题在2017年的浙江和上海,2020年的北京、天津、山东、海南都遇到过,当时在这些省市都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3+1+2”模式与“3+3”模式并不完全一样,实际操作上要更复杂一些。在2021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八个省市同样不再有文理分科,在划定分数线的时候也不会再有文理科分数线,而是会以历史和物理两个首选科目分别划线。虽然其划线方式与传统高考中的文理科划线方式比较类似,但由于包含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的选科组合方式共有12种,所以不能简单地认定其与文理科划线方式相同。
以前我们根据一所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排名,能够十分精确地测算出当年的录取分数线,误差比较小。对于2021年的这八个省市,并没有特别准确的方法利用高校招生历史数据来估算分数线,但是我们仍然有解决方案,接下来笔者介绍一下具体的思路。
1.粗略比较思路
即直接用往年的文科对比历史组,往年的理科对比物理组。一是用本省历史组(物理组)与往年文科(理科)的高考报名人数进行比较,二是用本省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中历史组(物理组)与往年文科(理科)的招生人数进行比较,看看相差有多大。这样准不准呢?一般来说相差越大,误差就越大。如果相差不大,可以直接采用。
2.比例计算思路会计中级职称考试报名条件
假设上一年全省文科考生8万名,今年历史组考生增加到12万名。那么,今年历史组排名2万的考生,其水平相当于上一年什么排名位置的考生呢?
专升本第一学历是本科还是专科绍兴旅游景点 列式计算:(20000÷120000)×100%=16.7%,即今年历史组排名2万的考生排在历史组考生总数的前16.7%的位置。
那么,上一年文科考生总数的前16.7%的位置,就是这位考生对应上一年的排名:80000×16.7%=13360,即今年历史组排名2万的考生与上一年文科排名13360的考生水平相同。这意味着相同水平的考生上一年能考上排名13360对应的学校,而在今年只能考上排名2万对应的学校——报名人数的增加,让高考变难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招生计划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例中今年历史组排名2万的考生能考上上一年文科排名13360对应的高校的前提,是历史组招生计划也增加了相同的比例。即使我们认为考生的水平相同,但是:①在招生计划不变的情况下,他考不上上一年排名13360对应的学校,还是只能考上排名2万对应的学校;②在招生计划也增加相同比例的情况下,他才能考上上一年排名13360对应的学校;③在招生计划减少的情况下,他连排名2万对应的学校也考不上了。
3.高校招生计划的变化影响了考生的录取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某省上一年分数最高的四所学校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的招生计划都是50人,可以很容易地推算,排名在100名以内的考生能被北大、清华中的一所学校录取。排名在200名以内的考生大概率会被复旦或人大录取。但是,如果北大、清华
的招生计划从50人变成了30人,人大和复旦的招生计划即使不变,一个排名依旧是200名的考生,恐怕就無法被人大或复旦录取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