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展新成就简介
《西安发展新成就简介》
(导游⼤赛参考资料)
●旅游资源
西安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化和对外交流的中⼼,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化遗存⼗分丰富,独特的⼈⽂景观和秀美的⾃然风貌,使西安的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09个类型中占据80种,具有资源密度⼤、保存好、级别⾼的特点。西安周围帝王陵墓就有72座,其中有中华民族始祖炎帝和黄帝的陵墓,“千古⼀帝”秦始皇的陵墓,西汉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等陵墓;有秦阿房宫、唐⼤明宫等宫殿遗址20余处;⼤⼩雁塔、种⿎楼、唐皇城城墙等古建筑700多处,居全国古建筑之最。
西安市区内的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有:位于市区中⼼始建于明洪武17年(1384年)的钟楼;古代碑⽯书法精华荟萃的碑林;母系⽒族公社村落遗址的半坡博物馆;全真教祖庭重阳宫;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明的瑰丽殿堂”的国家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僧⽞奘法师译经之地⼤雁塔;被誉为世界⼋⼤奇迹之⼀的秦始皇兵马俑;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寺,以及西安周围的汉武帝
刘彻之墓汉茂陵;唐⼥皇武则天与唐⾼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地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近年,汉阳陵的开发⼜⼀次引起了世界轰动,其出⼟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的维纳斯”。
西安市现有市属⽂物、博物馆机构45个,不可移动⽂物点1944处,⽂物保护单位282处。⽂物库房保存⽂物118955件,其中珍贵⽂物14359件。近年来,反映母系⽒族社会⽣活的鱼化寨遗址的发现、秦阿房宫前
殿遗址的发掘、北郊汉墓西汉美酒的考古发现均在考古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关注。唐⼤明宫中⼼建筑含元殿基础⼯程占地7万平⽅⽶,市政府投资4000万元对其进⾏了保护和开发,并于2003年12⽉通过联合国教科⽂组织和有关⽅在的验收。以⼩雁塔为中⼼,展⽰西安⽂物精粹的⼩雁塔历史⽂化公园正在施⼯,其主体建筑博物馆2003年被评为西安市⼗⼤标志性建筑之⼀。明城墙含光门段改造⼯程和西安⽕车站段连接⼯程相继竣⼯,西安城墙已全⾯贯通。
西安市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博物馆
●秦岭北麓风景名胜区
西安秦岭⾃然风景区⽣态旅游资源丰富,适合休闲度假。该区内有
王顺⼭、楼观台、朱雀、太⽩、太平等国家森林公园和6个省级森林公园,3处国家级⾃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以及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数量巨⼤,植被茂密,环境优良,景观多样,极具观赏价值,是疗养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胜地。另外,该区⼈⽂景观丰富、品位⾼,有以宗教⽂化为特⾊的寺庙道观如宗圣宫、悟真寺、重阳宫、兴教寺等,涵盖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教派;有反映不同王朝兴衰的宫殿御苑遗址与帝王陵墓,有反映古代经济、社会、政治、艺术的⽯刻、典籍与各种艺术珍品,有反映⼈类发展进化历史的遗址、化⽯、器物,这些资源都凝聚着深厚的⽂化积淀,⽽且许多在国内外都是独⼀⽆⼆的,享有很⾼的声誉。
风景名胜区
国家森林公园
西安秦岭野⽣动物园
西安秦岭野⽣动物园位于秦岭北麓浅⼭地带,距西安市区28公⾥,
占地2000余亩,由西旅游区集团投资3。6亿元开发建成,2004年5⽉1⽇对外开放。秦岭野⽣动物园是集野⽣动物移地保护、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体的综合性园林项⽬。以笼养、散养等多种展出模式,依托秦岭北麓良好的⽣态环境,实现野⽣动物⼤种保护,展养动物300余种,10000多头(只)。园区分四个区域,即步⾏游览区、草⾷区、猛兽区、鸟语林,并拥有动物表演场、⼩⼩动物乐园、游乐场、咖啡厅、度假村等功能完善、服务⼀流的配套项⽬。园内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是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
旅游节庆
西安以⾃然⼭⽔风光,历史⽂化古迹为依托,推出了⼀系列有特⾊、有影响的旅游节庆活动。主要有中国西安国际丝绸之路旅游狂欢节、⼤雁塔新年敲种祈福法会、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陵活动、西安槐花节、华⼭旅游登⼭节、西安国际青少年管乐节、西安“⾦秋”采摘节、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友谊赛、仿古迎宾⼊城式等。
