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卷第4期2021年4月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College
Vol.40No.4
Apr.202]
D01:10.16276/jki51-1670/g.2021.04.010
马芳华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北京100048)
摘要:招生计划的科学制定是关乎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高校招生专业直接
推向了招生市场。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将会以专业+学校的模式呈现,增加了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但同时也给高校的招生带来了挑战。基于此,我们将招生数据、培养数据、就业数据作为目标数据,构成了动态调整高校专业招生计划模型。该模型具有充分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客观展现专业的"吸引力”、排除人为造成的录取分数差异、反映院系就业工作的稳步上升态势和直观展示专业积分排名五大作用。从源头上保证了计划完成率、生源质量稳定和专业的持续性内涵发展。
除以和除的区别在哪儿关键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招生计划;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2021)04-0052-07
招生计划是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节奏,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满足人民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促进高校不断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高办学质量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方面具有先导作用。
招生计划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学校对各二级学院注重内涵式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不仅是保障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体现教育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能直接影响高校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组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列宁曾经指出:“任何计划都是尺度、杠杆、准则、灯塔和路标。”分专业招生计划由简单数字变为调节杠杆,发挥其导向作用,旨在建立一种招生与专业建设之间互相作用、互为促进的联动机制,推动院系内涵式发展。
一、创建模型的背景
2014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文件指出要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改进录取方式;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是高考恢复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级学校的广泛关注。新高考的根本导向是改革后高考如何招生的问题,这对高校招生体制提出了挑战。
(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激发高校从“招分”转向“招人”⑴
招生是高等学校面向基础教育招收与高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生。从历史实践经验来看,对考试的认识比较充分,而对招生的研究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招生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参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助力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向着更加科学、公平、有效
的方向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20-12-30
作者简介:马芳华(1980-),女,回族,四川荣县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
•52•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激发高校与中学教育的衔接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与中学在人才培养上的衔接,能够引导学生投入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学科兴趣,将学业兴趣与未来的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因此,如何吸引优质生源,如何改革招生录取模式成为高校研究的新课题。
2.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⑵
高校需要将招生录取、过程培养、就业指导纳入系统化管理,探索多元化、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高
校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块,以供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和组合,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只有立足自己的特发展和优势专业,才能克服办学的“同质化”倾向,才能吸引优质生源。
3.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激发高校更加科学、公平、有效地选拔人才
