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
59
2020作者简介:杨雪,记者,科技日报新闻部评论理论室。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弘扬科学家精神
——以科技日报社2019年新闻实践为例
杨  雪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摘  要  科学成就需要精神的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期科学实践中,我国科技工作者积累了宝贵精神财富,也形成了独有的科学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讲好科学家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议题。文章通过分析研究《科技日报》2019年科学家精神相关新闻实践,对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弘扬科学家精神进行了思考,提出新形势下讲好科学家故事要善用网络传播话语体系,利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设置议题,做到有流量、有互动、有参与。关键词  融媒体;科学家精神;科学传播;新闻实践
王自健老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75-0059-03
迈向世界科技强国需要精神旗帜引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在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形成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可以说,我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离不开这些科学家精神支撑。
伟大的精神需要弘扬和传承。特别是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与此同时面临我国“十四五”及更长期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从未显得如此迫切。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强调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对时代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以号召更多科技工作者为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然而,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正能量也比以往更加困难。
1  网络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困境
1.1  碎片化阅读习惯与宏大叙事相矛盾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兴媒体正在取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尽管传播内容上还要很大程度上依托传统媒体,但传播形式的多元发展已使受众阅读习惯发生变革。这种快速发展的局势和分散化的过程在实质上都属于媒体的碎片化传播,其传播效果将直接影响广大受众体的分割和传播的最终效果[1]。
而一直以来,主流媒体讲述科学家故事总是以宏大叙事的视角展开,故事情节往往感人肺腑,人物形象往往高大全。这种长篇综述式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广大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
1.2  刻板印象降低受众主动获取信息的意愿
科学家故事是难讲的。一方面,科学事业离日常生活比较远,对于普通人来说,科学家精神太纯粹太高大上,很难产生共情。另一方面,也由于科学家故事长期以相似的宣传方式传播,形成了一定的刻板印象,比如科学家的甘于清贫、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等。这些固然是属于我国科学家像的正确标签,但对于网络时代的受众来说,这些内容太沉重,不轻松,主动获取该类信息的意愿低。1.3  科学家故事亟待多媒体传播
当前,很多重要信息都是首先通过、微博、抖音、快手、头条等平台传播的。这些平台能够很好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文图结合、声兼备的方式,使得信息具有易接受性,甚至强煽动性,更能引起
受众注意[2]。与之相比较,
传统主流媒体仅通过文字和电视影像等手段讲述科学家故事缺乏感染力,无法融入广大网民的话语体系。
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特别是聚集了大量年轻人,而青年体正是科学传播的对象、
国家建设的未来,讲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恰要重点走进这一体。那么,利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手段,选取符合受众兴趣爱好的内容,让科学家故事走进各类社交平台,或是网络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突围策略。
2  创新传播方式,讲好科学家故事
2.1  众筹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设置议题
