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如皋市博爱医院放射科    阎海林
骨转移瘤是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是骨骼原发肉瘤的25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0多万的新发癌症患者,晚期肿瘤患者常伴有远处部位的转移,其中骨转移瘤的发生率为20-70%,并多为多发性转移。几乎所有恶性肿瘤均可以发生骨骼系统转移,引起骨转移的肿瘤中,男性以前列腺癌最常见,女性以乳腺癌最常见。由于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细胞分化不同,转移瘤的发展速度和转移瘤的数目也不尽相同,所以部分原发性肿瘤手术切除前已经存在骨转移,只是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缺乏诊断依据而已。骨转移瘤的正确诊断和早期检出,对于肿瘤的分期、患者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根据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骨转移瘤,是影像科医师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虽然新的影像学检查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X线平片、CT和MR仍然是最基本和常用的检查方法。但是往往由于医师对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认识,而造成误诊和漏诊,延误患者。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和随访证实的40例骨转移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骨转移瘤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60岁,均经X线片、CT、MRI或E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证实有骨转移病灶存在,原发灶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35例患者局部有不同程度疼痛,其中24例患者,疼痛剧烈。20例患者局部软组织肿胀。其中行X线检查28例,CT检查35例,MR检查15例。
2、 病理学类型:本组中40例患者的原发瘤来自各类癌,其中食管癌18例,乳腺癌5例,胃癌3例、前列腺癌2例,肺癌3例、膀胱癌2例、肝癌1例、肾癌1例、结直肠癌3例,鼻咽癌1例、另1例原发病灶不明。
短发怎么扎好看二、结果
1、发生部位:本组40例中,其中单发8例,多发32例。共发生163例骨转移,发生在脊柱60个,其中颈椎3个,胸椎30个,腰椎20个,骶椎7个。骨盆20个,四肢长管骨19个,肋骨40个,肩胛骨4个,颅骨14个,胸骨2个,锁骨4个。
2、骨质破坏:在40例患者中,发生溶骨性破坏28例,X线表现为虫噬状或片状骨质破坏,
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少。CT表现为斑片状、穿凿状、虫噬样骨质破坏,病变区边缘不规则,周围无硬化。破坏区MR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边缘欠清,部分病变周围可见斑片状骨髓水肿;成骨性破坏5例,X线和CT表现为棉团状、毛玻璃状以及结节状高密度影。MRI上成骨性病变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成骨性转移发生病理性骨折少见。前列腺癌几乎均为成骨性。混合性破坏4例,X线及CT表现为骨破坏区高低混合密度,边缘模糊;囊状骨质破坏3例,主要表现为囊状骨质破坏,边缘轻度硬化,类似于良性骨肿瘤改变,原发瘤类分别为肺癌及肾癌。肺癌、乳腺癌及鼻咽癌均可发生混合性转移,前列腺癌、结直肠癌以成骨转移为主,肾癌多表现为溶骨性转移。
3、软组织改变:40例患者中,18例患者转移部位,有明显软组织肿块,部分肿块巨大(直径达15cm)。
4、病理性骨折:本组15例发生病理性骨折;
5、椎体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病例中发现60例椎体转移瘤,多为多椎体分布,病变区表现为溶骨性、成骨性或混合性,可以部分椎体呈溶骨性,另外一些椎体呈成骨性,椎旁见软组织块影,软组织肿块可以突入椎管,压迫脊髓。部分病例椎弓受累。
三:讨论
保存网页视频
1、 骨转移瘤大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并且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现原发肿瘤的同时已存在骨转移,有的患者甚至是以骨转移瘤所产生的局部症状前来就诊。骨转移瘤可以发生全身各处骨骼,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可以类似于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骨骼改变具有下列4项中》1项着符合转移瘤{[1]:程晓光.骨转移瘤CT检查.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1993,(1)20}①有恶性肿瘤病史,其中原发瘤已切除。②CT提示骨转移,进一步检查发现原发肿瘤。③病理学检查为骨转移瘤,未到原发灶。④CT检查同时到原发癌和骨转移者。本文病例均符合以上条件。