●“财神”故⾥
赵公明是我国民间颇具有传奇⾊彩的“财神”,在中国及东南亚华⼈社会备受尊崇。据史载及传说,赵公明(即赵公⽆帅,西周时代⼈)出⽣⽻化均在西安市周⾄县集贤镇赵⼤村(因赵公明曾官居⼤夫⽽得名)。清《周⾄县志》载:“财神赵公明,赵⼤村⼈,村中有赵公明墓”。明万历九年(1581年)、清光绪戊⼦年(1881年)曾先后对赵公明墓进⾏修茸,其建筑风格保留了明清时代的特⾊,具有较⾼的历史⽂化价值。近年来,众多炎黄⼦孙特别是港澳台、东南亚地区的仁⼈善⼠、商界代表多次来赵⼤村财神故⾥进⾹朝拜,举⾏盛⼤的祭祀活动。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梨园
中华梨园历史悠久,梨园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化的国粹,更是联系海内外华⼈情感的精神纽带。承古续今,华清池的梨园⽂化与温泉沐浴⽂化两⼤品牌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华清池温泉馨泉⾹汤,细腻柔滑,以历代帝王专⽤、贵妃出浴芳⾹凝脂的动⼈故事名冠诸泉之⾸,赢得“天下第⼀御泉”的美称。⾃⽩居易的《长恨歌》问世以来,华清池作为唐明皇与杨贵妃传奇爱情故事的发⽣地⽽家喻户晓。唐⽞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及随驾梨园弟⼦在唐华清宫中开创了梨园艺术先河,后世梨园弟⼦将唐明皇春为梨园⿐祖。1995年考古⼯作者在唐华清宫遗址区域内获得重⼤考古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将唐⽞宗与杨贵妃教习梨园弟⼦演练歌舞的场所唐华清宫梨园恢复和建⽴起来,这是⽬前全国仅存的3座梨园遗址中唯⼀展出的⼀座。华清宫不仅是唐代梨园弟⼦活动的重要场所,也堪称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
●⽂化艺术
阮经天主演的电影西安地区现有影剧院39个,⽂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5个,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0余座,⼤型体育场馆5个,各类体育场地4040个。现有直属艺术表演团体9个(4个秦腔剧团、豫剧团、话剧院、歌舞剧院、⼉童艺术剧院、说唱艺术团各1个),⼴播频道3个,电视频道6个,⼴播覆盖率达98.85%,电视覆盖率96.56%。近年来,相继推出了以城墙为载体的仿古⼊城仪式、西安唐乐宫仿唐歌舞、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化品牌项⽬。创作演出了《郭秀明》、《丑⼩鸭》、《玫瑰园》、《命断赣江》、《⾕⾬》、《郑英娇》等剧⽬。
⽂化⼈才阵容庞⼤。如⽂学界的陈忠实、贾平凹,美术界的刘⽂西、王西京,书法⽅⾯的钟明善、吴三⼤,⾳乐⽅⾯的赵季平等。艺术表演⽅⾯,先后涌现出戴春荣、李岚、侯红琴、齐爱云等获得全国戏剧“梅花奖”的青年演员;郭达、尤勇等⼀批艺术⼈才也是从西安⾛向全国的。
⽂化形式异彩纷呈。由于历史⽂化的滋养、秦腔、书法、绘画、影视、泥塑、剪纸、户县农民画、民间⼯艺、⽪影等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艺术风格、艺术魅⼒。其中,秦腔被公认为北⽅绑⼦腔的⿐祖。
科技⼒量
西安是我国科学研究、⾼等教育、国际科技和⾼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全国⾼科技产业竞争⼒量
强的城市之⼀,被誉为中国西部科学城。在全球经济⼀体化的今天,西安释放着巨⼤的创新潜能,⾛出⼀条内陆地区依靠体制创新,发展⾃主知识产权、⾼科技产业的道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现有两院院⼠42⼈,国家级勘察设计⼤师12⼈,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0多⼈。各类科研及技术创新机构3000多个,各类独⽴科研机构661家,其中国家级重点试验室93家,国家级技术研究中⼼、⾏业测试中⼼29家、各类专业技术⼈员近40万⼈,科技⼈员密度居全国之⾸。我国第⼀台⽕箭发动机、第⼀台星载计算机、第⼀块集成电路、第⼀架民⽤客机等⼀批尖端技术都是在西安诞⽣的,“神⾈五号”飞船⼼脏发动机,逃逸塔和箭载计算机等关键部件也是在西安研究制造的。
●科研项⽬
围绕“创新、创业、产业化”三个层次,加快推进各类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实施科技创新“⼗⼤⼯程”,构筑重⼤科技计划和集团项⽬。在郁郁葱葱的创新集中,已经成长起许多科技企业的参天⼤树,以⼤唐电信、西飞国际、陕⿎集团、东盛集团、西部超导为代表的电⼦信息、航空航天、光机电⼀体化、⽣物医药、新材料等⾼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西安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全市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349项,投⼊市级科技经费4746。5万元,吸引社会资⾦5。5亿,协调科技贷款26。9亿元。积极争取国家⽀持,列⼊科技部各类科技计划和重⼤专项130项,获国家资⾦⽀持7527万元;通过⽀持⾼校、院所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形成具有⾃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专利3000余项;通过政府科技计划引导,就地转化重⼤科技成果30项;