高校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彻底打破“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促进人才科学、公平和有效的选拔。
(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高校专业招生计划的调整提出了挑战
每年在教育部下达了各高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后,各高校再自行安排每个专业的招生计划。这时传统的做法是在上一年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基础上,依靠招生工作的经验,征求院系意见,结合往年招生录取和就业等指标,遵循“不大动、小调整”原则,对专业招生计划进行微调。这种凭经验的专业招生计划微调方式已经不适应新高考改革,尤其是新的志愿填报方式。传统的志愿填报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学生选择若干个学校,然后在每个学校中选取若干个专业,所以重心是放在学校。然而,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发生巨大改变,志愿的填报单位改为专业,以专业优先,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从2017年高考开始,浙江省和上海市开始试点新高考改革方案;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
海南也开始试点新高考改革。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可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具体的专业为报考单位,就要求考生必须清楚地知道高校每个专业的特点,包括学习内•53•容、研究方向、就业情况等,这对高校每个专业招生计划的调整提出了挑战。
1.招生计划可能无法完成
传统的志愿填报方式,是“高校+专业(1至6个)”形式,某些招生专业无论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如何,都能通过校内专业调剂的形式录取满额,不用担心专业计划无法完成。但是新的志愿填报方式,没有了校内专业调剂,部分专业因为报考率不高,专业计划将无法完成。
2.生源可能参差不齐
传统的志愿填报方式,固定了每个批次的投档,例如一批次的考生只能在一批次学校中进行投档。但是新高考录取模式取消了批次的概念,用分数段进行投档,某些专业一次投档计划未完成,就需要多次投档,其结果就造成这些专业招收的生源文化课水平参次不齐。招收到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600分以上的,有500至600分的,有400至500分的,导致培养方案不好制定,上课难度增大,学生培养质量堪忧。
3.专业可能面临淘汰重组
如果某些专业常年计划无法完成或者生源质量较差,无法得到社会认可,严重影响专业发展,将面临淘汰或者重组的命运。因此,只有根据专业招生数据、培养数据和就业数据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计划,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计划完成率,保证生源质量稳定,保障专业的持续性内涵发展。
综上,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是人才选拔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革与创新的程度宜接影响人才选拔的效度。高校专业招生计划的调整,直接影响招生录取结果和人才选拔的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建立科学有效且能动态调整高校专业招生计划模型势在必行。
二、模型的建立
基于考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培养实际,建立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计划数学模型。从更加理性和科学的角度宏观上重新审视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微观上客观公平制订和实施高校招生计划。下面分别从指标体系的建立、基础数据的准备、基础数据的统计和招生计划的调整四个方面描述模型建立过程。
马芳华: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动态调整高校专业招生计划模型研究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纵观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基本分为三个 环节,即招生环节、培养环节和就业环节,且此三个
环节优劣情况均可用数据反映。依据教育部《关于 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
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 导意见》、北京市教委招生计划文件和北京市属高
校年度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学校和院系两 级多次研讨,确定了以下数据作为指标体系的研究
数据。
在招生环节,选取最能反映招生情况的数据,包
括一专业报考率、专业报考率、专业调剂率、录取平
均分等集中反映该专业招生“吸引力”的数据。培 养环节的情况由培养能力和培养力量集中反映,选
取最能反映培养能力的几个方面,包括专业评估情
巨兴茂的妻子图片 个人资料况、教学评价情况以及培养基地情况。培养力量也 由师生比例、人才计划、正高级职称比例、教师博士
学位比例等集中反映闵。就业的情况专业签约率
最能客观反映。以上指标均可以量化成具体数据便 于运用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和对比⑶,具体招生计划
模型指标体系见图1。
一专业报考率
A1
招生数据A
专专业业报调考剂率率
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计划模型指标体系
图1动态调整高校专业招生计划模型指标体系图
招生数据、培养数据、就业数据称为动态调整专
业招生计划模型的三个目标数据(A 、B 、C )海一个 目标数据下面有具体的影响因子(A1、A2、A3、A4、
B1、B2、Cl )及子影响因子(Bll 、B12、B13、B21、
B22、B23、B24),共同构成了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计划
模型的指标体系。
(二)基础数据的准备
由于新一轮招生考试改革是在2017年启动的,