2、 原发于骨外的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的途径包括血液、淋巴系统以及直接蔓延侵蚀邻近骨骼,其中以血行转移最多见。中轴骨由富含红骨髓的颅骨和躯干骨组成,是发生骨转移瘤最常见的部位。脊柱、头颅、骨盆、肋骨、股骨和肱骨占90%,长管骨受累明显少于中轴骨,其中股骨和肱骨多见,膝、肘关节以下的转移少见,但半数以上原发病灶为肺癌。Baston认为,胸膜腔与骨盆静脉与脊柱静脉丛从每一节段均联系,该处无静脉瓣,故肿瘤栓子可以不经肺部而直接经静脉丛转移至骨骼。本组病理和文献大致相符,部分部位发病率与文献不符可能与本组病例的病例样本不够大有关。苏明成朱丽离婚
战斗贼输出手法
    3、结合文献及本组资料,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X线及CT上多数为溶骨性,多数 表  现为松质骨骨小梁破坏消失或骨骼内正常脂肪密度影消失,代之以软组织肿块影。可局限于骨髓腔或破坏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突向周围软组织。肿块大小不一,呈类圆形或不整形,少数为梭形。肿块边缘清楚或不清楚。肿块内可见点状、斑块状或条状残留骨嵴,骨质破坏早期多成点状、虫蚀状或囊状,病变继续发展多成不规则形态,边缘多数不清,通常无硬化及骨膜反应。刘吉华等报道30例长骨骨转移瘤病例,有3例发生于骨皮质转移瘤,破坏区边缘有斑点状或线样骨膜增生。骨转移瘤的少见表现为成骨性或混合性。成骨性转移表现为病变区松质骨多发斑点状、棉球状高密度影,境界较清楚,少数表现为多发片状骨质硬化改变(象牙质样改变。)文献及本组病例表明,前列腺癌、鼻咽癌、膀胱癌及少数乳癌可以表现为成骨性。混合性骨转移兼有溶骨及成骨性改变。骨转移瘤的MRI表现为T1WI表现为边界较清楚的低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后溶骨性转移软组织部分可有强化,而成骨性转移为主,病灶可无强化。小说阅读器哪个好
    骨转移瘤的少见表现:少数病例破坏区呈囊状扩张型及骨皮质型,破坏区边缘可以有或无轻度硬化,骨壳可完整,可以有或无软组织肿块,其表现可以类似原发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容易发生误诊。个别病例表现为广泛骨膜反应,则需与原发肿瘤鉴别,原发肿
瘤除了骨膜反应外,尚出现软组织肿块、提示病灶内常发现瘤骨及钙化,根据这些,结合病史可以鉴别。
四、鉴别诊断
  骨转移瘤需要与同样好发于老年患者、同样易累及骨骼富含红骨髓区域、同样表现为全身多发性骨质破坏的疾病鉴别,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纤维囊性骨炎等,尤其是对于缺乏原发肿瘤病史的患者。
1、多发性骨髓瘤易与骨转移瘤相混淆,但前者长表现为圆形穿凿样骨质破坏;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者,其骨包壳常较为整齐;伴局部软组织肿块者,其内密度较均匀,无残留骨;临床上尿中多见本周氏蛋白。
2、骨转移瘤也应当与发生于骨的继发性恶性淋巴瘤鉴别。 单依靠影像学病变,较难鉴别。有些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可以发生骨骼及内脏的多发浸润,临床上除见常可见体表多发淋巴结肿大外,临床症状多较轻而与病变的广泛程度不一致,而骨转移瘤患者多全身症状较重而表现为恶液质。难以鉴别者,骨髓穿刺可明确诊断。
3、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引起的纤维囊性骨炎,影像学检查除见多发性囊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外,多伴有全身性骨质疏松,手部短骨可见骨膜下骨吸收。另外,实验室检查依据血钙升高,临床多发结石及软组织钙化,与骨转移瘤鉴别不难。
    总之,骨转移瘤大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并且有低龄化趋势。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现原发肿瘤的同时已存在骨转移,有的患者甚至是以骨转移瘤所产生的局部症状前来就诊。骨转移瘤可以发生全身各处骨骼,影像学表现多样,可以类似于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综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的生长速度、病变部位、病变的大小、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临床疼痛及其他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因素有助于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个别病例难以鉴别,可以行病灶穿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