全市⾼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85亿元。截⽌2004年年底,全市经认定的⾼新技术企业达到1058家。国家级西安⾼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中国4个最有代表性的科技园区之⼀,1997年⾸批加⼊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业园区⽹络。2001年被中国科技部列⼊我国“⼗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五个国家⽰范⾼新区之⼀。现在,西安⾼新区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西安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打造创新能⼒,发展⾼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信息产业
2004年,全市信息产业完成⼯业总产值274。36亿元,同⽐增长20。44%。其中:电⼦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76。36亿元,同⽐增长12%;
软件业(含系统集成)实现销售收⼊97。4亿元,增长26%。拥有信息产来企业1000余户,其中电⼦信息产品制造企业400多户,软件制造及系统集成企业600多户,通信服务企业5户。2004年底,通过省级双软认定的软件企业275户,认不定期登记软件产品760项。电⼦信息领域专业科研院所50余家,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7家。⽬前,共有4所⼤学组建了软件学院。
软件产业:⽬前已成为我国软件产业的⼀个重要研发⽣产基地,形成了以交⼤博通、未来国际、华海医疗思安科技、协同数码、西电捷通等⼀⼤批民营软件企业,其中上市公司3家,列⼊国家重点软件企业3家。⽇本富⼠通、德国英飞凌等3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相继在西安设⽴了研发机构,“西安软件”
的品牌形象正在崛起。产品以应⽤软件为主,主要有⾏业管理、安全保密、办公软件、识别软件、控制软件、教育软件、图形图像、嵌⼊式软件、游戏软件以及数据库管理等37种⼤类(全国39种),共有近2000项产品,其中省级软件认证产品760项。分别应⽤于军⼯、国防、⾦融、证券、保险、⼯商、税务、电信、交通、公安、商业、制造、建筑等⾏业以及政务办公等,在国内市场有较⾼的占有率。
⽹络:西安是全国8⼤通信枢纽之⼀,⽬前连接北京、上海、⼴州等城市的出⼝带宽达5000兆。西安电信已完成了局间中继光缆⽹和⽤户光缆⽹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光纤到达。2004年底,互联⽹⽤户已达到82。4万户,以ADSL为代表的宽度⽹⽤户22。2万户。
通信: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73。6万门,市话和农话⽤户261。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26。9万户,⼩灵通⽤户79万户。移动电话⽤户315。4万户。
●地区⽣产总值
1999年,同志在西安向全国发出了实施西部⼤开发的动员令,西安紧紧抓住西部⼤开发这⼀重要的战略机遇,深化改⾰,扩⼤开放,积极开拓,奋⼒拼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产总值(GDP)1095。87亿元,较上年增长13。5%。从1992年起,西安经济已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实⼒不断增强,⼈均地区⽣产总值在2001年⾸次突破1万元,2004年达到
uefi boot15245元。
●财政收⽀
2004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164。53亿元,⽐上年增长14。2%。全市地⽅财政收⼊86。06亿元,增长21。5%。其中增值税10。02亿元,增长15。4%;企业所得税4。06亿元,增长13。3%;个⼈所得税2。53亿元,增长17。7%。财政⽀出对全市经济的促进和调节作⽤进⼀步增强,全年地⽅财政⽀出89。51亿元,⽐上年增长15。9%,其中⽤于城市维护建设⽀出增长29。3%,社会保障补助⽀出增长16。1%,公共财政职能进⼀步显现。
●2004年西安经济占陕西省的⽐重
●西安的⼀天
西安是陕西省的经济中⼼,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经济中⼼。西安在⼀天内创造的物质财富从⼀个侧⾯可以反映出西安市经济发展的实⼒和强劲的活⼒。薛宝钗 张莉
2004年西安每⼀天创造的物质财富情况
