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正名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刘道岭
【摘 要】孔子正名思想渊源有自,其含义就是为名正义,严格限定名的含义和应用范围,并反过来以名责实,使实不出位.其目的在于重建曾经的和谐的社会秩序,其原则是名实相符,其手段是审名分.孔子正名思想的终极目标是正政,是通过正名建立自己理想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在现时代,正名实践要解决为什么要正名(正名目的),正什么名(正名领域 、对象),如何正名(正名的原则 、方法)等问题.
【期刊名称】《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3)003
【总页数】3页(P41-43)
【关键词】孔子;正名;现实性;改革开放
六一黑板报【作 者】刘道岭
范冰冰瘦了【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最新狂战士刷图加点【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222.2
格力空调故障代码e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它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名物度数、礼乐刑政体系,构建并维护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良好社会秩序。尤其是其中孔子的正名思想,在历代社会秩序的构建、维护和完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对“名”非常重视,《说文解字》对名之一字的解释为:“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1](P305)意思是说,在早期的交往中,人们白天相见,能通过形体、面貌,相互识别。一旦到了晚上,相互之间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我报名来区分你我了。可见,名是一种符号,它的产生与社会实际的需要有关,它的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在社会交往中所有场合都能区别人和物。古人设名,并用名来指称人和事物,在此基础上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
(一)正名思想渊源
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左传》中对名的重要性做了阐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止也与。”[2](P175)在这里,把名(名号、名分、名位)与宗庙里祭祀用的礼器相提并论,把它看作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其重要性毋庸质疑。
正名一词虽曾见于《左传》,但使它成为一种学说,则始于孔子[3](P235)。在《论语·子路》中,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4](P141-142)
这段话描述了一个很生动的师徒对话场景,子路问老师为政什么最重要,老师回答那肯定是正名了。子路对此不以为然,老师很生气,以严厉的语气郑重其事地告诫子路,君子为人处事应该有谦虚谨慎的态度。然后阐明正名的重要意义及其在为政中的重要作用:名称
不当,言语就不顺适;言语不顺适,做事就不能成功;做事不能成功,国家的礼乐制度也就不能推行;礼乐制度不能推行,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会无所适从。因此君子所命名的,必定要能说的出口,说的出口一定要做得成事。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要一点也不能马虎。至此,孔子的正名思想充分彰显出来。
(二)正名思想发展梗概
孔子正名思想,是适应当时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而提出的应对措施。自此以后,正名思想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论题,各家各派对此都有涉及。不仅如此,先秦以后,历朝历代思想家都很重视正名思想,在对名的继承发展过程中,进行不同的注解、阐发,从而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
荀子继承孔子正名思想,并借鉴后期墨家的一些观念,系统阐发了自己的正名思想。在讨论正名的必要性时,荀子强调语义的确定性和统一性的问题:“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辩,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辩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5](P316)这就对孔子名、言、行相一致的观点进行了系统发挥。认为名和
杨爱瑾图片符节、度量一样重要,不可擅作。如有擅作,则会引起社会秩序和人民思想的混乱。
关于名的作用,荀子认为名“以正道而辩奸,犹引绳墨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这与“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吕氏春秋》中,审名分被作为君主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故人主不可以不审名分也,不审名分,是恶壅而愈塞也”。[2](P217)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曾经具有确定意义的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名的约束规范引导作用已经不能正常发挥,社会整体处于失范状态。典型的例证就是鲁国季氏以大夫身份而无所顾忌地观看八佾舞,而按照周礼,这种待遇是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享有的。名实不符,各种僭越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通病。后来汉董仲舒在他的名作《春秋繁露》中,也把深察名号作为其重要论题,此不赘言。
孔子正名思想的理论内涵可以从正名含义、目的、原则、手段几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正名的含义
正名含义,可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正确的名及其体系。还可以理解为修正名,也就是为名正义,严格限定名的含义和应用范围,从而为社会确立正确的统一的规范、标准、尺
度。而正名体系是为名正义的结果和目的。名是语言的基本元素,名的含义确定、统一,人们的交流才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和基础,沟通才真正成为可能,所以正名的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只有名的含义是确定的,人们交流中所必不可少的尺度、标准、规范才可能是确定的,人们的对话才有意义和价值,人们的交流成为可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名、言、行的统一。
我们不想讨论名实谁决定谁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只是在本体论上才有意义。名一经形成,就必须保持应有的确定性。名在反映或指称实的过程中,并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对实有积极的约束规范作用。拉脱维亚女郎
(二)正名的目的
正名的目的在于恢复或重建曾经的和谐的社会秩序。社会要想获得进步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秩序。社会有序,则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反之,社会动荡不安,则社会整体倒退,人民生活困苦。这一点已经被历史一再地证明。尽管用了恢复和重构两个词,但我们绝不可以理解为就是简单地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实际上,与以前的社会相比,这种恢复或者重构后的社会秩序肯定是已经有所变化了。
(三)正名的原则
正名的原则即名副其实,各是其所当是。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P136)也就是说君要有君的样子(符合君之名所要求的视听言动各方面的要求),臣要有臣的样子(符合臣之名所要求的视听言动各方面的要求),以此类推,父要符合父之名所要求的视听言动各方面的要求,子则要符合子之名所要求的视听言动各方面的要求。这样,君臣父子各是其所当是,社会秩序便很好地建立起来了,并且大家各司其职,各行其道,社会秩序稳定而又和谐。
(四)正名的手段
正名的手段是审名分,审名分也就是以国家和社会的力量确定每一个名的内涵、范围,使它不致发生淆乱。孔子亲身经历名分混乱的社会危害有多大,对坏名乱分者深恶痛绝。关于乱名分、坏纲纪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季氏以大夫身份而观赏八佾舞。孔子对此的评价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4](P61),并且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孔子对鲁国彻底失望,才从此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
孔子正名思想历经两千年不衰,至今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孔子正名思想的终极目标是正政,是通过正名建立自己理想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历代对于孔子“正名”思想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古代的“正字”“正名分”阶段;近代现代的“以名正名”“以名正实”阶段;近十年对于“正名”问题的语言哲学阐释及政治哲学阐释阶段。
(一)正名可以使人更清楚自己的社会角与社会责任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以及于此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正名,人们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充当的社会角和此角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产生角意识和责任担当。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才能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有更充分的自觉,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会苟且,不会敷衍,不会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当然,社会角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但重点是不管社会角如何改变,人们都要对自己的社会角有充分自觉,并积极主动地承担于此社会角相关的社会责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