2019年,中国科协委托科技日报社举办“科学也偶像”——科学家精神短视频征集活动,旨在贯
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活动共征集1 008个短视频作品,相关专题汇集微视频7万余个,播放和点赞数超过33亿次。
孙坚周笔畅“科学也偶像”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为传播载体,创新性地采用“内容众筹”方法,吸引了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他们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图片、视频、音乐等素材加工成不超过1分钟的短视频,不限主题,不限创作形式。一个个天马行空的短视频作品,生动呈现了科技工作者的“多面”,比如工作中的顽皮、生活中的文艺,比如做某项工作才能看到的特殊风景等等。具体来说,这些短视频具有以下特点:
科学与生活结合:展现科学家生活中的一面。例如《偶像万万岁》作品中,将老一代科学家的生活面和历史资料影像配上时下最潮的网络歌曲,吸引年轻人更多关注;《特别的爱》通过父女之间的生活细节,反映了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工作的日常场景。
严肃与活泼结合:在网易平台上制作相关专题,采用短视频点击量排名的方式,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又有传播效果的作品。例如,《我是医生不是神》就运用了说唱(RAP)这一流行时尚的表现方式,通过多元素混搭,产生了鲜明良好的传播效果,引发强烈反响。
主题与时机结合:在疫情暴发的攻坚时期,在全社会聚焦疫情和医护以及科技战线人员的时期,活动专门召开线上策划会,制作了特别节目《科学疫中人》。同时,征集作品中也有医疗战线的作品——《勇敢追光者》,制作内容以大人小事体现传承的意义和魅力,仅一部作品就获得了70多万的点击量。
在传播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微博、、客户端、移动直播平台等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活动采用短视频、微电影、等各种微传播形式,试图在年轻人聚焦的社交平台上主动设置议题,并取得了预期的传播效果。
2.2  深挖科学家鲜为人知的事,写小品文
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日报社2019年策划了“科技创新70年·大家小事”人物系列报道。精选了一批在70年科技发展历程中矢志报国、耳熟能详的科学家——王泽山、南仁东、孙家栋、屠呦呦、黄旭华、顾方舟、戚发轫等,深度挖掘他们人生中鲜为人知的一个片段或故事。
过年短信
宋慧乔宋仲基这组系列报道以小切口见大主题,寻独特角度,展现了人物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忘我奉献的家国情怀和心有大我的人生境界。每篇通讯均配以
原创手绘配图,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科学家的小故事大情怀。
报道从选材上放弃了伟光正的宏大叙事,而是另辟蹊径,独具特。例如,为区别之前对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泽山立志报国、深耕科研的报道,记者在采写《“独行侠”王泽山》过程中,捕捉了这位院士日常工作生活中特立独行的几个小场景,串联成文,文笔轻快,展示了王泽山因可爱而可敬;《孙家栋:向周总理讲“难以启齿”的事》构思巧妙,记者并没有写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丰功伟绩,而是选取一次专访中印象深刻的小事,讲述了孙家栋敢于坚持真理,尊重科学规律的品格;采写“糖丸爷爷”顾方舟的报道,记者从多位专家口述中挖掘出顾方舟勇于担责,向卫生部写信建议,选择减毒活疫苗,并排除万难将毒种带回国的故事。
报道从写作上避免了高大全的人物通讯常规操作套路,而是以短短几百字的篇幅,通过细节展示整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每篇作品短小精悍、生动鲜活,可读性强,让科学家精神可触可感可学。
报道从表现形式上突破了白纸黑字的传统文字表达,为短文配上彩漫画,增添了阅读乐趣,别具匠心,并在报网微端全方位发布内容。
这组系列报道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科技日报官方收获大量网友留言,为科学大家、国家脊梁点赞。同时,还得到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医科院等相关单位高度肯定和认可,相关部委或出版社主动联系报社希望持续宣传或出书成集。
2.3  观察社会热点,高站位引导舆论
塑造建构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离不开营造舆论氛围。科技日报社特开设《弘扬科学家精神·论场》栏目,一方面策划系列评论,系统论述科学家精神价值体系,呼吁开展科学文化建设,形成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有效载体[3]。另一方面,长期紧跟科技界相关社会热点话题(通常带争议性),从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的角度观察、评论,以本报观点或个人署名言论的方式理性发声,引导舆论。
例如,12月10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评论员文章《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文章缘起于“中国要不要建大对撞机”的论争,近几年来,这一论争已从科技界走进公众视野,从科学争议转变为社会话题。每次争议起来,往往偏离科学问题本身,然后互相揭黑底、攻击、谩骂,不明真相的公众很容易被误导。2019年12月初,一篇标题为《杨振宁的最后一战》的自媒体网文再度引发舆情,随后多位科