地区⽣产总值3。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8亿元,⼯业增加值勤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亿元,全市财政总收⼊4507。67万元,发电量1018万千⽡⼩时,饮料、酒733吨,缝纫机1342台,汽车126辆。
全社会货物运输量30万吨,发送旅客29万⼈次,接待国际旅游者1781⼈次,外贸出⼝总值558万美元,竣⼯房屋⾯积1。66万平⽅⽶,邮电业务总收⼊1621。9万元,⽣活⽤电量570万千⽡⼩时,⽣活⽤⽔量29。2万吨。
●农村经济
●农业
2004年,西安农业农民和农村⼯作继续围绕落实党中央关于增加农民收⼊的⼀系列政策,按照“四化”发展理念,⼤⼒发展都市型、城郊型和⽣态型农业,不断壮⼤经济实⼒。实施项⽬带动、结构调整、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优质粮⾷、畜牧、蔬菜、果品四⼤主导产业,积极推进特⾊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00亿元,⽐上年增长8。4%。
●农业重点项⽬建设
2004年,全市实施40个农业重点建设项⽬,总投资7。2亿元。“万”字基地发展形势喜⼈,其中:雁塔万亩设施花卉基地建设⽰范园550亩;未央万亩优质桃基地新建桃园3120亩;灞桥万亩设施农业⽰范基地建成⽇光温室200余栋⾯积400多亩,改造旧温室560栋1100余亩;临潼双万头奶⽜养殖园区建成20个奶⽜⼩区,全区净增奶⽜5670头;临潼万亩精品⽯榴观光园⽆公害⽰范⾯积达2400亩;长安万亩⽆公害蔬菜基地新建⽇光温室300余栋,新发展蔬菜⾯积5000余亩;周⾄万亩绿⾊猕猴桃⽰范基地实施品种改良4000亩,扩⼤⾯积1000亩;⾼陵万亩⽆公害蔬菜基地新建成温室2315栋。
●⼯业经济
朴智彬
●⼯业
西安是我国重要的加⼯制造业基地。全市规模以上⼯业企业776家,其中国有经济195个,集体经济108个,其他经济473个。全市完成⼯业增加值365。98亿元,⽐上年增长15。1%。⼯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业焕发出新的⽣机和活⼒。全市规模以上⼯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89。22亿元,增长22。9%。
●《⼯业振兴计划》及实施情况
456暗示啥意思啊2002年12⽉,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西安⼯业振兴计划》,提出叫响1个⼝号,打造3个基地,遵循9项基本原则,出台9条政策措施,扶持发展8个优势产业,做⼤做强15个企业集团,培育壮⼤32个主导产品,实现⼯业强市的⽬标。提出到2006年,全市⼯业总产值达到1950亿元,年均递增16%;⼯业增加值达到527亿元,年均递增15%。⼯业总产值和⼯业增加值5年翻⼀番。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充分发挥西安⼯业优势、做⼤做强⼯业经济、加快新型⼯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伴随着《西安⼯业振兴计划》的实施,2004年,全市完成⼯业总产值1264。07亿元,⽐上年增长18。1%。
●⽀柱产业
西安⼯业体系门类齐全,在39个⼯业⾏业⼤类中,西安⼯业覆盖了36个⾏业。装备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覆盖全部29个制造业门类,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业总产值的97。87%,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业、电⼦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设备和通⽤设备制造业、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品饮料制造业、⽯油
化学⼯业、软件产业等⼋⼤优势产业。航空、航天、机械、电⼦、仪表、光学、纺织、电⼒设备等应⽤技术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的⾼新技术产业、成套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基地之⼀。2004年,规模以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12。02亿元,电⼦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70。
39亿元,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67。51亿元,专⽤设备和通⽤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07。08亿元,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84。31亿元,⾷品饮料制造业完成产值34。12亿元,⽯油化⼯制造业完成产值64。09亿元。制造业七⼤优势产业合计完成产值占全市⼯业总产值的81%,对全市⼯业经济具有强劲的带动作⽤。
●⼗⼤百亿企业