因此我们选取之前五年(2012年至2016年)的招生 基础数据和就业基础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每个专业 对应的影响因子的具体数值。如表1至表5所示:
表1 2012年至2016年部分专业一专业报考率
专业2012年一专业报考率A1
2013年一专业报 考率A1
2014年一专业报考率A12015年一专业报考率A12016年一专业报考率A1
专业一0.000.240.00
0.30
0.37
专业二
0.170.000.130.250.17专业三
0.170.000.090.100.00
专业四 1.11
0.40
0.57
4.33
3.17
• 54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表22012年至2016年部分专业报考率
专业2012年专业报考
率A2
2013年专业报考
率A2
男孩子名字大全2014年专业报考
率A2
2015年专业报考
率A2
2016年专业报考
率A2
专业一 2.13 3.12 3.55 5.45 5.21专业二 6.50 4.147.63 5.25 4.83专业三 6.50 3.33 5.45 5.107.13专业四 6.11 4.907.4325.1716.67
表32012年至2016年部分专业调剂率
专业2012年专业调剂
率A3
2013年专业调剂
率A3
2014年专业调剂
率A3
2015年专业调剂
率A3
2016年专业调剂
率A3
专业一0.390.210.160.000.15专业二0.000.000.000.000.00专业三0.170.110.000.000.00专业四0.000.000.000.000.00
表42012年至2016年部分专业录取平均分
专业2012年专业录取
平均分A4
2013年专业录取
平均分A4
2014年专业录取
平均分A4
2015年专业录取
平均分A4
2016年专业录取
平均分A4
专业一594.9597.1579.2578.5531.5专业二592.5594.0575.6582.4532.1专业三583.1593.1568.2584.1522.3专业四585.7594.5567.5582.3523.1
表52012年至2016年部分专业签约率
郭家铭 郝蕾专业2012年专业签约
率C1
2013年专业签约
率C1
2014年专业签约
率C1
2015年专业签约孟母三迁文言文
率C1
陈铭 超级演说家2016年专业签约
率C1
专业一0.880.630.910.700.79
专业二0.900.850.690.630.58
专业三0.970.850.870.910.82
专业四0.820.790.680.830.72
我们选取最新的培养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每个专业对应的影响因子的具体数值。如表6所示:
表6部分专业培养数据⑷
专业培养数据B
专业评估值
B11
培养数据B
教学评估值
B12
培养数据B
培养基地比
例B3
培养数据B
师生比例
B21
培养数据B
人才计划比
例B22
培养数据B
正高职称比
例B23
培养数据B
教师博士比
例B24
专业一0.80.890.100.060.000.250.80专业二0.60.680.080.080.010.250.90专业三0.650.750.060.150.000.100.80专业四0.850.910.050.040.000.000.60
•55•
马芳华: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动态调整高校专业招生计划模型研究
(三)基础数据的统计每个专业对应的五年的平均值,并且依次拟合出每个第_步,基础数据的处理。专业五年A1、A2、A3、A4、C1的函数曲线,求出变化率对于基础数据我们进行数据的处理,我
们计算出△。如表7至表9所示:
表72012年至2016年部分专业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一
专业五年一专业报考
率平均值41~
五年专业报考率
平均值42_
五年专业调剂率
平均值43-
五年录取分数与
一本线差值的平
均值A4-
五年签约率平均
值与毕业生人数
加权值Cl~
专业一0.18 3.890.1943.040.78专业二0.18 5.670.0042.120.73专业三0.11 5.500.0736.960.89专业四 1.2812.050.0037.420.力
表82012年至2016年部分专业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二
专业五年一专业报考五年专业报考率五年专业调剂率五年录取分数的五年签约率的变率的变化率AA1的变化率AA2的变化率△A3变化率AA4化率ZkCl
专业一0.070.48-0.12-0.03-0.01专业二0.030.960.000.04-0.08专业三-0.02 1.74-0.060.07-0.03专业四0.810.650.00-0.14-0.02
表9'2012年至2016年部分专业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三
专业
五年录取分数与一本线差值的平均值和专业招生计五年录取分数与-本线差值的平均值苗划数的加权值旳
专业一43.04 1.99专业二42.120.70专业三36.960.77专业四37.42 1.13
第二步,影响因子的权重。
运用复杂决策系统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分别为:
Al~:A2~-A3~:A4~:Bl:B2:Cl~=1:2:0.5:2:0.5:0.5:2
Bll:B12:B13:B21:B22:B23:B24=l: 1:0.5:1:0.5:0.5:0.5
第三步,专业积分的确定。
根据基础数据的处理数据和影响因子的权重,构建专业积分公式:
专业积分=Al~+AA1+242'+2AA2-
0.543~-0.5A A3+244;+2AA4+0.5B1+0.5B2+ 2C1~+2AC1
其中Bl=Bll+B12+0.5B13,B2=B21+0.5B22 +0.5B23+0.5B24
计算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部分专业积分表
专业专业积分
专业一15.5775
专业二17.24
专业三18.76
专业四32.485
(四)招生计划的调整
有了专业积分排行榜,决策者可以制定清晰的专业计划调整方案。例如,根据专业积分可以对专业按积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名,积分排名前5%的专业每个专业增加5个招生计划,积分排名后5%的专业每个专业减少5个招生计划,排名在中间的招生计划不增不减,这样保证了总的招生计划不变,专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
•5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