学家在新媒体平台上理性发声,就事论事。
2021·1(下)《科技传播》60
《科技传播》
61
2020文章抓住这一罕见现象,从科学家精神角度切入,联系当时倡议学风建设的背景,认为出如此纯学理性论争对科普以及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弘扬是有益的。而对于当下中国,这种氛围的形成,比讨论建不建大对撞机的结果更重要——我们需要更多类似的君子之争。
文章立意深远,跳出一众物理学家激烈又不失优雅地“吵科学架”的好现象,站在更高层面,不仅看到舆情带来的对大对撞机和现代物理学的科普效应,还看到如此这般论争让公众感受到了科学话题的趣味性。这不仅树立了科学家的良好公众形象,也有利于培育全社会理性讨论的风气。赵英俊是雪村吗
文章行文简练不失文采,例如“人的观点不可能一致,在良好的讨论环境里各抒己见,互通有无,修正立场,可以臻于至善”,用词简洁,节奏明快;“而讨论环境恶劣,一说话就陷入口水战,科学之争就不再可能”,表达朴实如口语,表意却恰到好处。
文章向科技界发起呼吁,科学家和专业人士,应该以学识服务公众,在公众关心的科学论争中理性发声。同时不避讳地批判了过去科学家在舆论漩涡中集体失语、不敢出头,也不避讳地点赞了大对撞机争论中主动担当、为公众答疑解惑的明星科学家。
科技日报官方收获大量网友留言,认同文章观点的同时,还在跟贴中进一步理性探讨这一科学议题。这篇评论员文章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三等奖。
3  融媒体时代更好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思考和建议
3.1  打通各类传播渠道,精准投放
在当前融合传播的背景下,受众行为较以往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下的受众已习惯了在多场景下,迅速切换不同媒介渠道,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受众,在参与科学传播方面有着越来越多的形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行为主要依靠广大网民的参与互动来完成。所以,传播科学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崇拜科学家的良好氛围,要主动适应融合传播的特点,打造碎片化的内容,通过多元传播渠道融通传播;要打造全媒体矩阵,继续拓展分发渠道。
特别要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要培育青少年热爱科学,吸引青
少年投身科学,其最重要的传播对象就是年轻人。所以,要瞄准年轻人聚集的传播渠道精准投放,
为热衷科研的年轻人搭建交流平台。
3.2  把科学家精神内化于迎合潮流的包装
考察当下年轻人的兴趣点,借助明星效应、网红效应、时尚效应等,需要用迎合潮流的包装把科学家精神内核包裹起来。“科学也偶像”短视频征集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用当前最流行的短视频、微电影等新瓶装旧酒,用流行的话语体系讲科学家故事,把“高大上”的科学家精神接上地气。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将科学家精神内核用迎合时代传播规律的新形式包装起来,到高站位和接地气的结合点,做到有流量、有互动、有参与,是适应新形势下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有益尝试,也是必然趋势。
3.3  内容进一步做高、做深、做精
当然,不论媒介形态如何改变,信息如何爆炸,优质内容永远是王道。特别对于主流媒体来说,记者的专业素养和所能接触到的采访对象是有别于自媒体最大的优势。以“大家小事”栏目为例,能够独家采写这些故事,有赖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深入采访和长期了解;有些采访对象已经离世,资深记者从业经历所携带的可挖掘的资源则更显重要和宝贵。进一步做深内容,讲好科学家故事,是主流媒体的
核心竞争力。
同时,作为主流媒体,另一优势是公信力和话语权,这同时也是职责使命。对新闻事件、热点话题及时发声,输出“三观正”的观点,高屋建瓴、引导舆论,亦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针砭时弊不一定要树靶子批判,引起关注不一定用激烈的话语。舆论是有辨别力的,越是争议性话题,越需要有高度、有理据、有头脑的主流声音。
最后,不容回避,主流媒体进军新媒体有着先天局限性,例如在创意上、话语体系上。融媒体时代更好弘扬科学家精神,重中之重是深耕新媒体。新媒体样态日新月异,主流媒体的上下求索之路也漫漫而修远。
参考文献
[1]葛园园.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碎片化策略[J].科技传播,2019
(9):58-59.
[2]李沛涵.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工作的探索[J].新闻传播,
2019(20):103-104.
[3]胡祥明.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凝练及塑造[J].科协论
坛,2018(12):8-11.
[4]王艳丽,钟琦.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中的受众行为研究
[J].科技传播,2020(1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