市委、市政府经过严格筛选论证,确定了西安飞机⼯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电⼒机械制造公司、陕西⿎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10户成长性好、核⼼竞争⼒强、在国内外具有⼀定影响的⼤企业、⼤集团、作为“⼗⼀五”期间培育、扶持经营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
●西安地区中国名牌产品情况
⽬前,西安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
秦俑牌乳粉、开⽶牌液体洗涤剂、标准牌⼯业缝纫机、陕⿎牌轴流式⼯业风机。
●招商引资
2004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159个,增长20。55,完成合同外
资额7。83亿美元,增长45%;外商实际投资3。49亿美元,增长36。5%。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25户进⼊我市。实际引进内资128亿元⼈民币,⽐计划超额58%。外贸出⼝增长较快。全市出⼝总额达到20。35亿美元,增长45。1%,其中市属⾃营出⼝6。54亿美元,增长37。1%,提前⼀年实现外贸出⼝⽐2001年翻⼀番的⽬标。IBM、微软、惠普、飞利浦、西门⼦、英飞凌、⽇⽴等都已落户西安。已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在西安设⽴三资企业2400多家。开辟了投资类型项⽬⾏政审批“绿⾊通道”、“⼀厅式”办公⼤厅共接受咨询18043件,受理审批事项5401件,办结5291件,办结率达98%,受到了中外投资商的普遍欢迎。
●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加⼯区
陕西西安出⼝加⼯区,位于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2年6⽉21⽇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的⽬前我国西北地区第⼀个国家级出⼝加⼯区。规划⾯积2。8平⽅公⾥,⾸期建设0。61平⽅公⾥,于2004年4⽉封关运营。2004年,完成出⼝额3500万美元,在全国39个国家级出⼝加⼯区列第15位,在中西部地区出⼝加⼯区各列第⼀。该出⼝加⼯区是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实⾏全封闭管理。进⼊出⼝加⼯区的企业可以享受国家赋予的包括税收、外汇、管理模式、通关模式、⾮配额及许可证管理、对限制类产品的规定、对内资企业的规定等在内的多种优惠政策。区内海关、商检、⼯商、税务、银⾏、外经贸等机构⼀应俱全。出⼝加⼯区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服务先进,企业不出园区就可办理⼀切进出⼝⼿续。
●浐灞⽣态区
建设浐灞⽣态区是西安市加强城市⽣态环境建设、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形态的⼀项重⼤举措。西安市产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成⽴于2004年9⽉9⽇,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和指导产灞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各项事务,独⽴⾏使集中治理区内的相关⾏政管理职权。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技术产业基地,是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2004年8⽉11⽇正式批准成⽴的我国唯⼀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才培养、航空装备⽣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航空服务为⼀体的国家级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基地由核⼼区、扩展区两部分组成,其中核⼼区规划⾯积40平⽅公⾥,已建成区域⾯积16。28平⽅公⾥,规划新建区域⾯积23。72平⽅公⾥。
作为中国唯⼀的航空⾼技术产业基地,肩负着开拓中国航空⼯业发展公道路的历史重任。基地管理委员会将依托陕西良好的航空资源,重点发展整机制造产业、零部件加⼯制造产业、航空服务产业,逐步形成以航空器设计、制造、飞⾏试验鉴定为主体的产业集。⼒争到2010年,实现航空产业产量⼤幅提⾼,航空技术⽔平明显提⾼;形成若⼲个体系完整的产来集;建设具有产业特⾊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批拥有⾃主产权的重点项⽬;建成国家航空⾼技术研究、设计、试验中⼼,国际航空产品加⼯制造中⼼以及亚洲最⼤的航空旅游、会展中⼼,最终形成航空产业链条完备、功能齐全、⽣态优
美、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流、亚洲第⼀”的航空⾼技术产来基地。⽬前,⾸期5平⽅公⾥集中新建区
建设⼯作已全⾯展开。基地管理中⼼办公⼤楼即将竣⼯,第⼀批市政路⽹正在建设之中。