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耐受性定律及其补充原理。
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指出,一种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要依赖综合环境中全部因子的存在,其中一种因子在数量或者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超过了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生物就会衰退或不能生存,为耐受性法则。即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a.生物可能对某一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因子耐受范围很窄。b.对各种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广的生物,他们的分布一般很广,相反则反。c.当某种生物处在某因子的不适状态时对另一因子的耐受能力也下降。d.自然界中有些生物实际上并不总是在某一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其他潜在的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e环境因子对繁殖期生物的限制作用可能更明显,繁殖期的个体比非繁殖期成体的耐受性差,致使在繁殖期的生态福变小。
2举例说明限制因子概念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
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意义:为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奠定了一个便利的基点;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寻解决问题的薄弱环节。
毕福剑 微博3.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阐述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简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形态上的适应--植物:密毛、鳞片滤光;体反光;叶缘向上或暂时折叠,减少辐射伤害;干和茎具厚的木栓层,绝热。动物:体形变小,外露部分增大;腿长将体抬离地面;背部具厚的脂肪隔热层。
网站设计方案
生理上的适应--植物: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减缓代谢率;蒸腾作用旺盛,降低体温;反射红外光。动物:放宽恒温范围;贮存热量,减少内外温差。
行为上的适应--植物:关闭气孔。动物:休眠,穴居,昼伏夜出等。
4.简述有效积温法则,评述其意义和局限性。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
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因此可用公式: N•T=K  表示,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
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历;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5.简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基本方式及其意义
适应方式(形态、生理 、行为的适应) :形态适应:保护、保护、警戒与拟态;行为适应:运动、繁殖、迁移和迁徙、防御和抗敌;生理适应:生物钟、休眠、生理生化变化;营养适应:食性的泛化与特化
6. 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水环境? 
海洋软骨鱼等渗: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
淡水硬骨鱼高渗: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
海洋硬骨鱼低渗: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
7..种动态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评价这些方法的利弊
野外调查掌握资料——最直观具体的调查方法,缺点是很不易重复;
实验研究验证——条件稳定,易于重复验证。但实验条件和自然条件有差异,两者所得数据可能不一致;
构建数学模型——抽象有利于观察动态研究本质,因为抽象可能脱离现实情况。
8何谓年龄锥体?列出其基本类型. 研究年龄锥体和生命表有何意义?
种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百分比的分布呈金字塔形,因此,称这样的年龄分布称为年龄金字塔或年龄锥体。年龄锥体有三种类型:下降(declining)、稳定(stable)和增长(increasing)型。种的年龄分布体现种存活、繁殖的历史,以及未来潜在的增长趋势,因此,研究种的历史,便可预测种的未来。
9.什么是内禀增长率?研究种的内禀增长率有何意义?
方脸发型设计在种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即能够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食物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我们能够观察到种的最大增长能力(rm )。 mm是最大的瞬时增长率,即内禀增长率10086积分兑换商城
意义:可以敏感地反应出环境的细微变化,是特定种对于环境质量反应的一个优良指标;
是自然现象的抽象,它能作为一个模型,可以与自然界观察到的实际增长率进行比较。
10.简述种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及其主要参数的生物学意义.√
①种的逻辑斯谛增长(连续增长模型):随着资源的消耗,种增长率变慢,并趋向停止,因此,自然种常呈逻辑斯谛增长。体现在增长曲线上为“S”型。种停止增长处的种大小通常称“环境容纳量”或K,即环境能维持的特定种的个体数量。
②五个时期: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
③dN/dT=rN(1-N/K)。N—种个体数,K环境容纳量。
r-对策(r-strategy):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种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K-对策(K-strategy):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④r,物种潜在增殖能力;K,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密度。⑤它是两个相互作用种增长模型的基础;它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模型中的两个参数K和r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11. R对策和K对策在进化过程中各有什么优缺点?
r-对策优点:生殖率高,发育速度快,世代时间短,因此,种在数量较低时,可以迅速恢复到较高的水平;后代数量多,通常具有较大的扩散迁移能力,可迅速离开恶化的环境,
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种,因此,常常出现在落演替的早期阶段;由于高死亡率、高运动性和连续面临新环境,可能使其成为物种形成的新源泉。
缺点:死亡率高、竞争力弱、缺乏对后代的关怀,高的瞬时增长率必然导致种的不稳定性,因此,种的密度经常激烈变动
K-对策:优点:种的数量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附近,但不超过此值,因此,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小;具有个体大和竞争能力强等特征,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
缺点:由于r值较低,种一旦遭到危害,难以恢复,有可能灭绝。
12简述两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种间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什么?两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些?探讨寄生、共生形成的机制。)
寄生(parasitism): 一种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中获取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情况。
互利共生(mutualism): 不同种两个个体间的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
戴军黄小蕾
互利共生的类型:仅表现在行为上的互利共生,如鼓虾和丝鱼段鯱鱼;包括种植和饲养的互利共生,白蚁和真菌;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互利共生,蜜蜂和植物;动物消化道中的互利共生,反刍动物和胃纤毛虫;高等植物与真菌的互利共生,菌根;生活在动物组织或细胞内的共生体,纤毛虫和藻类
13动物集的生态学意义?*
对被捕食者的好处: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提高警觉性;稀释效应;集体防御;迷惑捕食者;避免使自己成为牺牲品。
对捕食者的好处:通过信息交流更快地到食物;提高猎食成功率;便于捕捉较大的猎物;有利于捕食者在与其他捕食者的竞争中取胜。
14从负反馈机制入手,谈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表现为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状态。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系统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 ,即抗干扰的能力(抵抗力resistance);另一方面是系统受扰动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 ,即受扰后的恢复能力(恢复力resilience)。
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自然生态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控制论系统,因此,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调节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5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能量流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单向
物质循环:生物 ← →环境,双向
信息传递: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等,构成信息网。
16试比较三类生态金字塔的优缺点。
数量锥体以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进行比较,忽视了生物量因素,一些生物的数量可
能很多,但生物量却不一定大,在同一营养级上不同物种的个体大小也是不一样的。
生物量锥体以各营养级的生物量进行比较,过高强调了大型生物的作用。
能量锥体表示各营养级能量传递、转化的有效程度,不仅表明能量流经每一层次的总量,同时,表明了各种生物在能流中的实际作用和地位,可用来评价各个生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能量锥体排除了个体大小和代谢速率的影响,以热力学定律为基础,较好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本质关系。
17落演替的机制
3种可能的物种取代机制:促进模型,抑制模型 ,忍受模型
促进模型: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的活动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于自身生存,面促进了后来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替代有顺序性,可预测和具方向性。多出现在环境条件严酷的原生演替中。(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
恭喜入宅的吉祥话抑制模型:先来物种抑制后来物种,使后者难以入侵和发育,因而物种替代没有固定的顺序,
各种可能都有,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一种先到。演替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的生活史对策,因而难以预测。在该模型中没有一个物种可以被认为是竞争的优胜者,而是决定于先到该地,所以演替往往是从短命种到长命种,而不是由规律、可预测的物种替代。(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
忍受模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认为物种替代决定于物种的竞争能力。先来的机会种在决定演替途径上并不重要,任何物种都可能开始演替,但有一些物种竞争能力优于其它种,因而它最后能在顶极落中成为优势种。至于演替的推进是取决于后来入侵还是初始物种的逐渐减少,可能与开始的情形有关。(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